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云南小县城633年古城楼,传说北京“天安门”仿它而建,像吗?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在国内众多古城楼中,天安门应该是最有名的一座了。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如今它已经成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相信去过北京旅游的朋友,99%都会有一张在天安门前打卡的照片吧。

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在云南南部的一个小县城,有一座古城楼,传说天安门竟是仿照它而建的。它便是位于云南建水的——朝阳楼。

建水县位于云南南部,隶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的历史悠久,在唐南诏时就已建城,如今古城内还保留着众多人文古迹,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朝阳楼是建水古城的北城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距今已有633年历史。明朝建水修城墙时有四座城门口,其它三座均毁于战火,只有东门朝阳楼一直保持至今,成为古城的标志。

第一眼看到朝阳楼,很多游人都会觉得有些眼熟。朝阳楼和大家非常熟悉的天安门城楼很像,传说天安门的雏形承天门,正是仿照这座滇南小城里的城门楼建造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远在北方的北京城为何能仿照一座滇南小城的城门楼呢?其实翻开建水城的历史,你会发现这座城市曾经繁华一时。建水在元明清三代都曾是滇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如今矗立在古城内的建水文庙,在中国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被列为全国第二大文庙及最大的地方性文庙。所以承天门仿照朝阳楼而建,似乎也并非毫无根据了。

整座朝阳楼为三层重檐式建筑,楼高24米,高大巍峨。朝阳楼正面“雄镇东南”四个大字,为清代书法家涂晫于1739年书写的,据说每一个字都有两米高。这四个字刚健雄劲,仿佛让人看出这座滇南重镇的曾经的辉煌霸气。

和天安门不同的是,建水的朝阳楼更多了一份平易近人。城门洞是可以随意穿行的,很多建水人会在这里打牌、聊天。城门楼前的广场,也成为本地人活动空间,每天傍晚都会准时跳起广场舞。

这也是建水古城和国内很多商业化古城不同的地方,古城内还生活着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它还是一座“活”着的古城。

相较于大理、丽江等著名的古城,原汁原味的建水古城,美景遍地、美食众多,没有太多游人,没有完全被商业化,推荐大家可以来逛一逛。

想了解更多冷门又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