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薛世君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除了英勇奋战的医护人员、辛勤值守的基层工作人员……还有一些堪称主角的身影: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研发的“欢乐送”智能配送机器人,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一亮相,就惊艳了众人,它们不用穿防护服,不怕感染,甚至不用下班,除了送餐送药,还能在服务台担当问询、导诊的任务,还能陪病人唱个歌、唠个嗑;有城市的高速出口车流量大,为避免人员接触和交叉感染,工作人员操纵无人机载着二维码图片飞到一个一个车窗面前……疫情防控的“军功章”上,也有机器人的贡献。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充分肯定了科学防控、战胜病魔的强大正能量。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支撑,更是决胜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硬核重器”。疫情防控越是到了吃劲的关键时刻,越要明确科学方法、运用科技手段防疫,越是不容半点疏忽差错,越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正如有论者所言,用好科学武器,我们就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治的“路子”,迎来春暖花开的好“日子”。
使用小程序自动定位,监测附近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病点;进行大数据比对,追踪与疑似患者密切接触人员线索;开放AI算力加速病毒分析、疫苗新药研发;运用全息空气成像技术无接触完成挂号、预约服务……从救治到防控,从科研攻关到研发生产,各条战线运用高科技手段火力全开,各种高新技术、产品“疫”线上阵,科技正在彰显“硬核”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很多人应该都记得,2月初武汉疫情防控十万火急的时候,宇通捐赠武汉抗疫前线10台负压救护车,紧急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这种被成为“移动的N95口罩”的负压救护车,为重点疫区的疫情防控贡献了河南力量。郑州上线的“来郑人员健康登记表”系统和公共交通及商超健康扫码系统,把数据筛选工作交给“云”后台,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便捷度和科学性。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的多家科技企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无感知人脸测温系统、测温测声技术解决方案、自动化核酸提取仪等科研成果在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各显神通。疫情防控期间,河南各地绿油油的麦田里,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喷洒农药,战“疫”春耕两相宜……这就是河南科技的力量,这就是科学技术的贡献。
就在几天前,我省新冠肺炎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首批项目进展情况通报暨第二批项目启动会上传来消息,在短短20多天的时间里,不伤脸的新型防护头罩开始批量生产,只需一滴血即可快速筛查新冠病毒抗体的试剂盒进入临床验证,能够精准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进入国家优先审批程序,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要点面向全省发布……令人振奋的消息再一次展示了科技的力量,也再一次表明,在“硬核”科技的高效助力下,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