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房地產徹底“鎖倉”, 樓市“保值”屬性終於被剝奪

任志強有個論斷說得沒錯,房地產如果想要良性發展,只能把多餘的房子炸掉。當然,房子肯定不能炸掉的。房地產有一個明顯的弱點,那就是流動性差。在這一點上完全可以做文章,這也是當下一直在做的。

眾所周知,樓市房地產崩盤的危險,也知道房地產對實體經濟的傷害。所以,政府一直在想一個萬全之策,其實這個辦法已經在悄無聲息的實施。那就是鎖倉。房價不降也不漲。房價漲,打壓,比如限貸,限貸慢慢會擴大,直到停貸。房價跌,可以用行政方法馬上拉回來,將房地產價格維持住。

第一,房地產肯定要崩盤的,因為樓市的泡沫很大,如果崩盤的話會出現各種社會問題,傷及銀行,傷及社會穩定,做死房子的流動性,不用擔心房價崩盤。無非就是這一批房子成為無用之物,其實本來就是泡沫,一大批虛無之物。

第二,不讓其房價漲,又不能讓房價跌。剛需怎麼辦?如果沒有貸款,他們是買不起房的。廉租房!雄安新區其實就提供了這麼一個新的藍圖。大家都知道,房地產是地方政府的衣食父母,房地產崩盤會擴大地方債務危機。給剛需提供廉租房,可以繼續賣地,又可以經營廉租房賺錢。

第三,全款買房不至於傷及銀行,也不至於讓剛需揹負半輩子的負擔影響內需。以後的房地產基本就是死水一潭,沒人買也沒人賣,因為買不起,賣不掉,等待房價泡沫自然破滅。閒置房產多,廉租房又一直建,那麼房租會很便宜,經濟依然生機勃勃。所損失的只是有多餘房產的人罷了。房地產泡沫摧生的資本必須抺掉,這是經濟規律,只不過如何抹去的問題。

其實中央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接著,雄安新區出臺,雄安新區就是給北京的剛需準備的,以後各大城市都會效仿建設廉租房的新區。

樓市對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維繫了地方財政十餘年的奢華消費,尤其零八年以來,樓市吸收了印鈔帶來的巨大風險,將泡沫鎖進水泥殼子。現在到了擠樓市泡沬時間,一則房地產供大於求,失去了其價值。二者房地產威脅到了外匯。卸磨殺驢情理之中。租售同權既剝奪了樓市的額外價值,又讓這些閒置的房子有個生財的去向。

不要幻想房價暴漲,也不要幻想房價暴跌,其實從萬達集團清掉房地產的那一刻起,從中央說房子是用來住的那一刻起,從雄安新區樓市政策出臺的那一刻起,樓市信號再明顯不過,商品房的買賣終結了。租售同權最大的意義在於,買房子還有意義嗎?現在的房子只剩下一個意義,住。所謂固定資產的保值,正被一點一點剝奪。哪怕印鈔機再次開動,沒有附加價值供大於求的房子又能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