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着冰面“飞”,无舵雪橇了解一下

对于我们南方的朋友们来说,冬运会项目其实很多都很陌生,毕竟雪都几乎见不到。所以,我们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给大家介绍本届冬运会的一些项目,今天要给大家普及的是雪橇。

雪橇,一般也称无舵雪橇或者北欧雪橇。

无舵雪橇是乘木制或金属制的双橇滑板在专用的冰雪线路上高速滑降、回转的一项冬季运动项目。木制雪橇表面有一对宽不超过45厘米的平行金属滑板,滑板前部翘起部分可有一定柔软性。作为比赛项目,雪橇仅限于人工操纵,不准装置能操纵滑板的舵和制动器。

运动员坐在雪橇上,双手借助起点助栏用力向后推而使雪橇起动。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仰卧在雪橇上,单手拉住雪橇皮带利用身体姿势的改变,操纵雪橇,使之沿着冰道快速滑降。到达终点时,运动员须在雪橇上,否则成绩无效。单座需要滑4次,双座滑2次,成绩相加,最后以时间少者获胜。

无舵雪橇滑行冰道长度男子为1000米,女子为800米,坡度为4°-6°。线路呈左右弯道和S形弯道。


无舵雪橇历史

据传,无舵雪橇很可能兴起于大约公元800年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

1480年,挪威首次引入无舵雪橇比赛项目。

1883年2月12日,瑞士人皮特(Peter Minsch)和澳大利亚人乔治(George Robertson)联手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国际冰橇比赛”,他们用时9分15秒滑过在瑞士达沃斯4公里的赛道,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无舵雪橇比赛。随后这个运动在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国家迅速兴起。

1889年德国成立无舵雪橇俱乐部。

1964年,无舵雪橇成为因斯布鲁克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男子单人、双人和女子单人3个比赛项目。

现在的无舵雪橇比赛中,选手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40公里或者更大,其离心力超越5G,因此也被称之为奥运会最危险的体育项目之一。


部分内容来自冬运会官网

监制:汤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