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原作8.7翻拍6.2,《北京女子圖鑑》到底差在哪?

前兩天,話題之作——翻拍《東京女子圖鑑》的《北京女子圖鑑》大結局了。

播出期間,一直有花花留言叫我寫一下這部劇。

我一直沒寫,就是想20集不長,乾脆等結束了再評價。

現在全部播完了,女王我終於要好好說說這部劇啦。

先說好的。

就製作品質而言,《北京女子圖鑑》絕對不是爛片,甚至在翻拍劇裡,還算是OK的。

畢竟前兩年看了太多水土不服,直接照搬日本設定的翻拍。

看到《北京女子圖鑑》有做本土化處理,我其實還挺驚喜的。

女主角陳可是從四川小城市到北京打工的女孩。

她扎著兩根麻花辮,坐火車去北京。

和老鄉擠地下室。

△地下室這裡拍得挺好的,一下子就進入了北漂的氛圍

然後磕磕碰碰找工作。

懵懵懂懂地跟著大老闆去飯局。

這些一開始的場景還挺有北漂的味道。

我當時還在朋友圈說,終於有一部翻拍感覺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說我們自己的故事了。

而且戚薇雖然臉是整得有點多,但不得不說,演技還是有的。

好幾個受挫的情節都有打動我。

印象最深是她生病去醫院打點滴的時候,只有她一個人,一手拿著點滴瓶另一隻手解不了褲子,她就哽咽著叫一個陌生的大媽幫她拉拉鍊。

那場面好心酸,也好扎心。

(每個單身狗大概也經歷過類似的事)

看的時候,我有忍不住跟著掉眼淚。

可以說,《北京女子圖鑑》在一眾刷屏的國產偶像劇裡,確實算是有現實意義和討論價值的。

但是,即使是這樣,即使是有自己的優點和特色,《北京女子圖鑑》的評分最終也沒有很高,豆瓣6.2。

這個分數在國產劇裡當然算合格。

(翻拍劇裡甚至算高,畢竟去年的《求婚大作戰》只有3.7)

但問題是,如果拿《北京女子圖鑑》和原作8.7分的《東京女子圖鑑》比,那就有點不夠看了。

記得去年看完《東圖》之後,我感慨很多,覺得它說出了自己的很多心聲。(文章鏈接戳這裡)

△當時看《東圖》的時候,真的不停被它的臺詞戳中

但看《北圖》時,我並沒有這樣的感覺,我和朋友討論得更多是“戚薇這次又換了哪個男人”。

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類似的題材,兩者給人的感覺差這麼遠?

為什麼我們翻拍的只能是合格而不是引起人共鳴的良心劇?

它與原作這2.5分的差距到底在哪?

△其實有時候看海報就能看出區別,《東京女子圖鑑》是一個女生在一堆物質慾望當中,而《北京女子圖鑑》則是一個女生站在11個男生前面,這海報好像就決定了格局……

下面就說說我的感覺。

首先,我覺得是真實感。

雖然像我之前說的,《北圖》確實是在本土化上努力了,也有很多北京元素,但作為一個現實題材的劇,它的細節真實性還遠遠不夠。

特別明顯是職場部分,很多場景都讓人覺得兒戲。

比如陳可的第一份工作是前臺。

她的主要工作,除了寄快遞和叫外賣之外,竟然還要花大量時間去追同事拖欠的快遞費、外賣錢……

我想說,如果有一家公司的員工都集體無恥到連前臺的錢都要坑,那它們怎麼可能還運營得下去?

接著陳可去了外企銷售部。

為了適應外企的氛圍,陳可都改好英文名了。

可結果,所有人都說中文,並且連營銷策劃案這類重要的ppt都是中文。

△我有問過一個在外企工作了10多年的閨蜜,她說雖然銷售部可能說中文機會多點,但營銷策劃案這種關於公司定位的重要決策肯定是要有英文給其他區域的人看,不大可能全中文。(而且營銷策劃不是市場部做的嗎???)

然後從外企轉去一家做網絡營銷的公司,在面試的時候,她HR朋友給她的建議居然是虛報工資。

“上個月3000,你就報5300!”

天,這種弄虛作假的方法算什麼職場秘訣啊?

如果你換過工作就會知道,人家在給你開工資之前是要看你上一家企業的工資單的,你根本就做不了假。

而反觀,《東圖》是怎樣拍職場的?

儘管職場並不是這戲要說的重點,但簡單的幾個片段都讓人覺得很到位。

比如,女主綾去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個日本時尚品牌。

在那裡,就有妹子介紹公司的服裝文化:

在品牌部的人穿得很普通,人人羨慕的時尚女孩反而是在商務管理部這類比較乏味的部門。

為什麼?

因為品牌部的人太忙,根本沒時間打扮,而且她們要省下錢來買房子。

反倒是這些做著行政工作的妹子,因為覺得自己一輩子也存不到買房的那個錢,乾脆就把時間都花在打扮上獎賞自己。

這樣的細節,只是短短几個鏡頭,卻讓人覺得很真實,一下子就把你帶到職場的氣氛當中,高下立見。

(公司都是修羅場,有能力的比能力,沒能力的只能拼美貌)

當然,可能有人會覺得,反正職場也不是這部劇的重點,拍得不好也不妨礙整體劇情啊。

沒錯,的確是這樣,忽略職場部分這故事也能走下去。

可良心劇之所以能成為良心,就是在這一點點的細節上啊。

正因為《北圖》的職場戲拍得太假,所以陳可的奮鬥才變得很不真實,很難讓人產生共情。

北漂最讓人糾結的房子問題,都讓老闆的一間別墅給解決了,你讓大家怎麼代入這個幸運的女孩?

△除了一開始的地下室,接下來陳可找房子可以說是太幸運了,竟然換工作還能換到一間大別墅。我反正是不信,現實中會有一個老闆捨得把別墅便宜租給自己的新員工。

其次,是女性形象。

既然叫《女子圖鑑》,那麼說的當然是一個群像,而不只是女主角一個人。

可《北圖》實在太用力在女主陳可身上了,其他女性角色都太單薄太單一。

王佳佳是陳可的高中同學,也是和她一起住地下室的室友。

一開始,王佳佳表現得好像很有野心,勢要在北京闖出一片天地。

“住在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出了門以外的世界。”

“北京總是提醒我不要佔著茅坑不拉屎,我要趕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可故事最後,卻交代王佳佳離開了北京,去香港嫁給了一個比她大30歲的男人……

說好的奮鬥呢?

前同事姚梅,夢想是26歲把自己嫁出去。

上班不用心工作,連ppt都做不好,還和老總搞在一起。

故事的最後,姚梅做了一個福建生意人的小三。

然後自己開了一個工作室,請槍手幫她寫書……

陳可老家的好朋友曉芸,早早就安心家庭生活。

然後一邊忙著帶小孩,一邊忙著鬥小三。

整部戲看上去最厲害、最通透的女性是陳可的老闆顧映真。

她是公司的副總,有錢有能力,有四套房。

私底下也會經常說一些金句來點醒陳可。

可是這樣的女人,錢也不是完全靠自己奮鬥來的。

“我是離了兩次婚,拿了不少賠償金。”

然後結局的時候,顧總因為高層換血的關係離職了。

這個看上去有心氣的女人,最後的選擇,是和老公到國外享受生活……

這就是這劇裡大部分的女性形象,她們無論多努力,最終都離不開婚姻、家庭、男人。

我不是說這樣的女性不真實,我相信生活中肯定有很多這樣的人。

可作為一部《圖鑑》,是不是應該展現更多元化的價值觀?

而不應該只把女人的命運和男人捆綁在一起?

△左邊的桔子是陳可在北京認識的好朋友,她是時尚雜誌編輯,但最後也是在糾結是不是要做家庭主婦……

而《東圖》裡,你就可以看到更多樣化的女性。

綾雖然還是絕對的女主,但她的作用,是把社會上各種不同的女性都串聯起來,展現她們的生活和價值觀。

這裡面,有工作能力很強。

但因為和客戶偷情而被對方老婆投訴,不得不昂首離開的同事。

也有每天不做正事,只想著下班去聯誼的OL。

有嚴厲的,把女性平等掛在嘴邊的老闆。

也有把取悅男性作為自己生活重心的“職業女朋友”。

這些價值觀,《東圖》都沒有批判或者肯定。

它只是把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女性形象都呈現出來。

至於哪種是對、哪種是錯?哪種更好、哪種更幸福?

大概只有選擇者本身才知道了。

△看上去每個人都笑著說自己很幸福,實際上,誰知道呢?

而且,我這兩天重看才發現,《東圖》不僅僅只是展現多樣的價值觀,它還說了一個很殘酷的事實:

人的奮鬥是有天花板的,你的出身決定了你的天花板在哪裡。

有很多東西,像階級,是努力都沒有辦法跨越的。

綾即使最後在工作中成為了女強人,她也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出生優渥的老公。

而這一點殘酷的現實,在《北圖》除了在有錢男友于揚那裡有提過之後,其他地方都沒有討論了。

對現實的描寫不夠深入、不夠全面,也是《北圖》沒有辦法達到《東圖》那種高度的原因。

△這麼尖銳的話,在《北圖》肯定是沒有的,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們尺度的原因了

而最後,最讓人不滿意的,應該是《北圖》女主角的故事始終沒辦法讓大多數人共鳴。

《北圖》播出以後,就不斷有人在豆瓣評論裡說,這劇三觀不正,哪裡是講北漂,是講陳可如何靠男人上位。

對這樣的評論,其實我不能完全同意,因為我一直都覺得好劇“不需要三觀正,只需要三觀真”

《東圖》裡的女主角綾,以傳統女性賢良淑德的要求來看,三觀也不正。

她做過小三,劈過腿,還過度物慾,虛榮,總是想要得更多。

但看劇的過程中,很少有人批評過她的三觀,反而在她身上找到很多很多的共鳴和思考。

為什麼?

因為她真。

她從不要求自己的道德完美,也沒有掩飾過自己的慾望。

在讀書的時候,她就說自己要做一個讓人羨慕的人。

之後,綾長大以後,也只是一步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慾望。

或許這實現的過程裡,不是每一件事都是正確的,但綾也付出了自己的代價。

她失去了自己曾經可以得到的小幸福。

沒有人會去譴責這樣的綾。

因為她活得很真實,就像我們一樣。

得到過,也失去過,迷茫過,也堅持過。

可是陳可呢?

她讓人反感的原因就是,人物一直立不起來,三觀一點都不真。

她可以一邊說著各種要努力的勵志雞湯,說著自己不靠男人的“獨立宣言”。

但另一方面,卻不斷在生活中、職場上利用著自己的“女性優勢”。

一開始兩份工作都是靠男性朋友的關係找到的。

△我看第一集的時候,就想說她心可真大。一般我們都知道男女有別,不會住在男性朋友家裡,陳可有王佳佳不去投奔,第一選擇卻是選了自己的“好哥們”,為什麼她會覺得男性比同性更值得信賴?

工作以後,因為打美容針沒去見客戶,單子丟了。

為了拉回業務,她又是裝可憐,又是用美人計。

聰明嗎?

我覺得很不專業。

(而且難道沒有人教過你職場不相信眼淚嗎)

還有這個號稱要努力工作,努力賺錢陳可,每次談戀愛都是戀愛腦,而且經常

公私不分。

為了陪有錢男友于揚,放了甲方爸爸鴿子!!!

(太牛逼了,第一次看到一個乙方剛這樣對金主)

為了幫自己的文藝男友黃越彬,她找他拍片子。

結果文藝男友把甲方的要求改了不說,還在微博上罵金主!

這兩件事,讓陳可公司兩次被不同甲方拉入黑名單。

如此不負責任,我覺得陳可真的不算是一個稱職的職業女性。

(更讓人奇怪的是,公司居然還不炒她魷魚!)

所以,當她這樣一談戀愛就誤事的人,在屏幕前說著自己有多獨立有多努力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很虛偽、很假。

說好的不靠男人呢?

但為什麼一有事,都總是男人幫你解決問題?

(別忘了陳可身邊還有一個超級備胎盧家凱,家裡有什麼事都叫人家幫忙,人家有了女朋友就妒忌,也是無語了)

而結局,大概就是體現兩部劇價值觀、立意完全不同的地方。

《東圖》的結局,綾和公司裡最沒有異性緣的男孩子——也就是備胎男在一起了。

這或許不是因為愛。

而是綾“不想孤獨終老”做的一個妥協。

可以看到,40歲的綾對於現實還是不滿足的。

在路上看到高富帥,她會想象自己是他的女朋友。

她自己也說,想要的東西還有很多。

在未來,綾肯定還會因為自己的虛榮心丟掉現在所擁有的東西。

這很諷刺,但也很真實。

但《北圖》的結局,明顯就美好多了。

工作上,陳可當老闆了,和她那群北漂的好朋友一起創業了。

△說真的,看到這裡又想狠狠吐槽,一個想要好好做事的人,絕對不會找朋友一起創業,因為很容易沒了交情也沒了事業,更何況還是各種男女關係不清不楚的朋友。PS:姚梅不是請槍手寫東西的嗎,還要請她做專欄作家?陳可在事業上,真的從頭到尾都很天真。

感情上,眾裡尋他千百度,歷盡滄桑的陳可還是找到了一個和她心靈契合的男人。

那男人雖然喪偶有小孩,但工作不錯,性格也好,能理解陳可的慾望。

最重要的是,丫還是王耀慶演的!!!!!

這一切真的不要太完滿好嗎?

(簡直覺得是她歷任男友裡最帥的)

沒錯,這樣的結局,是很大團圓,很美好。

可問題是,《北圖》這樣拍,又跟我們以前那些瑪麗蘇劇有啥區別?

原作《東圖》,是把一個女人成長的過程血淋淋地撕開給我們看,讓我們看到裡面的虛榮、慾望,也看到裡面的堅強、獨立。

而《北圖》給我們看了什麼?

說到底,不還是一個女人尋找真愛,磕磕碰碰終於找到白馬王子的童話故事?

而這,也就是《北圖》最終只有6.2分的原因。

它就和大部分的國產劇一樣,只有意淫,不見真實。

儘管這比大多數的偶像劇寫實了一點,接地氣了一點,可看過的人都會知道——

陳可那樣開掛的人生,她人生中遇到那麼多的男人,無論如何都是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

真希望我們的編劇,不要再用“你的人生中總會有一個男人來拯救你”,這樣的鬼話來騙我們了。

好的現實題材,不是美化生活。

而是像《東圖》這樣赤裸裸,哪怕殘酷也要說出真相——

女人啊,你永遠能夠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當你覺得自己熬不住的時候,沒別的,再憋口氣,繼續撐下去。

花痴女王|文

關注微信公眾號: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收看更多深度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