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印度爸爸給7歲兒子普及“性教育”,不僅不汙……反而還相當可愛!

印象之中,學校裡還是舉辦過幾次有關“性教育”

的講座的。

學校會把男女生分開,分別帶到一個大教室裡,關緊門和窗,讓一個足夠老的女老師上臺,對著PPT上那些只會出現在生物課本上的解剖圖,一本正經地向我們進行教育。

說了什麼?不記得了,因為我壓根沒有聽。

不止我,全場幾百個人裡真的聽了課的人,怕是用兩隻手指就能點清楚了。

雖然我們那時候還是半大不小的孩子,卻早早地知道這些東西是“長大了才能知道的事情”,是“不能多問的事情”,如果隨意談論,就是“不知廉恥”。

有時候不止是我們,授課的老師都會感覺羞恥,在一些問題上插科打諢、避重就輕,最後一笑了之。

可是,對孩童進行性教育,真的是一件“需要感到羞恥”的事情嗎?

印度的性教育短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裡,讓一個年僅7歲的小男孩告訴你:“這有什麼可羞恥的?”

《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Sex Chat with Pappu & Papa

阿南德的父親是一個極度傳統的人,雖然愛他的孩子,但他從來不將親近表露在面上。

在阿南德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對他的教育總是極其傳統的。

在有關“性教育”的問題之上, 父親總是用宗教傳說來搪塞他。

現在,阿南德已經長大、成家,有了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妻子也馬上就要產下他們的第二個孩子了。

他下定決心,不要做嚴肅生硬的“父親”,而要做親近孩子的“爸爸”。

阿南德今年七歲的大兒子叫帕普,是一個對世上萬物充滿了好奇心的小男孩。

這一天,在公園裡,帕普突然向爸爸阿南德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爸爸,什麼是‘紫薇’?”

阿南德僵在原地好多秒,面前還出現了父親的“幻影”,告訴他:不要告訴帕普答案,不能帶壞帕普,像父親教自己一樣,把帕普罵得狗血淋頭,再把他趕走。

但阿南德沒有這麼做。

他決定要正面地向帕普解釋性知識方面的問題。

他不僅將“紫薇”的正確意思告訴了帕普,還用了“一個很想打板球的人,在找不到球伴的情況下,只好通過想象來打板球”來向兒子解釋人紫薇的原因。

雖然神情尷尬,但他甚至向兒子坦誠了:哪怕是爸爸和爺爺,在真的覺得自己需要的時候,也會這麼做。

什麼是“紫薇”、避孕套、受精、女性月經期、同性戀……

面對兒子層出不窮的發問,阿南德回答得越來越坦然了。

同時,為了讓兒子方便理解,阿南德用手機USB插頭來形容男性生殖器官,用電腦USB接口來形容女性生殖器官。

他還把精子形容為手機向電腦傳輸的文件,將女性的卵子形容為大自然寄給女性的電子郵件,把避孕套形容成電腦中安裝的殺毒軟件。

不僅不汙,反而還相當可愛。

令人驚喜的是,導演在場景佈置的時候,很少讓阿南德在私下裡偷偷向兒子進行性知識教育。

相反,他大部分時候,都特意將阿南德的“性教育小課堂”,安排在了各種人滿為患的地方。

帕普問阿南德“什麼是‘紫薇’”的時候,身處小公園裡,周圍是來來往往的各色行人。

他們也沒有刻意降低音量,因此甚至被路過的女生用“你是變態嗎”的眼神,狠狠地看了一眼。

阿南德要向帕普解釋什麼是避孕套的時候,帕普當著整個商店的人面前向他提問,驚得身後的老阿姨一個激靈,摔碎了手中的玻璃瓶子。

阿南德妻子生產第二胎的時候,身處人頭湧湧的醫院之中,父親用響亮的音量對阿南德提問“什麼是同性戀”,周圍所有人齊齊倒吸了一口涼氣,唰地一下齊齊向他們看去。

但阿南德沒有因此就對這件事避而不談。

一開始,不僅是傳統的父親在質疑阿南德的行為。

就連他的妻子和母親都一度覺得阿南德“沒腦子”。

“他還只是一個孩子,不應該知道這些。”

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

與其說這是一部拍給孩子們看的性教育片,不如說這是一部拍給成年人看的科普片。

它向我們示範了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還特意設置了“阿南德”這個新手父親的人物形象出來,告訴我們——

沒什麼可羞恥的,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時候,一開始都會尷尬的,像他這樣做就好了。

大人們很喜歡用“等你長大了,你就懂了”這句話來敷衍自己的孩子,以圖迴避一些自己不好意思講出口的答案。

但小孩子們又不是玄幻小說裡的神獸,不會成長到一定階段就自動領悟新技能的。

建議各位大人不如閉上眼睛,回想一下自己以前,到底是在什麼樣的情景之下,接觸到性知識的?

真的有比受長輩教育來得更健康積極嗎?

你的遮遮掩掩在孩子的眼中看起來,就是當著他的面蓋上了一個潘多拉魔盒。

他的疑問不但不會隨著時間被他遺忘,反倒一定會在他心底紮下根。

他會帶著這個問題去問其他人、去網上檢索,到時候,總有人會用你所不能控制的方式和言語,代替你,對你的孩子進行“性教育”。

就像當時童年時期的阿南德,當他開始對“性”相關的問題感到疑惑的時候,因為害怕傳統的父親會責罵自己,最後選擇了去問他們家的傭人比竹。

而每次回想起這件事,阿南德的臉上就會顯露出一種難以啟齒的驚恐表情。

雖然這部劇的名字就叫《父與子的性教尬聊》,但並不像一般的科普短片一樣尷尬,反而相當好笑。

阿南德人設中二又可愛,尷尬的時候大臉一板,雙下巴的肉都要抖三抖,充滿了中年大叔的萌感。

父親的“陰影”無處不在,也因為是作為阿南德腦子中的幻想而出現,因此行為舉止浮誇逗趣,毫無包袱。

而飾演小男孩帕普的演員,正是在《神秘巨星》中出演過女主弟弟古杜而讓人熟悉的卡比爾·謝赫。

在《神秘巨星》中,卡比爾就因為長得可愛而圈粉不少。

在這部短劇之中,他以一個“小大人”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認認真真地皺著可愛的小臉蛋兒,嚴肅地和爸爸討論避孕套的問題,著實是可愛到不行。

哼,又想騙我生孩子了。

再看現在,依然有很多家長對“孩子們的性教育”抱有很大的仇視心理,用花樣百出的理由來進行投訴,反對對孩子們進行性教育。

他們翻閱性健康教育教科書的時候,會因為插圖上繪製了正常的男女生身體結構而憤怒,認為它“尺度太大”

會因為相鄰的兩頁上分別印製了男女生殖器官,而腦洞大開,覺得書頁的翻合會導致孩子們聯想到性交。

收到投訴後,這本耗費了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九年時間編寫而成的教材,不得不被棄用。

能影響孩子態度的,往往是作為家長的態度。

如果家長們全都能夠像阿南德一樣,對性教育問題保持一種開放大方的態度,孩子就不會因為正常的教育普及而“想得太多”

反之,連家長都把性教育視為一件淫穢不堪的事情,孩子們的眼睛也會隨之變得不再清澈。

汙的不是課本,也不是孩子,而是家長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