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攝影公益講座—怎樣拍好剪影照片(下)

我們接著上一期繼續講解剪影照片的拍攝

三、剪影照片的拍攝方法

拍攝剪影攝影照片第三個方面應該注意的大的問題是要解決好正確使用拍攝方法。

1.在高光處使用點測光

第一個就是我們拍攝剪影照片的時候,經常要使用點測光。這個點測光在哪兒測光呢? 就是要在取景框當中,景物的高光處進行測光。

這張照片是在海南的亞龍灣拍的。它的測光點,我就選擇了太陽。因為這個時候太陽還是最亮的,雖然它被雲彩遮住了一些。選擇它來進行測光,由於它比較亮,其它的部分就會被自動的壓暗,就容易形成照片的剪影化。

我們使用點測光,又在高光處測光,有的時候這個高光處並不在我們取景框的中心,或者是我們所需要的那個位置上。這時候我們需要重新構圖,就是要鎖住曝光。

鎖住曝光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就是半按快門兒。你先半按快門不鬆手,對準這個高光測光,然後再移動鏡頭重新構圖後按下快門。也就是說你半快門之後就是測光了,然後你別鬆手,移動鏡頭構圖之後,再按下快門,這是第一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是你進行測光後,然後按下曝光鎖鍵。這個曝光鎖鍵,有的相機上的是用“*”字符號表示。有的相機使用“AF–L”表示。也就是說,有的是用”*號表示,有的使用“AF–L”來表示。你鎖住了它之後,然後你再重新構圖,然後再按快門。因為你用曝光鎖鍵鎖住曝光之後,你無論怎麼移動鏡頭相機,它都不會改變原來的那個測光數據。

在你拍攝之後曝光鎖就自動解除了,所以你不用考慮解除它。也就是你每一次拍攝的時候摁一下,然後你拍完了之後它自動解除,你下次還得要測光,然後還鎖住、解除就可以了,這是第二種方法。

2.能否使用多點測光

第二個小問題,我想談談個人的一些體會。就說我們在拍攝剪影的時候能不能夠採用多點測光,你比如說像平均測光,中心重點測光等等這些。多點測光方式,我的嘗試的體會是可以的。這個實在說,有的時候我在拍照片的時候,當時並沒有想到要拍出剪影照片來,回來的時候呢,卻發現了它形成的卻是一張剪影效果的照片。我就考慮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這就是我雖然採用的是多點測光,但是可能在測光的時候,它的有某些點是在高光區的。它就自然的壓暗了,某些本身是暗部的東西形成了剪影。

當然,我們有的時候在拍攝當中,也可以把握這樣的一個原則,就是寧欠勿過。把握怎麼樣做到寧欠勿過呢?怎麼樣讓它欠一點曝光呢?也就是說你可以使用曝光補償。在我們的相機當中可以給它降到–2級左右,你嘗試一下,–2不行,你再往上加一檔嘗試一下。這樣的話就有可能把主體物壓暗,形成減影效果。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一點拍攝體會,不一定很準確,大家可以嘗試著做一做。有可能你的體會跟我不太相同,反正我們一般的情況還是指導大家多用點測光。也就對準剛才我們說的高光處測光,那樣的效果把握性更大一點。

3.低設感光度

第三小點就是在拍攝剪影照片的時候感光度要儘量的低設。相機一般的來講比較低的感光度有的可以從五十、一百、一百五到二百這都可以。因為你只有用比較低的感光度拍出來,畫面的這種顆粒感才小,才不至於產生過多的噪點。我們在拍攝當中你也得具體情況來看,如果你暗得都一塌糊塗了,就連背景都暗得太黑了,形成不了光比反差了,那麼你就可以適當的增加一點感光度。但是總體的原則上是要使用低感光度的設置。

你看這張照片也是使用的ISO100。當天的傍晚還比較亮,就會形成比較暗的這種效果。而且它的畫面的噪點是非常低的,顆粒感非常小,畫面更加細膩。

4.直方圖在暗部和高光區的信息要少

第四小點就是我們在拍攝當中,有的時候在相機上看,看不太清楚。我們這個時候可以注意看一看直方圖。這個時候直方圖的暗部和高光區,如果信息量很少甚至沒有,那麼就有可能已經形成我們所要的剪影效果了。

說到直方圖,以前我們也沒有機會談到它,就在這裡我們稍微詳細的說一說。

我們一般看到的直方圖都是我剛才發的這個照片上的這種情況。它基本上是成饅頭狀,然後左邊的暗部和右邊的高光區也有一點細節,那它是形成這樣的。而我們拍攝剪影照片要形成的,這個直方圖跟這個就不一樣了,我也發一張大家看一看。

你看這兩張圖片,上面那張左邊的暗部,近左邊是沒有信息的,說明它黑的那部分來講沒有細節,往裡一點稍微有一點兒信息,右邊這個亮度區全沒有信息,往往形成這樣的一種情況,

如果說這張圖也看不大清楚的話,你看下面那個圖就更明顯了,下面這張圖左邊暗部什麼都沒有,也就是說我們拍的黑影的那部分,顯示是沒有信息的。也就是它顯示不出來細節,因為我們拍的剪影照片兒是不需要表現細節的。

右邊的高光區的那部分,也沒有細節,就形成一種白亮的這樣的一種背景,就更好的形成黑白反差,凸出剪影效果的輪廓,讓它更加分明。

有的時候直方圖可以分出來不同的顏色來表現,像上面這張圖這樣。

實際上只是它分了不同的顏色,綠色、紅色、藍色等等,道理是一樣的。你看左右兩端基本上信息量都非常少,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剪影效果照片的直方圖的這個式樣。

我們為什麼要看直方圖?如果我們看到了左邊的暗部和右邊的高光區如果有信息,那麼就有可能含有我們並不需要的細節。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重新調整相機的設置,然後讓它儘可能的去掉這些我們不需要的信息,達到我們理想狀態的這種直方圖的式樣。這樣的話拍出的剪影攝影作品水平、質量就會更高。

5.是否採用三腳架

就我看到的有很多的攝影講座都強調照剪影作品的時候要採用的三腳架。而我根據我個人體會,有的時候我照的很多剪影照片,當時並沒有什麼使用三腳架。

實際上來講可以這麼說,我們在拍攝照片的時候,只要是方便,有可能,我們儘量的還是採用三腳架。但是有時候在匆忙當中或者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或者是條件不允許的這種情況下,你總帶著三腳架也不是特別現實和方便,這個時候我們完全可以不用三腳架來拍出剪影照片來。

我們在拍攝照片剪影照片的時候,一般的來講要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佳能一般的叫“TV”吧,有的尼康的叫“S”,反正是你用這種快門優先模式,根據鏡頭採用安全快門就可以了。安全快門我們以前講過是鏡頭焦距的倒數。比如說你要是一百焦距的鏡頭,那麼它的倒數就是一百分之一秒,這就是一個安全快門。那麼你達到安全快門這樣的速度,

我們手持也可以完全可以拍出剪影照片來。

四、剪影照片的內容表達

下面我們講第四個大問題就是。剪影照片的內容表達。

我們拍攝剪影照片,實際上往往看不清楚景物的細節。但是一定要表達出來你需要表達的內容。這裡頭就需要我們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剪影的藝術效果要鮮明

我們一定要表現出來剪影攝影所追求的藝術效果。這個藝術效果應該包括我們前面說的那幾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輪廓感要強,造型和線條要美,而且在畫面裡面死黑的比重不能過大,主體的線條應該簡單一點,要忌諱人物或者景物的這種不好的重疊。

上面第一張照片拍攝的是胡楊。大家感覺到這張照片,它的輪廓感,它的線條美,還有樹木本身的那種姿態,都表現出來了胡楊的那種倔強的頑強的性格。

上面第二張照片,還是在海南亞龍灣拍攝的,海面上的浪濤當中的這個人物,告訴我們畫面的人物都是單獨的,沒有彼此形成不必要的重疊。所以都是顯示出來剪影攝影照片的這種藝術美感。

再有我們在拍攝人物的時候,應該注意這個人物最好是側立,這樣的會很好地顯示出來身體的曲線美。最好不要坐著或者臥著,也就是趴著、躺著,因為那樣的話,很顯然就沒有辦法展示出來這個主體更多的線條來。

當然,這張照片它的最搶眼的地方還在於人物的衣裙透明,而且人物又拿著絲帶這些透明的東西。這樣的話,可以和剪影形成強烈的對比,因為剪影部分是不透明的,這些薄的紗,這些絲綢是透光的,用它來進行對比就使畫面更有味道了。

再有就是剪影部分在畫面的比例不宜過大,這個籠統的說應該就是死黑色的那個部分,也就是剪影部分的在畫面總體的比例應該不宜超過三分之一。這樣畫面就不過份的深沉或者是壓抑。

2.畫面最好形成故事情節

當然了,一幅好的剪影照片要想打動人,它的畫面最好要有故事性,也就是說你要通過畫面能夠讀出故事來。因為我們說拍剪影照片很難表現人物的神態,如果我們不能夠從剪影圖案之間的這個關係看出故事來,那麼照片的內容就不能夠充分表達出來。

這張是在漁女碼頭的海邊拍的,正好左邊有一組人物,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是在觀看日出。這樣就很容易通過這個畫面讀懂照片所要表達的意思。

所以,好的照片兒應該具有故事情節。

3.拍攝時不要開啟閃光燈

第三點是要說一個提醒性的問題,就是拍攝剪影照片的時候,不要開閃光燈。因為你開啟閃光燈,暗部的有些細節就被拍出來了,就會削弱剪影效果。這個我想大家容易理解,我們就不多說了。

4.通過後期處理強化剪影效果

第四點就是我們有時候拍攝出來的剪影照片的效果並不是很強烈,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後期進行強化。比如這兩張照片。前面那是原圖,下面這張照片我就是通過了色階,還有直線等方式,調整了它的顏色,加強了它的剪影效果。

當然還有更高級的手段。比方我們可以使用套索等工具,把需要剪影的這部分給注入黑色來加強。

因為我們不是講後期,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不詳細說了,將來我們講後期的老師會詳細的說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