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墨脫,神話般和神話了的地方

墨脫

如果條件許可,墨脫,實在是每個好遊者都該去的地方。

墨脫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聖的“蓮花寶地”。九世紀時,紅教始祖蓮花生大師受藏王赤松德贊之請遍訪西藏尋找仙山聖地來到這裡,即被眼前的神奇景色所吸引,乾脆在此修行弘法,並給墨脫取名“白馬崗”。後來著名的藏經《甘珠爾》按照蓮花生大師的意思,稱墨脫為“佛之淨土白馬崗,隱秘聖地最殊勝”。

我曾仔細觀察過這個縣城所在及周圍山峰,的確如一朵盛開的蓮花。但是,說實在的,我認為僅僅那個縣城並沒什麼看頭,幾堆毫無特色的橫七豎八的房子而已,且物價高的離譜(因什麼東西都靠人背馬馱進來),一瓶啤酒20元,一罐健力寶10元。——在某種意義上,墨脫作為一種象徵而存在。這裡是全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縣,地處世界第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深處。有人稱,在到過墨脫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說這世上再沒有比到墨脫更難走的路了。——我基本同意這個說法,那的確是我走過的最難的路。但,墨脫的路,也並非傳說中的那麼恐怖,並且,我認為,遊墨脫的妙處,也就在這抵達的險途中。

首選路線是從派鄉翻多雄拉雪山,經汗密、拉格、背甭,三、四天就可以到墨脫。幾天中,你從海拔4000多米到幾百米,體驗寒帶到熱帶的種種,於此,多有描述,不贅言。這條路,目前為去墨脫的主要通道,路面尚可,體力好就行。我是11月去的,沒見多少傳的玄乎的螞蟥,一天拉10多次肚子翻得多雄拉,沒覺得有多難。

歸途不妨從墨脫沿雅魯藏布江上行到108K再翻越嘎隆拉雪山到波密,三四天吧。

我走過的最妙的一條路從108K繼續沿雅魯藏布江上行,經旁辛、加熱薩、到甘代,這5、6天都有小路。從甘代過溜索到江對岸的魯古村再翻山到巴玉是最艱難的一段,路難於辨認到幾乎沒有。到巴玉後,又是很好的小道,一、二天就可以到最廣為人知的的大拐彎頂端的扎曲,再有一、二天,沿帕隆藏布上行,就到了川藏公路上的排龍,重歸人間。這條路的更妙處在於可以分別去看到被稱作世界地理大發現的雅魯藏布江幹流瀑布群——從巴玉村來回一週左右可到藏布巴東瀑布群;從扎曲也是來回一週左右可到絨扎瀑布群……如果這些都走了,可以說基本領略了雅魯藏布江的神韻。不過,到兩個瀑布和甘代到巴玉那段路,如果沒有充分的物質和精神準備,有生命危險。這樣說不是玩玄,幾年的野外生活,只有在這幾個地方,我經歷了真正的危險,真正體驗到了絕望和瀕臨死亡的恐懼。當然,事後回想,那是一種罕見的幸福。

事實上,進出墨脫的路還有多條,但都可謂“探險”了,沒有充分準備,最好別試。——之所以推薦墨脫,是因為有人說:當一個人走進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如果他到達時的驚訝是巨大的,並經歷了長期艱難的適應階段,那麼,他所獲得的感受將十分強烈、深入,以至會在他身上創造出一個具有新觀念的世界,這世界將成為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將以回憶的形式一直陪伴他到死”──深以為然。

另外,還要說的是:墨脫所在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一個圍繞著海拔7782米的南加巴瓦峰的馬蹄形的大拐彎,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最東端。逆雅魯藏布江而上,喜馬拉雅山脈中部也是雅江中部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而從雅魯藏布江源頭再往上,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最西端,圍繞著世界第九高峰南加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竟然也有一個印度河上游衝過的馬蹄形大拐彎。科學家們便奇怪:為什麼同一山脈的兩端會有兩座山峰遙相呼應地對峙著?為什麼這種對峙又幾乎對稱地被兩條大河深切成馬蹄形大拐彎峽谷?這是大自然偶爾為之還是深藏地殼運動規律?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是咱們這地球上最年輕的高原和山脈,並且一直還在長高,一直被看成是打開地球歷史之門的金鑰匙,這一西一東兩個“地結”、兩個峽谷,自然是最理想的“鎖孔”。——這是墨脫風物神奇的內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