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我已经在上小学的孩子的家庭作业中沦陷了……你们呢?

我已经在上小学的孩子的家庭作业中沦陷,如果有一天,我不见了,请不要找我,实在撑不住了!

再来看两个最近很火的段子:

晚上,十点多,楼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声,“什么关系?啊!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我听着,突然很激动,那颗八卦的心疯狂的跳跃着,打开窗户,贴着竖起耳朵认真的听着下文,女人歇斯底里的喊叫传来,“互为相反数啊!%&¥#$&*....”我默默的关上了窗户。

段子里的青年真是大惊小怪,看看小学三年级小朋友的作文:

我的小区特别神奇,一到晚上,我刚掏出作业本,就会从四面八方传来各种声调的咆哮声,当我想要弄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时,没想到在我身后响起一模一样的声音,那是我的妈妈。而我,也终于听清了那一阵阵咆哮的内容:“赶快写作业!!”

网上的段子大都来源于生活,我的同事李姐涵养极好,平时说起话来柔声细语,在我的印象中就没有看过她生气的样子,有时候不得不感慨,李姐的孩子一定很幸福,因为有这么一个温柔的妈妈多幸运。

我在反省自己不该以检查作业就对孩子大吼大叫,一边反省一边跟李姐讨经验,结果李姐一脸无奈的摇摇头,说了一句,这世上再好脾气的人,孩子上小学后也会给逼成泼妇。”

李姐跟我说,平时都是她来负责儿子的作业,她的儿子不写作业的时候是个很好的孩子,但是每次陪他写作业,自己都会像一个被点着的炮仗。再说孩子写作业时的表现:孩子坐在桌前还没打开书,就要喝水,喝完水没看两个字,就要上厕所。一会儿抠抠手,一会儿玩玩笔……任凭她在旁边怎么劝,孩子就是不能专心写作业。好不容易开始写了,又各种错误层出不穷,类似的题已经讲过,可是数字一变又不会做。

李姐就会很生气,然后就会提高声量,然后冲着孩子大声嚷嚷,孩子被嚷嚷的迷迷糊糊的,题越改越不对。李姐说到此叹口气:“哎,这两天我把检查作业的任务教给他爸爸了,他爸爸每天都跟我要晾衣架。”

名校研究生毕业,却不会做五年级数学题。

比起陪孩子写作业的煎熬,更让家长头疼的是现在越来越难的题目。

“爸爸,这个题目我不会,你教我。”五年级的小学生小雨,递给她老爸一道数学题,她爸爸是名校研究生毕业,却被眼前的这道数学题难住了,一番抓耳挠腮后,还是没解出女儿的数学题。

小雨的爸爸虽然在上学时学的理科,但论理科成绩,算是文科生中的“战斗机”。所以小雨从小到大,不会做的题基本都是他“扫雷”的。

如今孩子越大,带回来的作业就越难,貌似他的“扫雷器”越来越不灵了,用X、Y的方程吧孩子还没学过,用孩子目前会的算法吧,又想不出来。盯着看了半天的题目脑子都开始“犯晕”。有时碍于面子,他摸摸肚皮,眨巴眨巴眼睛,试图做极力思考状,其实他这个管着百把号人的精明脑袋里,真没有一点思路。

在女儿面前,他囧得无以言表的频率越来越高。“再下去,我读个博士也辅导不了孩子了……”

现在,很多爸爸妈妈都自嘲,硕士毕业、本科毕业,但是小学没毕业,辅导不了孩子。

为了家庭和谐,为了健康的活下去,我们做家长的就不要陪孩子做作业了。

陪写作业,似乎是爸爸妈妈,尤其是小学生爸妈的一项“每日功课”,好多爸妈一边烦恼每天的家庭作业“像给大人留的一样”,一边又担心:我要是不陪着写,孩子写不完怎么办?要是不帮盯着对错,作业错误百出怎么办?

独立完成家庭作业,是孩子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之一。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都是对当天学习内容的巩固,或预习与当天的内容紧密联系的新知识,本意是借助于这些作业,培养学生对知识循序渐进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的家庭作业,只要认真思考,是不难独立完成的,根本不需要家长的参与;相反,如果家长越俎代庖,不但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还会使孩子滋生依赖心理,形成了习惯,势必影响孩子上课的注意力,他会认为课堂上听不懂没关系,反正回家有人帮忙。这样,又养成了学生不专心听讲的坏毛病,真是其害无穷啊!

当然,提倡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并不是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家长需要做的,是督促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检查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善于启发孩子,寻求正确的解题思路。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教给孩子正确的思考方法。

我们觉得,陪着、盯着孩子写作业,可能能保证孩子每天都能按时、高品质地完成作业,但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坏处多多;而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收获的,将不仅仅是每天的作业,还有以下五种对他日后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的能力,爸爸妈妈收获的,不仅仅是每天好几个小时的自由时间,还有一个独立性强、不依赖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