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致發現」千年古鎮—"石塘"印象



石塘:江南手工業基地之一,素有“武夷山下小蘇州”之稱;明清建築博物館;紅色革命根據地;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石塘鎮離江西上饒市56.7公里,因有方塘十口,“十塘”的諧音,故名石塘。


石塘鎮隸屬於江西省鉛山縣,其南為武夷山鎮,北接稼軒鄉。元時手工造紙業在石塘興起,及明代發展成臨近諸縣手工業造紙中心和集散地,亦是縣內最大的農村圩集之一。鎮內秀水環繞青山,山,水,街同行不悖,意境深遠.桐江水及三條人工渠蜿蜒流過小鎮大家或傍水小築或跨水而建綿延成街。


鉛山縣有二個古鎮(河口.石塘)實屬少見。(下圖)石塘橋一九八一年初通行,為貫穿東西走廊農作交流方便而建。石塘鎮如今成了人們休閒度假、尋覓鄉愁之地


石塘村全貌


千戶人家,2萬人口


千年歲月,

窄窄的鵝卵石青石板廊道,

千萬扁擔走弄過街的盛景近在咫尺。



燒塔,部分地方又稱之為燒塔仔,

是南方諸如廣東、福建、

江西等地農村在過中秋節時

開展的一項民俗活動祈求國泰民安至今少見。



隨著社會在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提高,

在這留守的人家,

都過著幸福快樂安康自給自足的生活。

眾多遊人的來訪熱情指導接待,

感謝深山老區民眾!



打鐵鋪子



剃頭匠



竹編鋪



賣種子攤點



“天和號“大門從地基到拱門全部青石構件,

構造精美,生動,精湛,吉祥。

完美古羅馬建築和繼承中國傳統工藝。



當年的紙商生意興旺,產業豐厚。紙行宅院青磚素瓦,高大整齊,富麗堂皇及它的千年滄桑。2006年,石塘的連史紙製作工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石塘鎮現今留存有明清古建築219幢。青石門額,石雕造型各異,繁複精美,令人讚歎。



以鵝卵石築壁修底,穿街繞巷,

複流入槐溪河下,隔戶設埠頭浣衣汲水,

引水入院,仍至今日。



如意龍紋木雕廊柱。



用鵝卵石鋪就的銅錢圖案。

石雕卵石都有它的故事……



東祝宗祠,現在已成為紅色教育基地。



1937年秋,新四軍第五團在此完成整編,奔赴抗日前線。1941年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後,國民黨將被俘的新四軍將士及愛國人士捕捉來的共產黨人約1500人囚禁在這,那些被囚禁在這裡的新四軍戰士在牆壁上留下的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見。



這地與上饒集中營(茅家嶺)還有千絲萬縷,

要不是親眼所見,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