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81墨竹圖+81墨竹詩,絕配!

《清涼說法》

王心鑑墨竹詩八十一首

筆由心出淨如月,

前人甘飴已成屑。

縱有環肥燕瘦枝,

古往今來共此葉。




涼風乍起聽秋聲,

小亭在望山重重。

曲徑幽深通正慧,

放下我執是攖寧。




日日臨池蛻俗痕,

廢紙三千始通神。

寫竹經年終得悟,

筆底無非一個人。




碧廬深竹臨淺溪,

小枝橫斜翠欲滴。

葉上顆顆蝕心淚,

只向愁腸深處居。




獨守清敦了茫然,

幾番甘苦識憂歡。

未覺世界多廣大,

不過一枝一葉間。




我之粉本得造化,

中和心源靈苗發。

自詡一身渾是節,

多寫個字少弄花。




不就市井覓風情,

偏向山林掃寒星。

前賢智慧吾得矣,

萬花叢中一枝青。




清風伴讀倍覺親,

開卷須臾歷古今。

寫竹從來憑肝膽,

不尚顏色尚慧心。




了了數竿淨無塵,

六道何時渡此身。

擷取清白兩片葉,

剪去人間是非心。




悠遊雲路遠黃粱,

青山本是鶴家鄉。

遠離人群諸多苦,

多向竹林納清涼。




擬將書香破禪心,

苦茶由古泡至今。

煩惱皆為春秋事,

且聽東風共竹吟。




誠心寫好個個人,

纖枝芥葉大乾坤。

日月置之幽玄裡,

何嘗不繫一微塵。




雨中登山盡暢懷,

清泉萬道石壁開。

洗卻庸脂俗粉色,

獨愛幽篁立蒼苔。




昨日雨中過秋山,

惟有竹葉尚新鮮。

歸時輕拈一枝秀,

插入梅瓶好搖錢。




常居山林遠俗人,

九皋鶴鳴每相聞。

撣盡臃竿濁葉相,

貞心不蠹不生塵。




不知何路去復來,

清風熙熙撲入懷。

始悟寫竹喻世道,

大都非黑非是白。




一片竹葉蘊世界,

半拳頑石涵大千。

收羅須彌納芥子,

咫尺胸懷萬里天。




一叢修筠兩般情,

老竿滄桑新籜青。

貞心本與倔骨傍,

任其東風換西風。




天風浩蕩過竹林,

吹盡庸垢見琴心。

往日七賢嘯明月,

佳句多從醉中吟。




細雨微風浥冗塵,

苔路青青無俗人。

未敢竹畔高聲語,

白鷺飛過跡無循。



小坐幽篁品苦茶,

非為搖錢送酒家。

遍栽青竹非他用,

全向陶令換菊花。



棲身山野隱雲冥,

一般青碧遁無形。

懷中難掩君子氣,

自有高致意縱橫。




沉湎寒翠消千愁,

心底詩思湧畫軸。

長夜悵惘向竹語,

幾時清霜已上頭。




徐行陌上看巧雲,

無奈夕陽近黃昏。

步出竹林忽折返,

折取清幽一枝春。



奇境消得半日閒,

倦心思歸何處還。

秋風吹走障目葉,

始知來路被竹瞞。



綠滿天下不為難,

勁筍何慮不擎天。

蛻下錦籜解紛擾,

一朝仙翮出籠樊。




獨坐白石酹清泉,

筠海長風噓憂歡。

我輩古來有猛志,

萬丈豪情繫此竿。




一山青嵐縈白雲,

偶有黃雀入翠林。

竹葉非是馨香種,

無需拈來近處聞。




心馳山野與雲融,

塵根脫箍向碧空。

無拘無束無掛礙,

扶搖九霄伴鶴鳴。



竹林未見舊時月,

只因明月在我心。

寫來清風伴君子,

一枝豪情勝萬金。




人生如竹竹葉青,

葉葉相似本不同。

總將虛心寄真我,

鮮隨東風入花叢。



明月心地淨無塵,

清風旦復過筱林。

深悔昨夜嘯蒼野,

黃鶴一去匿卿雲。



午後一陣太陽雨,

紙上開出淡墨花。

誰解箇中無限意,

凌雲千尺向天發。




朝雨不請便入門,

微風何曾別主人。

院外竹枝結天幕,

偶有黃鶯啄碧雲。



一碗鄉醪置石桌,

數卷古書久研摩。

悵行空山誰知己,

有話只對竹兄說。




竹魚本來不相干,

竹隱深山魚潛淵。

世間偏多好事者,

斫取修筠做釣竿。




偶居山村步清風,

竹林明月照橋東。

池畔鶴骨理疏影,

萬個蜻蜓逐流星。




自養猛志自逍遙,

豈向西風彎倔腰。

我不緣竿上青雲,

隨他高聳入碧霄。




山村晚來雨瀟瀟,

疏林青嵐半掩橋。

伺閒開窗納蒼翠,

虞韶風簫繞碧梢。




雨霽雲迴過龍兵,

漫步隴頭嘯晚晴。

疏林漠漠秋肅肅,

唯見竹梢片葉青。




昨夜激流今晨冰,

朝蜉何曾沐晚風。

名利總歸南柯夢,

莫若種竹聽秋聲。




龍枝鳳節寄道心,

非去雕鑿篆年輪。

懷中無私寬天地,

本色開張見精神。




寫竹亦是寫為人,

開懷揮灑真精神。

處事做畫宜直爽,

少去圈圈刻年輪。



明月山谷舞婆娑,

青草池塘伴煙蓑。

心懷滿貯擎天志,

只與白雲相訴說。

南山前栽竹萬竿,

換取清陰一日閒。

不管天風向何往,

放下我執且隨緣。



去年結緣種紫竹,

晨興迎面君子風。

雨後滿地仙鶴趾,

夜來多聞獅吼聲。




常記小亭賦采薇,

且循雲磴踏清暉。

酒罷踉蹌攬竹友,

春風斟入翡翠杯。



寫生百遍每新獲,

方解竹林煙霞多。

快馬加鞭亦堪勉,

不可一日不研墨。




粗者江湖結桴筏,

細枝小兒騎竹馬。

息心守中居深林,

發到哪山就長哪。




詩詞一札史一卷,

蘭山明月在天半。

夜讀未覺西風起,

翠影搖動名士範。



空山寂寞少人跡,

惟有流水伴花開。

老鶴靜篤幽篁裡,

任憑東風去復來。




從來此君是知音,

竹林佳氣悅古今。

扶搖萬尋不離土,

即至凌雲尚虛心。




昨夜長風曾入夢,

桂魄流霜凝小徑。

前身許是王摩詰,

袒臥幽篁守澄境。




明月清暉鍍竹林,

雲影婆娑翠盈門。

夜闌憑窗風不冷,

披衣研墨續弘文。



子向溪水問自由,

白駒過隙未可留。

惟有修竹何不老,

年尾青青到年頭。




夢裡青幽何處尋,

鶴徑逶迤入白雲。

溪沚蛙鳴驚翠鳥,

樵路盡頭是竹林。




夢醒無眠翻古書,

三更興酣酒難沽。

誰搖清影掃落葉,

好竹只種一兩株。




小軒獨坐淨神思,

燈下把卷續舊詞。

疏影搖風掃星宿,

正是月上秋梢時。




數叢幽篁伴野花,

勁節挺然浴霜華。

不是西風凋碧葉,

主人摘採佐苦茶。




懷中豪氣欲沖天,

寫來綠竹高過山。

誰謂當世真君子,

但執此枝做釣竿。




山中晚讀多是非,

林間歸鳥啄暮暉。

小竹怕我不努力,

非請自來據窗窺。



雨後看山幾忘歸,

雲光霽霞溼翠微。

夕陽墜入竹林裡,

驚起宿鳥陣陣飛。




清泉涓涓涮蒼巖,

趺坐竹林悟三禪。

微風來去皆歡喜,

消遁煩惱心澄然。


夜闌明月入書房,

遺落清影在畫牆。

何需再覓古人譜,

已寄神工寓硬黃。




為人當懷百年計,

豈有朝花即夕拾。

廣種修筠十萬畝,

留與子孫做雲梯。




昨夜抱琴入竹林,

無盡清幽浣俗塵。

酒酣悵問舊時月,

孤影怎得成三人。




揮毫撫素錐劃沙,

水滋墨染起煙霞。

十年面壁得小技,

竹下石上寫野花。




提筆凝神抱太一,

瘦石腴筠分兩極。

三葉無盡天人地,

四時佳興入禪機。




萬葉蕭蕭豐兼瘦,

長撇大捺競自由。

無悲無欣無煩惱,

有晴有雨有風流。




為求筆墨破天驚,

燈下探幽近四更。

只竿片葉精神在,

梢頭猶聞風雨聲。




黃昏古巷雨正稠,

閒執竹傘逍遙遊。

簷腳滴落聲聲慢,

湘妃遺淚未遺愁。




經年求索夢出新,

我亦不知師何人。

最愛酒酣狷狂裡,

相挈穎君訴真心。




唯有筆墨敢跋扈,

誰信布衣也嗜書。

囊中羞澀無他物,

贈君東風幾枝竹。




孤鶩相伴白雲飛,

獨立南山浴清暉。

滿目翠嵐連天碧,

愁深如昨情已非。




欲揚先抑能屈伸,

遍嘗甘苦臥菹薪。

且將素心傾鳳羽,

撣淨濁塵始見金。




竹林深深幾重翠,

小院籬柵區進退。

碾桌清茶已半涼,

碧雲猶向杯中匯。




清風在懷雲在肩,

今夕險峰他日川。

自信萬年風雨後,

無盡修筠漫青山。




悠遊山路掬白雲,

翠徑苔路無濁塵。

清淨無染遠俗地,

問道只入聖賢門。




溪澗青青白石平,

誰於沙汀踏歌行。

湘妃鳳姿今何在,

惟在春水潭影逢。




人生自古多辛苦,

獨入竹叢避炎涼。

只管寫來贈看客,

憑置寒舍與廟堂。




竹葉青青傍枯槎,

何處棲心何處家。

陌上野芷昭春信,

昨夜幽香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