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阳泉:专注“窑变釉” 研发养生瓷

图为张维亮向参观者介绍养生瓷的制作工艺。王伟摄

  这次文博会上,由平定陶瓷艺人张维亮创作的“结晶釉”瓷盘,因造型唯美,博得众多参观者目光。

此盘中片片晶花异彩纷呈,如冰花、似松针,有大有小、有聚有散,渐变明显。这些花纹非人工雕琢,而是经过窑温的变化自然形成的,属于窑变技术。这充分展现了张维亮对选料、配方、烧制的独特理解和处理手法。

张维亮出生于陶瓷世家,父亲张聪是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长兄张文亮和二哥张宏亮均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同于大哥专注于黑釉刻花陶瓷、二哥专注于平定砂器,张维亮得到了父亲釉料方面的真传,目前已是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非遗黑釉刻花陶瓷省级传承人。

多年来,张维亮致力于陶瓷原料和釉料的研究,在过去的4年中对平定传统的窑变釉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在创新技术和研发新品上下功夫,研制出养生瓷并对技术加以巩固。

然而,在研发中,张维亮的经历和体会是常人难以感知的,“失败”一词在那段时间里伴随着张维亮。起先因为原料配比不合适和温度火候难把握,怎么试也不成功,损失最大的一次,张维亮把一个大窑烧坏了,砸进去好几万元。但张维亮并没有停手,后来又买了一个小窑继续烧,烧出来的成品就送到检验机构过检,这么反反复复折腾了几年,直到2018年6月才算烧制成功。

张维亮的养生瓷兼顾了瓷器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在实用性上,养生瓷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经检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释放远红外线和负离子,改善水、茶性能,从而达到平衡人体酸碱度的效果。而说起观赏性,张维亮则拿起那件引以为豪的“曜变天目”。这件俗称“天眼”的作品,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极具观赏性。“天眼”的烧成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张维亮坦言:“人一半,天一半,创作过程中既有失败的可能,也有意外的惊喜,关键是要耐得住寂寞。”4年中,张维亮有幸烧制出了多件“天眼”,组成了数个系列。今年,张维亮成立了伟亮养生瓷工作室,养生瓷制作技艺申报国家发明创造专利。

首次参加山西省文博会,张维亮推出了民用和工艺品两大类别200多件养生瓷产品,价格从100元到几万元不等。张维亮表示:“这次文博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和对外宣传平台,让大众了解、认知平定窑变釉,拓宽发展空间。”(郭 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