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未爱”守护,留香检花的美

天空骄阳似火,云海碧霞如珠,才不及,一朵检花温情入骨。2020年,对未成年人检察办案组的检察官曾千容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十年前,她是一个稚嫩青涩的女大学生,今天,她已经是一个办案能手、检察“教师”。

2010年,刚出校门的曾千容和同龄人不大一样,许多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数不清的迷茫与不安,而她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喜欢法学,喜欢站在公诉席上匡扶正义、传递社会正能量。毕业后的她,通过公务员统一招录考试进入北海市检察系统工作。而今奋战在海城区检察院执法一线、未检一线。十年蹉跎,积淀了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务经验,最青春最宝贵的时光,她给了她最爱的检察事业,最爱的“孩子们”。

切身之痛,温情感化挽救未成年

这十年,曾千容办理了各类未成年刑事案件,大大小小共计1200余件,其中很多是未成年人犯罪。道不清,是她心中的痛,对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的深深惋惜,她努力地把年少懵懂的“熊孩子”拉回正途。


曾千容(左二)出庭支持公诉


说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办案经历,就是2019年12月办理的一起未成年团伙犯罪案。这是海城区检察院起诉的首例未成年人涉恶案件。9名被告人中,就有7人涉嫌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曾千容在审查案卷时,严格把好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关,她要确保在该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及被害人均依法得到公平公正。

在办案中,曾千容始终觉得要教化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就必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这才是解决他们问题的根本。

面对这几个涉恶未成年人,曾千容用“母亲”的温情与耐心与之交流。她了解到,这群人多数在家觉得没有存在感和认同感,而当他们处于这个“团体”时,有了依存感,继而发生一系列与法律相违背的行为。鉴于这种情况,她本着“教育、感化、挽救”涉恶未成年的原则,积极开导、排解涉罪未成年人的情绪,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勿以恶小而为,让他们真诚悔罪、痛改前非。最后,经法院开庭审理,7名涉罪未成年人得到了从轻处罚。另外,曾千容对适用缓刑的未成年人积极进行跟踪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表现情况, 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心理纠偏、行为纠正,不忽视一个“熊孩子”。

一声“检察官姐姐”让她更有力量

从检以来,曾千容不仅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而且在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或是法治进校园活动等,都有她的身影。


曾千容在给学生解答法律问题


为了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护航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她所在的办案组还成立了法治课巡讲团,经常深入到各个校园给学生们开展法律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在每次巡讲活动的大小事务,她都全程参与,认真筹备,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认清校园暴力”、“预防性侵”、“远离毒品”等丰富多样的主题宣讲课程,通过情景教学、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法治教育工作与检察业务完美融合。两年来,曾千容与团队成员共进行了50多场法治宣讲,覆盖全区中小学生数万人,无愧“法治课巡讲团”的团长称号。

“比起团长这个称呼,我更喜欢检察官姐姐这个称呼,这对我来说更是一种力量”。曾千容笑着说。

坚持初心使命,点燃检察理想

从检十年,曾千容从书记员到助理检察员,再到员额检察官,她始终不畏困难,坚持初心,一步一脚印用行动诠释一名女检察官的使命担当。


曾千容上法治课


曾千容在未检工作上一直任劳任怨,面对一些棘手、疑难重重的案件,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周末节假日也在加班加点,为的就是一群 “迷途”的少年。她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检察新路子,坚持惩教结合、真情感化,始终给予未成年人最大的保护,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未检工作。

回望这十年的从检之路,不仅承载她的检察理想,更承载着她的汗水与付出。她一直认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就是她的初心使命。她说,“这十年,才是我最宝贵的青春。”


文字:徐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