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真实的地道战是怎样打的?

姚善之


导读:冀中平原的地道战最早可以上溯到北宋时期的宋辽边境的古地道。比如永清和雄县的古地道。近代的地道是在日寇入侵的时候,我敌后武装力量为打击日寇保存自己的一种战法和手段。现在的地道战已经成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上周末带着孩子去了一趟地道战的村子,对地道战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地道最早就是就是在日伪沦陷区的我党抗日武工队和老乡们的防水、防火的藏身之地,后来逐渐发展成这个村子或者几个乡村借助野地、农田串联起起来打击敌人、配合反扫荡的战法。


地道战的形成

华北平原是日战区的富庶的产粮区,所以日寇以炮楼、铁路、铁丝网进行划分和严密控制这一地区。并且,鬼子不断扫荡,抢粮食、鸡鸭牛羊。群众也就把粮食、水等物资都放入地道。通过这样的形式,地道不但可以成为群众保护自己的方式还成为我党抗日战士的养伤、休息和打击敌人转移情报的重要通道。

所以彼此家挨家,村挨村的地道就成为我们打击敌人、反击扫荡的底下通道。通过灶台、炕头等快捷的地道入口可以在鬼子进入村中时候迅速进入地道躲避或者转移。

随着战事的需要,地道逐渐发展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同时,为防止敌人进入地道,除了在入口做了掩饰意外在地道内部还设置了陷阱,防止有叛徒带领敌人进入。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 。


地道战的发展

地道战从保定开始的成功被我党在整个华北平原推广开来,鼎盛时期在以保定为中心方圆一百多公里的华北大地上布满了村村想通的庞大地道网络。如下图所示:

敌后抗日武装,在地道处不断开发射击口和排水排气的通道。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容的打击敌人和快速的转移。日军的活力优势和相对庞大的兵力优势无从施展,屡屡受挫。这样的战例有过好几起。

当然无论何种战法都没有万无一失的,当地道被叛徒出卖或者鬼子破获,老百姓和抗日武装的损失也是很大的。但是不能因为受损失就否认地道战的战法。其实历史上我们敌后武工队利用地道战法确实有利的支持了我党的抗日事业。地道战加地雷战两种战法的融合,让我们打击日寇的威力倍增。对延迟敌军的进攻锋芒,拖住日军的兵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许多人小时候都看过《地道战》,里面高传宝带着乡亲们痛击日寇的精彩故事,看的观众酣畅淋漓。但真实的地道战是否如此,我们听听亲身经历的人怎么说。


抗战时曾担任蠡县县委书记的王夫,在回忆录里写过抗战初期地道战的故事。由于冀中平原无险可守,而鬼子的机动性又很强。

当时县大队、小队跟鬼子打完游击,很难找到地方隐蔽,又不敢住村里,怕连累老百姓,所以只能到野外挖地洞。

但这个方法很容易被发现,蠡县接连三人县长都因此而牺牲。后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将村里的地道连通,抗击日寇。这基本是地道战的雏形,那效果如何呢?

当年定南县委书记赵铁夫曾回忆说:1942年5月26日,地委获知第二天日军要扫荡北瞳村。当天会议上,大家信心满满誓打一场歼灭战。


县大队、小队、民兵、百姓齐上阵,修工事、埋地雷、备担架。忙活了一天,大家都对地道和准备工作十分有信心,老百姓也都没撤离。

北瞳村的地道远近闻名,周边村子的百姓怕鬼子报复,也纷纷到此避难。

5月27日早上7点左右,村外就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县大队已同日军交上了火。战斗打的很激烈,150名战士打退了一个大队日军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不过到下午1点钟左右,县大队在日军优势兵力和火力的进攻下,伤亡惨重,于是退回村里准备同其他预备队伍,一起打地道战。



但下面的剧情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预料。鬼子进村后,首先拼死抢占了村里的制高点,游击队被迫全部下了地道。

可下了地道,游击队员顿时傻眼了,原本宽敞的地道,现在根本挪不开脚。里面不仅站满了人,还堆满了老乡的东西,有人甚至把柴火、锄头都搬进来了。

下面挪不动窝,没了袭击,鬼子在汉奸的带领下,肆无忌惮的到处找地道口。

折腾了两个小时,终于被鬼子挖到了地道的几个入口,接着毒气筒纷纷飞进了地道。里面待不住了,大家纷纷往外跑。


身体差点的死在了里面,好不容易逃到洞口,等待他们的是鬼子烧的熊熊大火。躲过大火的都被鬼子集中起来。

老弱病残被鬼子玩杀人游戏屠杀,年轻力壮的被迫穿上县大队的衣服,被鬼子拉回去邀功请赏。这次扫荡,北瞳村被屠杀1000多人,逃出生天的寥寥无几。

北瞳村的惨剧不是个案,几乎是冀中平原的普遍现象,很快冀中平原变成了日伪占领区。

1944年7月,随着日军兵力的减少,冀中军区得以恢复,杨成武被任命为司令员。


杨成武经过仔细的调查和总结,决定大力改造地道。在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冀东平原的地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现了户户相通、村村相连,地道内有了通气孔、射击孔、陷阱、水井等。到了这个阶段,地道战才真正发挥了抗击日寇的巨大作用。

总之,地道战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地道的每一次改进,都是以无数的鲜血为代价。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地道战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强敌不屈的战斗精神,最后向80年前英勇战斗在冀中平原的先烈们致敬!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花木童说史


太行山,八路军抗日,战至1942年,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鬼子动辄大扫荡,使抗日队伍生存特别艰难。化整为零,在根据地居民支持下,进行广泛的抗日战争,扩展到晋冀鲁豫。游击战成为我八路军主要战争手段,形式多样,山东地雷战,河北地道战,打得鬼子魂飞丧胆,成为传奇。建国后,被翻拍成电影,改编为电视剧,在讲述当年神出鬼没的同时,也表现了当年我八路军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地道战的实施,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上,今天有河北清苑县冉庄博物馆,仔细瞧过看过的人们,无不为之鼓掌称妙。其实战斗从地面发展到地下,三年之间,当地的抗日队伍,在有效打击了倭寇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段比较艰苦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伏下神兵千百万

华北大平原上的冀中地区,当年的主要产粮区,鬼子疯狂扫荡,为的抢粮食,老百姓为了生存,就采取藏的形式。后来到此开展游击战争的八路军,就发现了地窖的特殊作用,藏物,自可藏人。八路军的伤员们无数次成功躲过了敌人的大扫荡后发现,如果把这些地窖发扬光大后,自可有大的用场。当时的形势是,抬头见岗楼,迈步是公路,鬼子以碉堡为锁,以公路为链,展开对抗日军民绞杀战。鬼子为逃避打击,规定碉堡200米外不能种庄稼。大平原一望无边,怎么有效打击日寇,成为当时一大难题。当挖通了地道,就不一样了,八路军白天可以在地道内藏身,夜间寻机出动,狠狠打击鬼子。所以地道战确实为有效打击鬼子的一大手段。

打得魂飞胆也颤

挖地道也是要讲技术的。开展过地下坑道作业的都知道,山区多石挖不动,平原水位太高容易瘫蹋,冀中还可以,一般水位在2米以下,且土质松软,有地窖挖掘经验的当地百姓,成为挖地道的土专家,经验一推广,可以藏人藏粮食,就这样风风火火干起来。有城内情报支持,有了机会即出击,使鬼子防不胜防。当年抗日,什么方式有效就用什么,地雷战一样,地道战依然。有利时出击,不利时利用地道隐蔽起来,灵活而高效,在保存了自己有生力量的同时,可以狠狠打击敌人。


魂舞大漠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地道战的演变模式如下。

最初,地道仅仅是各家的地窖。

以冀中平原为例,鬼子几乎完全控制了冀中,没几个村庄附近就有炮楼。

日军随时可以进行扫荡,可以迅速冲入村子,攻击八路军的抗日武装。

当时出现两种观点,一是抗日就要不怕死,不能躲避,日军来了就要跟他们拼。

一是打仗先要保存自己,然后再消灭敌人。如果连自己都生存不下来,抗日也就无从谈起。

起先,是第一种观点占上风。

于是,冀中八路军很多敌后武装都是名刀明抢和日军作战。

日军突然扫荡来了,就正面硬打。

结果就是,日军武器装备好、训练严格,火力强大,八路军敌后武装连机枪都没有,根本打不过。

于是,每次交手我方都伤亡惨重,战士干部牺牲很多。

久而久之,我军消耗太大,很多村子的抗日政权都垮掉了,被日伪借机控制。

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选择第二种,也就是先隐藏保存自己,钻地窖。

其实冀中老百姓钻地窖,有上千年的历史。

早在宋元时代,因为异族骑兵常年在河北抢掠杀戮,老百姓为了自保只能钻入家中存放粮食的地窖。

这种地窖最早叫做躲金人。

起先,冀中的地道就是地窖,没有什么特殊的。

日军杀过来以后,往往找不到地窖的入口,只能悻悻离去。

由此,很多抗日军民的性命就保住了。

但日本鬼子是很鬼的,很快就学习如何寻找地窖。

所以,地窖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成为一个地牢。日军只要堵住洞口,就可以抓住躲藏在地窖里面的所有军民。

而日军凶恶残忍,往往直接朝里面扔手榴弹,将地窖内的人全部炸死。

万般无奈下,地窖又进行演变,将两家的地窖挖通。

这样日军堵着这个地窖口,地窖内的人就可以及时转移到邻居的地窖,借机逃走。

这就是地道的雏形。

随后,地道开始逐步发展,成为更大的地道。

不过,地道基本是不具备攻击能力的,多用于转移和躲避,电影里面的地道战在现实中是很少见到的。

另外,地道其实是很难修建和维护的。

冀中地区都是黏土,农民又不可能具备什么建筑能力,都是利用简易的土木修建方法。

所以,地道修建困难,往往一天挖不到几米。但维护地道,就更是困难。

黏土的地道随时可能塌方,需要不断地维护和修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普通村庄是承受不起的。

况且,地道也不是每次都有用。

一旦日军找到地道的入口、通风口,地道内的人还是比较危险的。

后期日军使用化学武器对付地道,更造成很大的伤亡。


萨沙


其实,地道,面对凶残的日伪军,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隐蔽作用,但却没有军事科教片(不是故事片)《地道战》所宣扬的那般强大和管用,拍摄军事科教片本身就有教育和宣传作用,有长自身威风灭敌人志气的成分,因此电影所反映的地道战,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地道战,电影包含有艺术夸张的因素,这点作为读者必须清醒认识之。

地道战,其原型是河北正定县高平村,但影片拍摄地却是清苑县冉庄,当时的地道,只是简易的地洞,没有坚固支撑结构,经过雨水一冲就会瘫塌,因此每年都得重修。实际上银幕上所有地道内的镜头画面,都是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内搭景拍摄,并不是真正的地道。

真实的地道,高平村的地道早就基本毁了,冉庄也没有地道,只在焦庄户发现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地道,还保留着原始模样,另外一条在高平村,仅仅有几十米长,看上去不像地道,倒像一条地下排水沟。

当年的老八路和民兵们,并没有肆意夸大其辞,大体还是实事求是的,即最初地道战根本不存在,甚至就不存在地道,只有储藏农作物的红薯窖,只有微弱的藏身作用,无法利用地道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

冀中地下水位很高,地道只能在土表下最多一米处挖掘,冀中平原下的地道大多挖掘在距地面一米左右的地方,而有些地方甚至还不足一米,除了储物临时蹲个人藏身,确实无法开战地道战。

根据资料表示,日军伪军来到村子,基本都带着挖掘工具,用刺刀枪强迫当地老乡交代地道,地道基本上都会暴露,毕竟人怕死的多,所以冀中的地道没什么隐蔽性可言,非常容易被轻易挖开,就完全彻底暴露了,地道战其实真的非常难打。

真实的地道,是老百姓用来储藏红薯等物资,害怕被日伪军抢走了,除了自己的口粮,有些老百姓会支援抗日武装,因此粮食是百姓和抗日武装的命根子,除了藏粮地道也是可临时藏人的地方,根本不是用来作战的,不可能利用地道,给予日伪军以极大的杀伤。

当年,面对日伪军残酷的大扫荡,为保证自身安全,无险可守的冀中,秋天时青纱帐起来,尚可躲在青纱帐中,平常村民们只能挖地道躲避日伪军的打击,但是地道面对凶残的日伪军却不是万能的。

许多村庄,确实挖了地道,但这些地道往往比较简陋,并不存在如《地道战》歌词中说唱的“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且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毒气来了将门关上那般神奇,日伪军无可奈何之现状。

实际上,日伪军进村扫荡,破坏抗日军民地道案例非常多,河北省雄县小芦昝村被日伪军包围,破坏了村中地道,施放了毒气,抓走数百人,并杀死其中的20多人。

晋县周家庄,是有记载的为数不多的曾在地道内发生战斗的地方,曾被一个中队的日军和伪军共300多人包围,根据汉奸提供的情报,日伪军进村以后,很快就找到了地道口,逼迫抓来的民夫将地道一段一段挖开。

村北头的地道中,日伪军发现了村里的民兵,马上就封锁该段地道口,向地道里用机枪和步枪射击,并投掷了手榴弹,民兵则利用地道掩体,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于是,在久攻不下时,恼羞成怒的日军,惨无人道地朝地道内投掷了毒气弹,浓烈的毒气熏倒了地道中的15个民夫,以及地道里的17个民兵,至少两名村民被毒气熏死。


国平军史


可以说抗战时期,能把地道战玩成巅峰状态的,也就是电影地道战当中的原型——冉庄等少数村落,但即便是这些地道战当中的原型单位,在当年的抗战时期,他们的地道战抗战也远远没有电影当中那么夸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年的军教片地道战,其实也算得上是一部抗战神剧!



电影中几次把入侵而来的日伪军打得团团转,这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但没有电影当中的那么夸张,能把“100多鬼子,200多伪军”堵在自己的村子里围歼消灭,更没有把地道挖到日军的大型堡垒之下,直接端了对方的老巢!所以说抗战时期,地道战无论从开始到最后,它都是一种防御型战术!

事实上地道战自古以来就有,在近些年的考古中,我们甚至从河北地区挖掘出了北宋时期所修建的地道,而那一时期的地道规模宏大,主要应对于秘密屯兵,可以说古代的地道战主要为的是隐藏军力。但到了热兵器问世的近代,再具备了远程杀伤能力的情况下,地道战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隐藏+攻击+防御性武器。

当然农民毕竟是农民,在没有军事素养的情况下,他们的地道战文化也是伴随着时间甚至是血淋淋的教训而逐渐演化的。



早年的地道通常往往就是放大版地窖,或者按照当时通俗的说法叫藏身洞,洞口单一、地道深度和长度有限就是早期版地道战的现状。不过这种地道的作用实在是有限,确切的说鬼子也是有智商的,骗得了一次但你很难骗得了第二次,随着在村子里大面积展开挖掘和搜查,很容易就会挖出地道和地道口,一旦在地下被日军发现,又没有其他的出口,那这样的地道跟牢房陷阱没什么区别。著名的北瞳惨案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八路军某团在反扫荡作战中来到某一个村庄,在不了解情况之下贸然下到一个地道当中,结果却发现这只是单一出口的藏身洞,最后被赶来的日军发现,一通毒气放烟,全团和乡亲们几乎全军覆没。

所以就如同电影地道战中,当第一次遭遇战地道被日军发现并破坏后,高家庄的民兵和乡亲们又对地道展开了新一轮的改造,地道尽可能地做到户户相连,以防某一出口或地道被发现后,附近地道内的村民可以转移到其他管道中。为了保证对邻村的救援和转移,地道在后期甚至发展成村村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交通网。可就如同电影地道战后半段的情节一样,地道挖的再严密,地面上的日军总是有机会不断挖掘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总会把某一处地道挖出来,因此地道战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造,地下地道开挖双层,增加了防水防毒功能,保证灌水毒烟能够从开挖的管道中流走。但这也只是被动防御,要想主动限制日军挖掘地道,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给予阻止,因此地道战又发展到了地面上。



正如电影中所讲,村子里增加了街垒,沿街的民房修建了夹壁墙充当碉堡,个别房屋甚至建设了高屋工事,从低到高用火力拦截企图破坏地道的日军,将单纯的地道躲藏直接演变成现实中的地道战。

但能达到电影中地道战标准的,也只有冉庄等少数村落,原因其实也不用多说,没有足够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哪能修建这么复杂的地下地上堡垒?即便是将地道战演化成巅峰的冉庄,利用地道战杀伤的日伪军也不过百余人左右。可以说电影里的情节,只是把抗战时期地道战的众多精华和战例融入到了某一个村子当中。这样的村庄在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或者可以这样想,如果当年一个高家庄凭着地道就把当地的日本鬼子打得团团转,鬼子还能坚持到1945年?


辽宁资深球迷


《地道战》这部电影,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一些受日军侵略的百姓,联合当地抗日武装,利用盘根错节的地道给予日军痛击。电影虽然经过了艺术加工,却来源于真实战场,充分反映了中国抗日军民的智慧。那么,真实的地道战到底是怎么打的呢?

早在战国时期,一些兵书上就有关于开凿地道进行攻防作战的记载。1941年末,冀中地区的敌后抗战到了最艰苦的时刻,此地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敌后抗日武装要想与日军开展游击战,根本不现实,因为没有广泛的山区做掩护,所以产生了“往地下发展”的想法。

一开始,民兵们只是挖一些单口隐蔽洞或双口隐蔽地道来躲避日伪军扫荡。日伪军费劲心思,往洞口投毒气、放水、放火烟熏,逼着抗日军民出洞,地道遭到破坏,抗日军民也牺牲了不少。

后来抗战军民汲取经验,改进和完善地道的构造,冀中地区有的村庄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地道网络。在修建地道的过程中,军民们还通过将地面的通风口与地上的建筑物如水井、烟囱等结合起来,这样就解决了地道内缺氧问题。除此之外,地道内还修建了防烟、防火、防毒和防水的“四防”设施。当日伪军再次扫荡时,军民隐藏于地下不见踪迹,但日军并不甘心,还妄想消灭抗日军民,于是军民们又在地道中设置射击孔、陷阱等,使地道变成了奇袭日伪军的重要工事。

地道战之所以能取得奇效,主要是日军的烧杀政策使得民众对日本人产生了强大的敌意。要是没有民众的支持,地道战是无法开展的。1943年后,日军为了打开大陆交通线,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前往正面战场,冀中地区的日军兵力减少,日军要想以有限的兵力完全控制敌后地区根本不可能,这样就给敌后抗日武装利用各种地形抵抗日军创造了空间。当然,地道战毕竟是被动迎敌,要想发挥更大优势,就必须和游击战相配合。


兵说


真实的历史总是很残酷,让人无法直视,也不愿意直视。如果你愿意重温一下老电影《地道战》,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里面那个地道规模和建筑水平,非常玄幻,在五十年代拍这部电影时,其实使用了许多模型和电影特效,真正想建筑同类水平的地道设施,依靠国家力量,需要到六十年代才有条件和可能,要依靠民间力量,需要到八十年代,要依靠民间乡村的力量……恐怕得到九十年代。


而故事发生在四十年代。其实这不难想象,我们国家如今是基建狂魔,基建基础的基础,就是土方工程,这个现在无需多少水平,很多人都懂,一个壮劳力依靠手工挖掘,一天能做多少个土方?露天作业,挖壕沟,有人挖有人运,也做不到一天十方!做地下工程,起码得打个对折。历史上,华北地区利用黏土地质,家家挖地窖,为躲避战乱,也有挖暗道的习惯,历史上根据地就是组织力量把这些地窖和暗道打通,主要作用是掩藏物资,隐蔽民众。绝对达不到电影里那种上下几层,攻防一体的水平,更别说电影里提到的村村通的程度。现在,山西,河北,都有用这个主题吸引游客的村庄,也有去看过的,好多都是九十年代修建的工程,也只能做做样子,给人照照相,关心这个话题的人,应该都有起码的军事常识,可以看看那种地道能不能用于军事作战?

还有一个细节是现在人也有身强力壮的,挖挖土方,觉得累也算累,但也没到受不了的地步,不过我们要认清楚现实,现在即使是民工,不敢说天天吃肉,两天一顿肉没问题吧?而三十四十年代的华北农村,长期慢性饥饿的人才是主流人群。我们民工挖土方用的锄头,十字镐,铲子,可都是钢制品!而当时杀鬼子军队用的国产兵器,如西北军大刀队的大刀,都是铁片子为主,民间农村,能指望有什么好工具?
挖地道,工程量在那里,多少地道,需要多少人,挖多少时间,这个是有数的,组织那么些人挖地道,大家国难当头,都是为了打鬼子,不提工钱的事,但是饭总要给人吃的吧?一个人一天一斤粮算好了,当年的根据地能组织多人人力出来挖地道?不也很容易算吗?所以,真实历史当中的地道战,在杀伤上的数据,就别追究了。


李三万的三万里


抗日时期的地道战,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一带,因为这里的土质比较松软,便于挖掘开道。对于广大山区的群众来说,并不适合挖坑道和日本兵周旋,他们就广泛采用地雷战。

地道战最著名的地区是冀中,那里的抗日军民打得日本兵屁滚尿流,日本指挥官感叹:冀中是两个冀中,地面一个冀中,地下一个冀中。地道战究竟有多么神奇?

地道,最开始的时候叫“蛤蟆蹲”,这是符合劳动人民语言的称呼,很生动也很形象。老百姓开挖的时候,没想过要打击日本鬼子,只是当做藏身的洞穴。

原始的地道没有互通,一旦被敌人发现,群众就没有办法逃脱,不想死在里面就只能乖乖出来。在血的教训之下,老百姓开始将“1个洞”挖成“2个洞”“3个洞”……这下日军就不容易抓到了,你发现这个洞口,我就从那个洞口走。

这个时候的地道还不完美,一家连一家、一户连一户,可以有效地隐藏自己,但不能打击敌人。直到1942年1月,冀中区党委发出文件,总结推广地道的做法,并将之作为打击手段。

于是,世界战争史上浩浩汤汤的“地道战”诞生,这种新战术让那个日军颇为头疼。誓将地道战消灭在萌芽状态,日本指挥官很快集结10万日伪军,对冀中展开“五一大扫荡”。

新事物总是粗糙的!当时的地道还存在不少缺陷,比如数量比较少、隐蔽性比较弱、缺乏防淹防毒功能……在敌人的扫荡下,冀中的很多地道都遭到破坏,常常会有群众被毒气弹熏死在地道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冀中抗日军民很快接招拆招,对现有的地道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建成房上、地面、地下互通的“三通”地道网。地道内部设置各种功能的洞穴,不仅可以藏人,还可以藏水、粮食、武器、被褥和灯火,甚至还有专用厕所。

针对日军的火攻、毒气,老百姓还发明土办法,用土堆来“水来土掩”、用木板“隔绝毒气”。随着地道的发展,地道的复杂程度大大提升,它既可以通到村外无人处,也可以通到村内制高点,地道沿途还灵巧设置各种射击孔、瞭望孔。

从低阶进化到高阶,冀中地道的立体作战体系,让进入的日伪军彻底傻了眼。身在明处的他们,根本就难以应对,能藏、能打、能进、能退的地道战。到1943年底,冀中已经建成1.25万公里的地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长城”,日本人不得不付出惨重伤亡。


子屠龙


地道战是怎么打的?应该说,抗日斗争残酷,抗日工作组织得好的村就是像电影《地道战》中那样打的。

在河北平原,一个经历抗战八年村庄,会经历鬼子多次作恶、、共产党组织发动群众、力量发展、形势恶化、挖地道、埋地雷、打鬼子、鬼子报复等事件,还会有许多其它与抗战相关的事情。拍电影不能把这几年的过程都重复一遍 ,拍成用几年时间才能看完的超长电影片是绝对不可能的,将几年的抗日过程拍成两个小时就能看完的电影,那就只能取村里最精彩的的部分了。不选一般有抗战经历的村庄 ,得拍抗战工作做得特别好的村庄,这就成了电影《地道战》所展现的情节了。

十几年前,我们聊天,说起地道战、地雷战,一同事说,地道战在河北清苑,地雷战在山东。如仅指这两部电影的拍摄场地,这话当是对的,如果说实际发生过的地道战地雷战,说这话是很片面的。现在网上也有这类问题。网上甚至有的说,”[最佳答案]约等于没有 还白死了很多人 自己想想吧,真正的地道战哪里可能像电影似的挖的几层还带排水排毒气设施的,而且入口可以机密到大搜发现不了,一个地道挖成这样都可以搞国防工事了还搞个P地道!实际上真正的地道战就是老百姓挤沙丁鱼罐头,毒气放下去全死了。 ”

这说明,有人考虑问题死板,还有些人总怀疑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抗日斗争历史是否是真实的?

说一下我的认识。

我们县就有著名的抗日英雄甄凤山、郝庆山,他们都是本地农民,他们进县城、杀汉奸、端鬼子炮楼、扒火车、炸铁道大桥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关于地道战地雷战,我的认识是,抗日时期,挖地道、埋地雷发生在敌后广大地区的农村,当然,普通村庄的抗日战斗达不到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中的激烈程度。我们村离县城15里,是抗日游击区最前沿的普通村庄,我们村的地道全村贯通,还通到3里外的邻村,在我们村用地雷炸死过鬼子。我们村里的地道在保护抗日军民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真的,没有因地道死人是真的,地道有防毒设计是真的,通往邻村的地道途中与水井相通是真的,鬼子从未发现过我们村的地道也是真的。我们小时候在村里十字路口玩,有小伙伴就指着近旁的墙根说,”这里有地道射击孔”。

通往邻村的连接口就在我家院里地下,那个连接口叫”翻口”,好像清苑地道战遗址那里没有提到这种设计。

我们村的地道,小孩子可站着走,大人可大弯腰走。通往邻村的地道”翻口”,就是一个地道”瓶颈”,只能容一个人爬着过去,爬过去的另一边预备好了木板、柴草、被子,这就知道设计这”翻口”的作用了吧。

在打鬼子方面,我们村不如别的村,我们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把我们村挖地道、钻地道,用地雷炸死过鬼子的事拍成电影就没有人看了。

我们通往邻村的地道在途中与农田的大水井相通,人们称在水井壁上的开的这孔叫”气孔”,是用来通空气的。有一次鬼子来了,有些人通过地道去邻村,一人到那个”气孔”那里,见前后附近没有人,通过气孔在井里撒尿,一边撒尿一边自乐说”好大的尿盆啊”,这话被后边不远处的人听到了,这人的话作为笑料被流传了几十年。

距我们村十多里,也有两个村的地道是相通的,由此看来,我们一个县,村通村的地道很可能还有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