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一):讲真,巴尔干火药桶,克罗地亚才是主要成分

欧洲总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却有44个国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爱恨情仇在这里演绎了数千年,我们今天先从欧洲南面说起。

说起世界上有“火药桶”之称的地方,肯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巴尔干半岛。希腊就处于巴尔干半岛上,还有一个国家,就是我们高中课本中由铁托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前南斯拉夫也在半岛上。

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及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是地中海区域的南欧大陆三大半岛。

巴尔干半岛是历来的“四战之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到地图上,巴尔干被黑海和地中海夹在中间,是连接欧洲与亚洲重要的交通要冲。

欧洲和中东地区,无论哪一处有帝国崛起,巴尔干半岛都是他们首先要政府的地方。

于是我们看到了历史上,远到波斯帝国征希腊,还有后来的古罗马时代,紧接着的是欧洲基督徒的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到一战时期的奥匈帝国,俄国;以及二战时期的德国,这些国家都在巴尔干半岛撒了火药。

奥斯曼土耳其军队

天主教与东正教的恩怨

按照历史根源及对后世的影响,古罗马帝国基本算是欧洲各国的原始母国。古罗马把基督教奉为国教,但是公元395年1月17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把帝国一分为二,分别由两个儿子继承,这就是后来的西罗马和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随着帝国的分裂,公元1054年左右东罗马的牧首指责罗马教宗篡改圣经内容以及教义,罗马帝国的国教也正式分裂,基督教一分为二,东罗马信奉东正教,西罗马信奉天主教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战争,东正教徒被迫北上,来到现今的俄罗斯地区,这也就是为什么沙皇俄国称自己才是罗马帝国的正统。

东正教区别于天主教最大的歧异,就是东正教只承认圣灵来自圣父,换句话说东正教不承认耶稣的地位。区分东正教和天主教教堂直接能够从外观可以看出来,高耸入云带尖刺的是天主教,有个“洋葱头”的就是东正教,比如俄罗斯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就是东正教教堂典型代表。

按理说,哪怕是不承认圣子的地位,那也不是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毕竟两个国家同根同源的。

也确实,当年奥斯曼穆斯林抡着圆月弯刀打东罗马时候,东罗马就向西罗马求援,虽然平时两兄弟拌拌嘴,但是有外人来欺负了,两兄弟还是能够搁置争议,先打外敌。

于是天主教就组织了十字军东征,但坏就坏在十字军里也是“人鬼蛇神”,什么人都有。

十字军第四次东征时候,他们连自己兄弟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块抢了。从此东正教跟天主教正式决裂。

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

巴尔干半岛上的宗教信仰

前文我们提到巴尔干半岛是块“四战之地”,这里有来自各国文化、宗教的冲击,所以这块半岛上民族信仰的宗教也最为复杂。

有天主教,也有东正教,还有土耳其人带来的伊斯兰教。

克罗地亚人和斯诺文尼亚处于天主教的延伸地带,而塞尔维亚则是与东北面俄罗斯东正教区域连接在一起。

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矛盾,其中主要是克罗地亚人跟塞尔维亚人的矛盾。

本是同根生

塞尔维亚人跟克罗地亚人都是南斯拉夫人,斯拉夫人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一起被称为“北方三大蛮族”。

现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被认为是斯拉夫人发源地。后经过迁徙,斯拉夫人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

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有:俄罗斯,乌克兰等;西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有:波兰、捷克等;南斯拉夫人就是在巴尔干半岛的这系列国家,包括: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

但是后来因为各自信仰宗教不同,克罗地亚人与塞尔维亚人逐渐走上了敌对的道路。有点像韩国和朝鲜。

一战前期的巴尔干

巴尔干人与俄国人是一脉相传,而俄国一直是以东正教的东罗马正统自居,自诩为第三罗马帝国。

历代沙皇都以收复故都居士坦丁堡

(土耳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个斯拉夫人的新罗马帝国。

但是这时候的欧洲法国、英国等强国,肯定不愿看见俄国势力扩张。于是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把企图伸向巴尔干的北极熊熊掌斩断。

被击败的俄国,一时无力再西进,于是就转而扶持巴尔干各民族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独立,掀起了泛斯拉夫主义浪潮。一时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黑山、阿尔巴尼亚纷纷独立,这些国家在感情上是很认同俄国的。

塞尔维亚人一直期望与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等国合并,甚至还想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也吞并,建立起一个南斯拉夫人的统一王国。

但是作为曾经的“基督教之盾”奥匈帝国,却害怕俄国在巴尔干做大做强,于是走上了与巴尔干斯拉夫人对立面。

而同为斯拉夫人的克罗地亚人因为信仰天主教,是一直是在奥匈帝国阵营的。

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本就同是日耳曼民族,于是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奥匈帝国下属的克罗地亚与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是直接接壤的国家,矛盾日益激化,大战处于一点即燃的边缘。

这个火药桶正是巴尔干半岛,导火索便是萨拉热窝事件。

早1878年,奥匈帝国和俄国达成妥协,签订《柏林条约》,奥匈帝国承认俄国支持的巴尔干半岛各国的独立,但是作为条件,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需交给奥匈帝国管辖。

1908年,奥匈帝国直接吞并了波黑。这说好的只是交给你管辖,当时俄国快气炸了,要不是刚刚经历日俄战争的失败,依照战斗民族的个性,肯定抡着扁担也来跟奥匈帝国干一架。

而直接气炸的要数塞尔维亚人。

1913年,就在巴尔干各国击败奥斯曼帝国后,奥匈帝国却出面阻扰了斯拉夫人一统巴尔干各国,还支持阿尔巴尼亚独立,这就更加激起了塞尔维亚人对奥匈帝国的仇恨。

1914年6月28这天,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夫妇来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于敞篷车内。

这就直接导致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随后奥匈帝国支持国德国发出全国总动员,塞尔维亚支持国俄国、法国都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一战正式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

协约国:塞尔维亚、俄罗斯、法国、比利时、英国、日本、黑山、意大利。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这里说下意大利,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缔结同盟条约,史称“三国同盟”。但是到了一战爆发,意大利却加入了协约国,摇身一变,从同盟国变成协约国,与“战败国”擦肩而过,所以永远不要忽略意大利的站队能力。

克罗地亚人与塞尔维亚人

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意大利却想侵占斯诺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于是斯诺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向塞尔维亚开放领土,赶走了意大利人,而后三国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

但是克罗地亚人对南斯拉夫王国一家独大的塞尔维亚人很不满意。

到了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向南扩张,克罗地亚人很快充当了带路党,甚至也建立了自己的纳粹组织——乌斯塔沙(Ustaše)。

乌斯塔沙领导人Pavelić(左一)和墨索里尼(左二)在罗马

克罗地亚乌斯塔沙屠杀了约60万(也有说百万的,具体人数不详)塞尔维亚人。

但是塞尔维亚人也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切特尼克。该组织主要反对德国纳粹的侵略,但是同样也“以牙还牙”,屠杀克罗地亚人,只是没有乌斯塔沙杀的那么多。

克罗地亚跟塞尔维亚人的又结下了一道深仇。

1941年4月6日,德军实施“第25号计划”,仅经过10天,南斯拉夫王国就灭亡了。

但是南斯拉夫人在著名领袖铁托的带领下,坚持抗击德国纳粹,南斯拉夫游击队从波黑森林杀出,1945年5月15日南斯拉夫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同年,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铁托当选为总统。

但是铁托是克罗地亚人,他执政政策是打压塞尔维亚人的,他生前以他独有的领导人魅力维系国家统一。

在铁托死后,南斯拉夫中的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又立马分裂,走向战争,这就是历史上的“波黑战争”

波黑战争中,约占塞尔维亚一半人数的克罗地亚人拉着穆族人一起,与塞尔维亚人开战。

其过程又爆发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最后由于西方大国拉偏架,尤其是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极力支持克罗地亚人。

前南斯拉夫解体的国家中,占得最大优势的就是克罗地亚人,原南斯拉夫国家中的海岸线,基本都在克罗地亚境内,而随着黑山的独立,塞尔维亚彻底成为了一个内陆国家。

所以我们看到2018年世界杯,当“格子军团”克罗地亚队最后输球后,塞尔维亚人开心得像个200斤的孩子一般。

这就是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的恩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