06.12 覆盤:比利時,演練“破大巴”陣,盧卡庫不可或缺

本場比賽是比利時世界盃前的最後一場熱身賽,比利時“黃金一代”沒有給哥斯達黎加留情面,4-1的比分足以顯示出比利時眾將的狀態和決心。經過三場熱身賽之後,比利時的3-4-3首發已經確定,儘管面對“牌面”完全不如自己的哥斯達黎加,比利時還是盡遣主力,以達到主力陣容磨合完善的目的。不過比利時球迷最關心的應該是阿扎爾的傷情,由於在與葡萄牙熱身賽時,比利時已經摺損了後防大將孔帕尼,如果這次在折損阿扎爾,即便這場球大勝,也會給未來比利時的世界盃之旅蒙上一層陰影。

詳細戰報:友誼賽-盧卡庫兩射一傳 比利時4-1逆轉哥斯達黎加

雙方陣容:

由於雙方都是世界盃的參賽隊伍,首發都是最強陣容出擊,當然比利時和哥斯達黎加的實力差距還是相當明顯。

比利時出場陣容:1-庫爾圖瓦,2-阿爾德韋雷爾德,5-維爾通亨,20-博亞塔(65分鐘,23-登東科爾),6-維特塞爾,15-默尼耶(45分鐘,22-查德利),11-卡拉斯科,7-德布勞內(70分鐘,17-蒂萊曼斯),10-阿扎爾(69分鐘,19-登貝萊),14-默滕斯(51分鐘,21-巴舒亞伊),9-盧卡庫(64分鐘,16-索爾根-阿扎爾)

替補未出場:18-賈努扎伊,12-米尼奧萊,13-卡斯特爾斯,4-希曼,8-費萊尼

哥斯達黎加出場陣容:1-納瓦斯,8-奧維多(45分鐘,15-卡爾沃),6-杜阿爾特,3-詹卡羅-岡薩雷斯,2-阿科斯塔,16-甘博亞(65分鐘,4-伊恩-史密斯),17-特赫達,5-博爾赫斯(75分鐘,14-阿佐菲法),10-魯伊斯(65分鐘,12-坎貝爾),7-博拉諾斯(61分鐘,20-古茲曼),21-烏雷納(45分鐘,11-維內加斯)

替補未出場:22-馬塔裡塔,9-科林德雷斯,18-彭伯頓,19-沃思頓,13-羅德尼-華萊士,23-莫雷拉

比利時使用了常規的3-4-3陣型,三中衛居中的中衛由博亞塔頂替了孔帕尼,他的左右兩側還是維爾通亨以及阿爾德韋雷爾德。在中場則由德布勞內和維特塞爾領銜,卡拉斯科和穆尼耶作為邊翼衛,前場三叉戟還是默滕斯-盧卡庫-阿扎爾。與上場對陣埃及熱身賽不同的是,這三個人並沒有一字排開,而是延續了對陣葡萄牙熱身賽時的站位,即盧卡庫頂在最前面,阿扎爾和梅爾滕斯分居盧卡庫身後左右兩邊。

哥斯達黎加的陣型以守為主,延續了之前5-4-1的陣型,後防效力於皇馬的納瓦斯“爸爸”當然是哥斯達黎加最關鍵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哥斯達黎加陣容雖然不能與有一眾巨星的比利時相比,但首發陣容中有一半球員來自於歐洲五大聯賽,也展現出他們並非人們眼中的“魚腩”球隊。

破密集防守,盧卡庫不可或缺

本場比賽可以看做是比利時的一場“破密集防守”演練,哥斯達黎加拉開架勢擺出五後衛,四個中場隨時回收,很顯然就是一道“大巴”陣。上半場尤其是比利時沒有扳平比分之前,哥斯達黎加的防守做得還是相當不錯。哥斯達黎加多人包夾盧卡庫讓他連伸腳觸球的機會都沒有,並且盯住德布勞內和阿扎爾兩位“小快靈”在中路的突擊,放比利時的兩個邊路傳中找禁區爭頂,這種密集防守對比利時確實起到一定的作用。

前二十分鐘,儘管比利時天才們個人能力超強,但是也很難架住哥斯達黎加幾乎全部人都擠在狹窄的禁區內。而“高大壯”的盧卡庫由於背身的技術和意識都沒有更大的進步,也多次掉進了哥斯達黎加的包圍圈和越位陷阱。

從比賽第二十五分鐘之後,比利時將盧卡庫“撤出”哥斯達黎加禁區腹地,讓他在左右兩肋側遊弋,就像穆里尼奧一度在曼聯如此使用盧卡庫一樣。這一招很奏效,不僅拉開了哥斯達黎加的防守陣型,同樣讓阿扎爾、默滕斯、德布勞內這些“小快靈”搶到禁區附近前快速換位跑動,更大程度的衝散哥斯達黎加的防守陣型。

默滕斯的第一個進球正是盧卡庫殺到禁區右肋部吸引了兩到三位哥斯達黎加人的跟防,阿扎爾在大禁區前接球后很輕鬆的就把球給到後插上的默滕斯,進球后的默滕斯向盧卡庫豎大拇指,看上去這是經過演練的一次比利時進攻套路。 隨後哥斯達黎加的“大巴陣”被衝散,比利時兩次快速反擊,盧卡庫在跑動中都順利“吃餅”,而最後盧卡庫那個助攻,在哥斯達黎加門前主動尋求與替補上場還有些不適應的巴舒亞伊,用自己在曼聯所加強的傳球技能,準確地找到了門前衝擊力更強的前鋒巴舒亞伊,最終盧卡庫兩射一傳,當之無愧成為本場比賽的最佳球員。

儘管很多人依然在“詬病”盧卡庫的射術和支點能力,但是就這場破密集防守大戰看來,即便是沒有處在巔峰狀態的盧卡庫也能為比利時的戰術板多提供一種可能。如果說比利時的雙核是德布勞內和阿扎爾,那麼盧卡庫就是比利時不可或缺的“僚機”。

跑起來,依然是比利時最大的武器

可以看到比利時擅長的進攻方式還是在防守反擊,跑動中小範圍傳導配合,依靠阿扎爾的無解盤帶和德布勞內的穿針引線加上默滕斯或者巴舒亞伊的後插上衝擊力,除了第一個進球之外,比利時的其他三個進球都是在跑動中取得勝利。加上今天比利時一身客場作戰的黃衣,依稀讓人想起那個曾經在“渣叔”的調教下用“跑轟戰術”風靡全世界的多特蒙德。

阿扎爾最適合的是正面突破防線,他和德布勞內在傳跑之間的風騷配合可能會成為本屆世界盃比利時最大的看點。另一位身居盧卡庫身後的前鋒不管是默滕斯和巴舒亞伊,同樣也是需要在跑動中有更強衝擊力的球員。尤其是巴舒亞伊,本賽季前半程切爾西也一度把巴舒亞伊像改造為“支點前鋒”但效果不佳,反而後半賽季來到多特蒙德隨著全隊“跑轟”的衝擊力,巴舒亞伊本賽季的下半程顯然是威力大增。

默滕斯由於在那不勒斯被推到過中鋒的位置上,所以不僅在傳跑中空間拉開後有反擊的衝擊力,在陣地戰中路銜接與策應的機動能力也比巴舒亞伊要強。而且默滕斯的大範圍跑動很重要。最近幾場熱身賽默滕斯有兩個套路,一是主動收到中路接應,可以給兩邊卡拉斯科和穆尼耶都拉開縱深空間;二是如果默滕斯拉扯到邊路接應,不管是卡拉斯科還是穆尼耶都會給默滕斯放出肋部通道,讓默滕斯直接下到底線傳中或者進行倒三角回傳配合。比利時反超的那粒進球正是第二個進攻套路。比利時主帥馬丁內斯正是看中默滕斯的戰術變化作用,所以一直讓默滕斯穩坐比利時的首發主力。

另外比利時的兩翼依然整支球隊跑起來的關鍵。卡拉斯科邊鋒出身速度和爆發力不用說,內切也有很大的成功率,穆尼耶儘管是邊後衛出身,人高馬大,沒有絕對速度,但腳下的頻率卻一點也不慢。一旦比利時整體速度衝起來,穆尼耶-默滕斯-卡拉斯科這三個人的換位跑動,同樣能在反擊中一起壓迫並撕扯對方防線。

而巴舒亞伊以及替補上場的小阿扎爾更適合反擊打法,他們的衝擊力和速度會在跑動中發揮更大的優勢。可能會成為比利時在世界盃上的“奇兵”。

防守是比利時最弱的一環

這場比賽唯一讓比利時球迷們不滿意的應該是沒有零封對手。儘管那個丟球與庫爾圖瓦沒有直接關係,但看上去庫爾圖瓦下地做出撲救動作並不及時,可以看出庫爾圖瓦比起對面承受防守巨大考驗的納瓦斯,集中注意力上還是略遜色一些。而少了孔帕尼作為防線靈魂的比利時三後衛的防守實在是讓人難以放心。面對實力遠不如自己的哥斯達黎加,比利時還得丟一球,如果遇上了強隊,比哥斯達黎加更強硬的防守,比利時還能不能撐得住。

而且現在的比利時在防守上還是以單後腰為主不管是維特塞爾還是登貝萊,德布勞內的後腰站位更多是放在組織進攻上,那麼防守任務除了三後衛之外,比利時這個“單閘”防守後腰任務和責任就顯得格外重大。

這麼一說又得說說不招納因戈蘭這事兒,儘管維特塞爾和登貝萊也是很不錯的防守後腰,但是在跑動覆蓋範圍和防守硬度上確實和納因戈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雖然說此話已經是“馬後炮”,那麼就希望在世界盃上登貝萊或維特塞爾甚至“蓬蓬頭”費萊尼能擔起後防身前大閘的重任吧!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賽最後階段,比利時基本上以替補陣容出場時,哥斯達黎加還有一陣“瘋狂高位逼搶”意圖反撲的進攻力,使得比利時後防線顯得慌亂無比,失誤連連,這也是比利時在世界盃上需要注意的。

寫在最後

由於早早鎖定勝利,比利時下半場做出大面積換人留力世界盃,而哥斯達黎加雖然想再進一個球,但實力有限也無力迴天,比賽在六十分鐘之後就進入了“垃圾時間”。雖然最後小阿扎爾和蒂勒曼斯都沒有抓住機會再下一城。但對於需要用勝利來建立自信的比利時來說,這樣的一場比賽已經足夠他們昂首挺進世界盃的賽場。這樣的一支“星光閃爍”的比利時隊,在本屆世界盃能發揮多大的威力呢?俄羅斯見真章吧!

(AY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