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科創板“試驗田”生機勃發 科技企業雲集科創板

科創板深刻改變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生態,龐大的A股市場第一次向未盈利企業、紅籌架構企業張開了懷抱。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優質企業無一不歡欣鼓舞。在家門口上市,用資本市場哺育優質企業發展、推動中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做大做強,成了這些企業的共同心聲。

科創板“試驗田”生機勃發。市場人士認為,註冊製為“硬科技”打通了資本關口,帶動了新一輪科技投資的熱潮。在科創板的帶動下,資本到技術的轉化通道有望進一步疏通,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豐碩成果轉換成核心科技,最終推動中國向資本強國和科技強國邁進。

科技企業雲集科創板

科創板成為越來越多高科技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第一選擇。中國鐵建12月18日公告,董事會審議通過分拆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議案。

鐵建重工是機械製造領域的優質企業。中國鐵建2019年半年報顯示,鐵建重工擁有國際領先的掘進機制造基地,年產能達200臺,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50%,其產品TBM(隧道掘進機)國內市場佔有率達85%以上,可為國內地下工程提供智能化施工整體解決方案和高端裝備,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2016年至2018年鐵建重工分別實現淨利潤9.63億元、13.08億元和16.44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為7.10億元。

“分拆優質技術登陸科創板將成為國資混改的重要部分。”上海一家大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高級副總裁王強(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國有企業在過去多年的市場競爭中已經積累了豐厚的技術成果,但受制於產權制度、分拆上市規則以及上市途徑的限制,這些優質資產一直缺乏有效的證券化途徑。科創板及其帶動的分拆上市規則的變動,為這些企業提供了機會。

截至12月22日,科創板已受理189家企業上市申請,67家企業正式掛牌交易,其中既有金山辦公這樣大眾熟知的國產辦公軟件佼佼者,亦有中微公司等在芯片領域默默耕耘數十年的“破局人”。

從數據上來看,科創板企業不負科創之名。前三季度,40家已上市科創板公司收入利潤整體實現雙增長,共計實現營業收入691.16億元,同比增長14%;淨利潤85.81億元,同比增長40%。研發投入上,40家科創公司研發費用佔收入比平均為13%;8家公司研發費用佔比超過20%;佔比最高的3家公司是虹軟科技、山石網科和微芯生物,分別達到35%、33%和33%;首批25家公司上市後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第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4%。

構建“資本+科技”體系

科創板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排頭兵”“試驗田”,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隨著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落地,帶動了A股一系列的制度變革。

充分發揮科創板的“試驗田”作用。堅守科創板定位,優化審核與註冊銜接機制,保持改革定力。總結推廣科創板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穩步實施註冊制,完善市場基礎制度,是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的重中之重。隨著註冊制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A股其它市場借鑑註冊制改革成果有了更多的依託。

12月13日,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激發市場活力,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正是相關制度的破局,推動了中國鐵建這樣的大型央企分拆旗下優質高科技資產向科創板進發。

中銀國際策略分析師王君表示,隨著上市公司經營戰略更加多元,藉助分拆實現業務聚焦和均衡發展的需求逐步凸顯,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上市公司分拆在境內上市,有利於上市公司提高經營水平和質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由於新技術投資週期長,不確定性大,上市公司囿於股東投資回報的要求,無法全力以赴加碼新技術。同時,創新發展需要給技術人員好的回報和收入。但在原有上市公司體制內做股權激勵有一定限制,獨立分拆之後會更好安排。”王君說。

事實上,新公佈的分拆上市規則有了較大突破。比如,降低了盈利門檻,根據最新的分拆上市相關規則,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最近3個會計年度扣除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淨利潤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累計不低於6億元人民幣。此前的徵求意見稿為10億元人民幣。此外,新的規則放寬了募集資金使用要求,放寬了子公司董事、高管的持股要求。修改了同業競爭表述適應不同板塊安排。

“分拆上市規則是服務整個資本市場的新制度,但從中顯然可以發現,註冊制等相關理念已得到較大體現。”王強表示,隨著科創板探索出的有益制度理念在A股逐步落實,A股有望打造一個“資本+科技”互聯互通的高效市場,進一步推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孫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