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没有头球的足球是啥模样?竟然犯规?大英还想不想要下一个希勒了

感谢您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们足球咖团队不懈追求的最大源动力!足球比赛是信仰,更是一种修行。感谢您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

比赛还剩10分钟,你方落后1球,打平就能晋级或夺冠。对手缩回禁区摆大巴,宇宙流传不进去;远射受阻于血肉长城;盘带过一过二难过三。咋办?“起球啊!”你说,“几个大个蹲禁区,头球咣咣往里砸!”大部分球队都是这么干的。尤其是英格兰。往往,比赛就这么捞回来了。

尤其是足总杯。起高球争高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破密防手段。不说足总杯决赛头球得分多少吧,世界杯、欧洲杯和欧冠决赛,有多少头球得分?多少是决定性的头球得分?头球好的岂止是英国人,又岂止是傻大笨粗?蛋事,裁判鸣哨了:头球犯规!

这还是足球吗?足球怎么可能变成这样?!别以为这是瞎编。以前谁知道视频技术会把比赛搞得支离破碎?谁知道越位和手球的判罚会变得这么复杂?但这些都成了现实。整整一个月前,足总放出风声,拟对校园和草根足球进行重大改革。

2周后,除威尔士之外的三家本土足总联合行动,下达新的教学和训练指引文件:小学阶段的孩子(11岁以下)不得练头球。年龄再大点,12岁至16岁之间,头球训练控制在极低水平,一堂训练课,每个孩子不得超过10次,每个月只练1堂。16岁到18岁,特别是各俱乐部的青训,头球的训练越少越好。皮球以低压为佳,气打得过足,也会伤脑。

表面上,这是“指引”,“建议”,实际上是硬邦邦的行政命令,对象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和俱乐部的教练们。英国媒体以“禁止”的字眼报道这项新政,学校和俱乐部不听的话,足总会扣发政府拨款。

苏格兰足球走得更远,明文规定:小学生练球不得练头球。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但英国娃娃不练头球。禁令引起广泛的争议。前英格兰国脚希勒很支持,之前参与过“头球和阿兹海默症”的纪录片拍摄。

质疑的声音也有,但不是主流。英格兰世界杯冠军成员,中卫杰克-查尔顿的儿子约翰指出:这个禁令过于武断了:“其实是有人想隐瞒更关键的问题。”

3年前,足总和职业球员工会联手找了格拉斯哥大学,出资调研,希望找出职业球员顶球,和退役后患上阿兹海默症是否有关。这份报告去年10月完成,花了多少公帑暂无答案,得出的结论吓你一跳:根据对7600多位退役球员,2.3万普通群众的健康记录,职业球员死于脑损伤导致的各类疾病,概率是常人的3.5倍。

职业球员的竞技生涯一般在18年上下,练习和比赛加起来,一个人顶球的次数大约在5万次左右。退役球员当中,很多人患上早衰或痴呆症。英格兰夺得世界杯的那一届国脚,3人死于阿兹海默症,另有几位患不同程度的脑神经渐退性疾病,比如杰克-查尔顿,失忆严重。

和脑损伤关系密切的,倒不是这几位已故世界杯得主;而是一位名叫杰夫-阿斯特尔的西布朗中锋。18年前,阿斯特尔在女儿家中窒息而死。尸检报告称:反复发生的脑损伤是死因,学名“慢性创伤型脑病变(CTE)”。

阿斯特尔球员时代是一位头球出色的中锋,那个年代的足球,材料是皮的不防水,雨天浸泡后重量往往是平时的2倍。阿斯特尔之所以死后名声大噪,因为他是第一个,不仅死得早,不到60岁,而且症状出现也早,50多一点就非常明显。阿斯特尔去世后,他的女儿致力推动竞技领域的脑神经损伤研究和防治。

阿斯特尔泉下有知,不知道会对三家足总的禁令作何感想:乍一听,这么做很对啊。既然有球员死于脑创伤,防患于未然有什么问题吗?

麻烦就在“防患于未然”。头球是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英式打法的核心部分。早年英格兰足球还高高在上时,两翼齐飞,中路空袭是招牌打法,对手防不胜防。

但英格兰足球统治足坛的岁月已过去半个世纪有余,皮球和技战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份研究报告并没有断言:退役球员死于慢性脑创,因为过去顶球次数太多。死于脑早衰和痴呆的原因很多,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年初辞世的彼得斯,并不是另一位阿斯特尔。管理机构不是对症下药,围绕职业足球进行改革,而是把矛头指向少年儿童。咄咄怪事。

少儿足球的教学和训练中,头球本就不是主题,更多的是带着球耍,球打头的次数远远高于主动争顶。到了一定的年龄,尤其是进了足校或者俱乐部的青训,头球才逐渐成为孩子们训练的一部分,仍不是主流。你极少看到少儿训练是以头球为主要内容的。何况,青少年足球培养,球的尺寸小几号,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向正式用球看齐。他们根本不会顶阿斯特尔球员时代的那种球,即使吃上这碗饭,也不是所有人都频繁的头球,中锋和中卫也不是全场都在头球。

名帅克拉夫执教森林时,正是阿斯特尔的年代,训练中特别要求把球控在脚下:“老天要是让你们这帮孙子成天头球,他会把球场建在云端里!”

成年人因头球多伤了脑子,却对头球不多的少儿足球开刀废除头球,是不是哪里不对?核心原因只有一个:足总担心被人告。为什么足总会找格大搞科研?因为5年前,美国足协明确下令:少儿足球不得练头球。美国人这么干,是因为2014年8月,加州的一群孩子的家长和球员真把国际足联、美国足协和美国青少年足球协会告了,这起“同害群讼(指一群人因为相同的行业伤害合力起诉资方)”迫使美国足协颁下禁令。

随后几年,英国媒体频频报道退役职业球员得不到足总和球员工会照顾,晚年受职业病折磨,要求予以赔偿的呼声越来越高。足总担心退役球员也玩“同害群讼”,防微杜渐,从根子上消除头球可能造成职业伤害的风险。先不说这么做,有志职业足球的孩子如何习得上佳的头球功夫,颁布禁令的做法,本身就是一刀切的举措。

美国人爱打官司,讼棍遍地。现在的商品包装越来越精细,标识越来越多,就是官司的结果。大家应该听说过谁谁谁喝咖啡烫了嘴,吃快餐噎着了,把商家告得脱层皮,巨额赔付让你终身无忧。

这一趋势从美国泛滥到西方诸国,成为西方民主和人权的重要标志。最近几年保守势力抬头。人们开始反思十几年来,极左思潮对各行各业的侵蚀和伤害。适逢布隆伯格参选美国总统,有人写了本书挖他老底,说他担任纽约市长期间,动辄立法约束,将纽约变成了一个“保姆市”,这一做法蔓延开来又将美国变成了“保姆国”。老百姓丧失了当家做主的权利,事无巨细交给政客打理,美国朝着“大政府”的方向越滑越远。政府或者主管机构插手太多,最令商家和个人惊恐。职业足坛本是高度自治的领域,也被官僚政治搞得乌烟瘴气。比如不让脱球衣庆祝,严打三观不正。

足总懒政的地方不胜枚举,偏偏在少儿足球练习头球一事上匆匆立法,除了害怕官司,还开了一个通过行政手段干涉俱乐部培养人才的先例。

很多俱乐部已有现成的保护措施,这是行业主动做出的选择。禁令一出,俱乐部失去了选择。失去选择,还叫什么民主?这个玩法的下一步,自然是在青少年比赛中禁止头球,试点之后,扩大到成年人的赛事。最终以立法的方式,将头球这项技术列为非法

你知道这已不是足球,但足总在乎吗?他们不在乎,他们更在乎你别告我,你们怎么看这个头球,到底是违规还是可以头球??各位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临走点下方拇指“点赞”!留个手印证明来过。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转发”,欢迎大家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