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如何转变节奏成西班牙战术难题 过分依靠科斯塔恐难争冠

世界杯小组赛步入第二轮,双牙面对各自的对手必须以取胜为前提,方能确保小组出线万无一失。结合之前两队的直接交锋,在战术层面上,西班牙对于葡萄牙更有战术变化的操作空间。

每每双牙碰撞,人们都会做这样的比喻:一排严丝合缝的小白牙对阵一颗大门牙。如今,伴随着西班牙不再一味追求传控球风,围绕科斯塔同样有一套简练快捷的战术,因此这排小白牙也嵌入了一颗金牙。然而葡萄牙这边,C罗的高能依然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战术铺排还是临场决定比赛的能力,C罗仍然是绝对的核心。首轮比赛又极大地放大了C罗的个人属性,让人不禁揣测:葡萄牙是否真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

面对接下来的比赛,相对而言,球员属性与个人能力相对均衡的西班牙(仅仅相对葡萄牙而言),可能相比葡萄牙有更多的战术转变空间。志在必得的西班牙,需要利用好战术的调整,在本小组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力的形势,这可能是葡萄牙所欠缺的。

第一场比赛,西班牙最大的问题不是战术缺乏多样性,而是缺少节奏的变化。过顶传球、下底传中,甚至于冲吊、斜长传,都丰富了西班牙以传控为基础的战术多样性,斗牛士们不再执拗于一本武功秘籍包打天下。然而,首轮比赛,过分依靠科斯塔的个人能力,又让西班牙的传控大打折扣,似乎有些过犹不及的意味。当然,长传找前点本身就是一种节奏的突然变化,但是偶然性也随之提升。倘若过分依靠科斯塔,或许很难走到最后。传控的底蕴不能荒废,就需要在地面传接之中丰富节奏的变化。

哈维在时,他突然的一脚致命传球就是前场进攻突然变奏的信号,多点正面前插与渗透力极强的传球形成鲜明有效的共振,即便这一脚传球不是最后的主攻,也能迅速扯开对方防线的空档。然而如今哈维不在,小白与席尔瓦的串联需要队友的密切配合,伊斯科大范围的线路疏导也缺乏哈维那样神来之笔的传球,布斯克茨也很难发挥出节拍器的作用。可以说,目前西班牙队没有一套像对待哈维一样对待任何球员的战术体系,因此,地面传控中行之有效的变奏是摆在西班牙面前的一大难题。

既如此,那么伊斯科、伊涅斯塔、席尔瓦之间游动的串联体系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作用,原地点对点的传接不会起到明显的渗透效果,类似滚动的车轮,突然间猛踩油门式的加速衔接可能更具效果。这就要求多点无球跑位和传球之间要掌握更好的默契,单独一点的突然前插也很难顺畅突破密防。

当然,目前一切仅仅是一种揣测,比赛中西班牙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为之后的进阶之路打好铺垫,本身就是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