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湯不夠粘稠,是不是多放些茶葉就好了?

許多茶友總是會將投茶量和茶湯粘稠感聯繫起來,認為投茶量越多,茶湯越粘稠,真的是這樣嗎?

普洱茶熟茶沖泡時一般洗茶兩道,從品飲的第一泡開始,到第四五泡時,茶湯含在口中,舌尖輕輕攪動,感受攪動的力量和茶湯撞擊兩頰的力度,可以感受到茶湯的厚度,即粘稠感。

普洱茶湯的粘稠感,是衡量“我們喝的是茶湯還是茶水”的標準之一。茶水指的是水裡有茶的顏色和味道,只有在喝茶的過程中喝出粘稠感,我們才能說喝的是茶湯。

那麼,普洱茶湯粘稠感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是不是和投茶量有關?

茶湯粘稠感不夠,多放點茶葉解決不了?

其實每一泡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是有講究的,建議將其恆定在1:10至1:11之間。因為這個比例可以確保茶葉溶出更穩定:不會因為投茶量過少導致注水過多,使茶湯滋味淡薄;也不會因為投茶量過多,導致後幾泡茶喪失注水空間。

一味的加大投茶量,並不能帶來最好的品飲效果,感受不到茶湯的粘稠就算了,還可能喝到滿口的苦澀。

關鍵還是在於茶葉品質

其實大家能夠直觀聯想到的投茶量、注水量、出湯時間快慢等等,都只是影響茶湯粘稠度的外在因素,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因為茶湯粘稠度的高低,與普洱茶的品質直接掛鉤,茶樹的品種、原料品質,以及加工工藝是否正確才是茶友們應該關注的重點。同時,只要倉儲得當,普洱茶的核心價值是越陳越濃越香,所以隨著存儲年份的增加,茶湯的粘稠感也會有顯著提升。

所以:普洱茶湯的粘稠感與投茶量雖有一定關係,但茶葉品質才是決定品飲享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