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你怎麼背了這麼多“行李”?

颱風“山竹”過境後

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香港杏花邨更是因為沿海遭受到了海水倒灌

然而,積水退去後

街道上卻留下了滿滿的泡沫塑料、飲料瓶

原來,這些都是原本被人類丟在海邊或海里的垃圾

在一場颱風後“還”給了人類

烏泱泱一片的白色垃圾,看得人頭皮發麻

你知道嗎?

全球每年被丟棄的塑料垃圾超過3000萬噸

作為垃圾搬運工和收納所的河流

據“海洋潔淨”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 Foundation)2017年發佈的研究報告,每年全球有115-241萬噸塑料垃圾由河流輸入海洋。而在這之中,位於亞洲的河流“貢獻最大”。以下10條河流輸送了超過90%的流向海洋的塑料垃圾:


▲ 數據來自 “河流向海洋輸送塑料碎片”(Export of Plastic Debris by Rivers into the Sea)一文,由C. Schmidt等人發表於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ology (2017).

《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2016)也顯示,中國海面漂浮垃圾有67%來源於陸地,海灘垃圾則有91%來源於陸地。可以說,水系四通八達、持續流動著的河流,是水域垃圾汙染的重要推手。

我們的長江、黃河、海河、珠江,還有中華大地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河流,被迫充當著垃圾的搬運工;而它們自身,也因垃圾的侵襲而變得醜陋、惡臭、擁塞。



▲根據環保組織“綠色瀟湘”2016年始發起的針對河灘垃圾清理活動積累的相關數據

可以看到,排名前十位的都是人類生活垃圾,其中塑料袋、塑料碎片、食品包裝袋等塑料垃圾佔七成以上。這類垃圾因其抗降解性而持久汙染我們的水域,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河流垃圾從哪裡來

河流垃圾作為海洋垃圾的源頭而被詬病,那如此多的河流垃圾從哪裡來?

探尋“垃圾上游”可以發現,由於垃圾收運體系發展不平衡,城鎮生活垃圾大都能得到相對妥當的安排,沿河鄉鎮垃圾卻因粗放處理而入河嚴重。

其實長久以來,在中國農村,我們都習慣於向河流排放生活垃圾,日常的生活汙水、人畜糞便等,交給河流帶走似乎是最便捷輕省的處理方式。

但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垃圾成分日益複雜,越來越“環境不友好”。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龐大沉重的建築廢物、含有毒物質的化工產品……這些“現代化”垃圾的湧入,遠遠超過了河流的自淨能力。



▲2017年,綠色瀟湘發起“瀏陽河沿岸農村生活垃圾調研項目”,選取了瀏陽河沿岸10個村莊,通過河灘垃圾汙染現狀、村民環保意識和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三項內容調查農村生活垃圾失控入河的原因。

向河流垃圾宣戰

經過對各種可能的改善方法的探究,河流垃圾行動網絡提出,最為關鍵的解決方法是

垃圾分類,在岸上就解決好垃圾問題。進入河流中的垃圾少了,水域中的垃圾汙染也就少了。

源頭減量

以塑料垃圾為例, 全球每分鐘賣出100萬個塑料飲料瓶,全球每年使用5萬億個塑料袋。我們生產的塑料製品有一半是一次性的 ——用後就被丟棄。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塑料製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的生產和使用,可有效減少垃圾產生。



▲ 塑料產量的全球分佈,圖表來源於聯合國環境署

優化處理

所有先進的垃圾處理經驗中,分類處理是目前最有效的處理方式。通過垃圾分類,我們不僅可以減少垃圾數量,降低處理成本,還能對不同類別的垃圾進行資源再利用。



垃圾清理

面對已被汙染的河流,撿拾河灘垃圾、清撈河道垃圾,也是目前亟需且切實有效的補救工作。

壹基金聯合公益計劃支持下,

河流守望者發展中心聯合綠色瀟湘、綠色昆明、綠色秦巴發起

河灘清潔日

全國25個省直轄市,75個地州市的236個河灘開展河灘垃圾清理。

158個團隊參與,公眾總數為12511人

馬家河守望者

湖南漢壽善益行志願者協會

湖南衡陽市湘江柏坊團隊

江蘇如皋綠色科普協會

內蒙古呼倫貝爾愛心公益協會

山西嵐縣公益365愛心協會

玉溪市江川區善之源公益

重慶公眾河流環保文化中心

萌娃爭當“頭號攤主”

百團大戰懟垃圾

廣東廣州市西瓜戶外志願服務總隊

貴州黔西南州中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江西河流守望者

廣西八桂義工協會


清理垃圾15噸,小程序有大作用

此次河灘清潔日活動的一個特殊環節,就是為撿拾的垃圾分類稱重,並上傳至微信小程序‘淨搶灘大作戰’後臺。搶灘大作戰小程序旨在記錄中國各個流域、河灘的原始垃圾數據,包括種類、重量等。

打卡“淨搶灘大作戰”小程序

把垃圾數據上傳至中國河流垃圾民間監測數據庫,小小數據的累積,為今後的治理政策制定、科學研究指路,從而更有效地開展河灘垃圾治理。


河流垃圾議題行動網絡 在壹基金聯合公益計劃戰略支持下,由河流守望者發展中心聯合綠色瀟湘、綠色昆明、綠色秦巴四家組織發起,聚焦中國河流生態和垃圾汙染問題,通過工具開發、聯合並賦能全國行動網絡,喚醒、培育、帶動更多公眾參與河流淨灘及垃圾監測活動,和社會各界共同應對河流環境問題。

壹基金 已入駐人民號、今日頭條、網易、鳳凰、企鵝號、大魚號、讀特、騰訊視頻、梨視頻等20+個平臺,壹家人可在各大平臺搜索壹基金,關注後即可第一時間獲得有趣、有溫度的公益資訊。登錄壹基金官方網站還可查詢項目月報、季度報告、年度報告、財務披露等信息。感謝壹家人的支持,歡迎壹家人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