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恒大平均1年亏10亿,许家印:品牌效应投广告换不来


广州媒体《信息时报》撰文称,在重返中超的头几年,恒大每年净亏损10亿元左右,靠着平均一年10亿元的净亏损,夺得了两个亚冠冠军,恒大老板许家印表示,投资广州恒大所带来的品牌效应是投多少广告都换不来的。

国内球员虚高的身价、大牌外援巨额转会费和高额工资都是一般企业所无法负担的。俱乐部大部分没有造血能力,需要不断高价买人,同时还需要维系整个俱乐部的运营,这使得中超俱乐部一年的投入成本至少数亿元人民币。

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企业选择咬牙坚持,证明了这个中超或者中甲身份,是有其内在价值的,运作得好与坏,直接影响俱乐部的生存能力。首先,单从对企业的宣传效应上看,现在中超联赛的关注度这么高,经营一家足球俱乐部的宣传效果肯定比其他方式要更有力更快速。其次,球队的中超身份是金饭碗,不是实在揭不开锅,没人愿意卖。

以广州恒大为例,在重返中超的头几年,恒大每年净亏损10亿元左右,但是许家印曾经说过,俱乐部给集团带来的品牌效应,是投多少个10亿元的广告都回不来的。

得益于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在新三板的上市,我们可以从他们每年公布的几份财务报告中一窥中超俱乐部的生存概况。从中亦可发现,或许中国足协的限薪令实在是已经到了不得不为之的地步,中超俱乐部实际上从心底上来说,也是真心拥护工资帽,只不过有时候不得不为现实低头而已。

公开报表显示,从恒大接手球队到亚冠称雄的2013年,公司总负债13亿。从2014~2016年,3年再烧掉28亿多。这是背靠中国最大房企和中国最大互联网企业的恒大淘宝的开销,只有这平均一年10亿元的净亏损,才抢回来两个亚洲冠军。

公开财报显示,恒大的收入主要在广告收入和门票收入,其次为比赛出场费及奖金收入以及商品销售收入,版权费销售占比较低,这也正是中国球队生存困难的原因之一。版权运营部分,或许正是欧美主流联赛之所以赚钱的关键环节。

在开销方面,“职工薪酬费用”(球员和教练组的工资奖金)与“折旧与摊销”(转会费分摊)是最大头,每年都需要10几个亿。

2018年和2019年的财报,恒大也是半年亏损六七亿元,恒大在财报中解释,公司的业务性质决定其需要吸引并留住联赛中最优秀的球员和教练团队。公司需要向球员和教练团队支付高额的薪酬和转会费,球员薪酬和转会费支出是公司最大的成本。不过今年冬季转会窗恒大是以清洗为主,几乎没有花钱——地主家也要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