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农民为摘“帽”,大山里种“草”,3亩苗有人出百万为何不卖


54岁的余光清,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城关镇月河村,地处秦岭腹地。6年前,他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谁知时来运转,他种植一种草,第二年就顺利脱贫,去年就收入了23万元。他说,自己能有今天,全靠这片神奇的“草”,一起来看看他的传奇故事吧!


余光清家所在的宁陕县城关镇月河村腰竹沟组,山大人稀,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少,在2013年底,余光清被评为贫困户。余光清八九岁时曾经在山上挖野生白芨卖,2010年开始种白芨,一开始种了3亩山上的野生白芨苗但都坏了,后来,他从镇安学习了白芨种植技术,决心靠种植白芨脱贫致富。
“只要你勤快,把草除干净就能种好白芨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余光清从来不认为种白芨有多辛苦,更从来没有想放弃的时候,他常说:“晴天有晴天的活,雨天有雨天的活,晚上有晚上的活。” 2014年,通过种白芨的产业发展,余光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白芨产量非常高,1亩地要用8000苗子,1株苗子能收1斤半,3斤半可以烘出1斤的成品白芨。育苗的话可以用种子或白芨籽,白芨籽便宜,出苗率最低也有85%,但就是害怕病害。”种植了几年白芨,余光朝俨然成了土专家。
“黄斑病、黑斑病、倒伏病,瘟病,白芨遇到的病害比较多。”余光清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市面上十几种的农药,一种一种的试,哪一种最有效就用哪种。”他多年的实践学习与“试错”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就连宁陕县的农林专家都来咨询请教种植经验。
2017年,有人出100万想买走他种了3年的3亩白芨,余光清没有卖,他要把这3亩白芨做种,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现在余光清有8亩白芨。
2018年,余光清翻了两亩地的白芨,生产了2000斤的商品白芨,年收入达到了23万元。
据介绍,白芨的成品为不规则的白色薄片,多用于止血消炎,在药品、化妆品等领域都广为使用。谈起这几天的脱贫发家故事,余光清笑得合不拢嘴,称“早知道种草能致富,早些年就不用外出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