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後,對清廷所形成的威脅,使清廷和列強各國都甚為震驚的。因而,便有了列強各國競相到太平天國訪問,試探太平天國對列強各國的態度,這一點,我們都是知道,英法美等國的駐華公使們曾經數次前往太平天國。1853年是第一次,但是第一次前往太平天國,英、法、美三國公使都沒有撈到什麼便宜。太平天國並沒有向各國表現出很友好的姿態,也沒有承認各國與清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各國非常失望,但是,礙於當時的形勢不甚明朗。英、法、美等列強的先後到訪太平天國,只好表示 “中立”,實際上並不甘心,仍在試圖尋求其干涉的陰謀。
當時,沒能在太平天國撈到便宜的英國公使文鹹給國內寫了有關太平天國的報告後,便被召回國了。新公使的職務被英國駐廣州領事包令所取代。保齡瞭解了太平天國的情況後,他自然也是不甘心。
本文根據《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寫
約翰·包令是一箇中國通,他接到這個任命便讓他的小兒子利韋士·包令來到中國作為他的助手。包令走馬上任後,當時美國公使麥蓮正在太平天國訪問,並且還碰了壁,於是,心有不甘他便讓自己的小兒子利韋士•包令前往太平天國瞭解情況。希望能夠又說收穫。
1854年6 月,英國駐華新公使包令派翻譯官麥華陀和自己的小兒子前往天京,向太平天國提出三十一個問題,要求答覆。東王楊秀清作了回覆,答覆的第一條便是:“一復平定時,不惟英國通商,萬國皆通商,天下之內兄弟也。立埠之事,俟後方定。害人之物為禁。[1]”太平天國表示,鴉片一定是要禁止的。並表示等推翻清朝後,願意與各國通商。但是,後邊的答覆,讓包令感到太平天國很扯淡也很無聊。太平天國都答覆了些什麼呢?答覆說
這些提問,麥華陀哭笑不得。如果不否認太平天國,那信奉上帝信奉耶穌的西方各國的子民們就真成了一問三不知的棒槌了。於是,洪秀全被定性為偽天主信徒,就是說,洪秀全把自己當做上帝的二兒子,耶穌是老大,他是老二,這都是騙人的鬼話。
麥華陀與利韋士•包令的太平天國之行,得出這樣的結論:大家雖然都信奉上帝,但天國官員並不友好,可以“確信我們不可能與南京起義軍當局進一步交往”。他們與清朝官員不同,清朝官員雖然疑懼外國人,但卻“以最大的禮貌接待我們,與起義者的可厭態度成為明顯的和惹人喜歡的對比”[2]
麥華陀一行在天京一樣也沒有撈到便宜。他們返回上海後,約翰·包令讓其寫一個報告,然後發回英國政府。報告對太平軍和清廷的情況作了分析。分析說,在內戰形勢方面,太平軍“最近似乎遇到了挫折”,雖然攻克了南京,但似乎戰局並沒有取得進展。
走進太平天國的西方外交官。左一為曾任美國公使列衛廉譯員,參與起草《天津條約》的丁韙良
在對華貿易前景上,揚子江為對華貿易提供了運輸上的便利;在長江流域有著不少的城市更有著許多的市場,這些地方的物品能夠通過方便的水運運到長江兩岸。況且,
在對外政策上,感到他們“是極端排外的,在傲慢無禮方面甚至超過了現政權中的滿洲官員”,“他們以懷疑和不信任看待外國人,……把外國人看做下級和夷人”。對於通商問題,太平天國好像也不是太熱心 “並不是一個渴望發展商業、專意開放它的資源的鞏固的政權,而僅僅是一個和現存政權進行戰爭、力爭優勢、宣佈剿滅滿清王朝的軍事組織”,因此,要保障大英帝國在長江以南的利益,保障長江航運的正常通行,“更大的可能是通過與叛軍發生一次衝突而取得,而不是通過我們和他們可能存在的友好關係” [3]。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的珠江
包令對太平天國不抱希望和信任的觀點,克拉蘭敦很是認同,在包令的報告中批示:“象東王那號人物是一個無恥的騙子,而清帝國當局對待英國比叛軍更為友好。” [4]因而,西方列強的外交砝碼開始滑向了大清。(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晚清外交七十年》)
————————————————
參考文獻:
[1]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稿》增訂本,第 211 頁,中華書局 1957 年版。
[2]茅家琦主編:《太平天國通史》上冊,第624頁,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茅家琦:《太平天國與列強》,第73—75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版。
[4]茅家琦:《太平天國對外關係史》,第304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