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西山水(二六) 武当山金殿、紫金城(中)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肖霞客(旅游达人)

武当山建筑根据各建筑规格赋予不同的等级,严格按典章制度安排,天柱峰海拔1612米,是众山之祖山,因此采用了建筑等级中最高等级,在这里建有金顶,还有与北京故宫同名的紫金城(非紫禁城)与太和宫。如何到金顶呢?可从琼台中观继续前行到索道站,搭乘索道到达天柱峰,没想到峰顶竟然白茫茫一片,还正在下雪,事实上,琼台到金顶海拔高度差距约200公尺,在琼台只见白霭霭雾茫,但金顶则是进到不同的气候层,更惨的是索道站到金顶还有一段山路要爬,在大雪中爬坡还真是苦了来自亚热带台湾的我,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在怎么苦也要爬到金顶。更何况这种景色在台湾几乎没有机会看到,纵使冬季来武当山的游客也不见很有机会见到金顶的雪景,应该说是我赚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竟让我碰到了。

金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金殿相传是真武坐镇指挥天下的地方,紫金城内最高处有建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的仿木结构铜铸镏金“金殿”,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金殿面积约160平方米,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正嵴两端铸龙对峙。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金殿内以永乐皇帝为模型而塑造的真武神像,在金童玉女左右侍卫下,安然坐在御椅上,大小如同真人,和蔼可亲。殿内顶部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百度百科)。人们沿着铜殿转上一圈,据说能够解除厄运,转来好运、官运、财运等等人生运气,当然要在这里转上一圈,本来这里是游客如织之处,但因大雪纷飞,故能爬到此处的游客稀少。不过,武当山的金殿不大,无法与四川峨嵋山金殿、云南昆明凤鸣山金殿规模相比,故并没有停留太久就开始下山,并仔细观赏刚才经过的紫金城。

天柱峰上有紫金城,沿山腰建紫金城环绕,环绕天柱峰顶端修建的城墙,金殿被围在其中,这是明成祖朱棣按照自己居住的“紫禁城”,为真武大帝在人间修建的“玉京”。以金顶围墙为界,墙外面的称为“太和宫”,墙里面叫“紫金城”。“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可见当时大岳太和宫的地位仅次于北京的皇宫了。东南西北四天门只有南天门可以开启,以确保“气不外泄”,同时高大石头城烘托了“天国”神圣威严的气氛,在形式上使金殿更加雄伟。紫金城建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从金顶的建筑可感受到武当建筑号称充分利用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遂,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使它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和谐一体。此次,来到武当山上较遗憾的是山上起雾,金顶下雪,故虽然可看到建筑体与山峦间的搭配,但却无法看清楚山景,不过,来武当山主要是看建筑道院,无法看到山景也就算了,旅行就是这样,总是要看老天的脸色,看老天要不要赏脸,但能在金顶看到雪景也是难得机会。有兴趣的读者请参阅“武当山.矗立天空的信仰古城”与“湖北武当山:太和宫”这二篇文章,可详见从晴朗天气的角度来观赏金顶景观。

刚乘缆车上达金顶所见的树林,此时雪还不算大

越往上爬,雾气与雪愈大

干枯的树枝皆覆盖雪

在台湾很少能见到的雪景

雾茫茫的雪景

金顶所在山上的树木披上一层雪

墙上有精美石雕的香炉

进入金顶所在的太和宫入口,上方有“黎庶霑恩”的匾额

树木披上一层雪,形成有如“雾松”的景观

行走紫金城前往金顶,可见墙上还建有美丽角楼

爬上左边的阶梯,才能到武当山金顶

在大雪中爬坡,再爬上后的阶梯就可到天柱峰金顶的金殿

终于来到金顶前,金顶虽不大但却是武当山最神圣之地,游客在此祭拜

“金顶”的屋顶已被大雪覆盖变成“白顶”了

金顶周围护栏用化石雕刻成的石栏,石中的纹理特殊而显得不凡

金顶旁的一棵祈福树,树枝与树叶竟没结冰

结满冰雪的树枝与树叶

掩映在雪中的太和宫

覆盖白雪的树枝与屋顶

行走于紫金城右边城墙与左边石坡中的步道下山

紫金城围墙上与围桥外的树上积雪

边坡上的草皮亦附上一层薄雪

金顶上的紫金城由每块重达千斤的条石依山势砌成,高大耸立

太和宫中的精美“皇经堂”建筑,挂有“白玉京中”的牌匾

墙壁上的精美壁画,树枝上站有二只仙鹤

墙上挂有金色的图画,有二只龙及神仙腾龙驾雾

从金顶作缆车下山,到下方另一景区

刊登鄂西山水系列文章时,不幸发生武汉疫情,特别是受害最深的湖北省民众,期盼尽快战胜疫情,使得社会大众能尽快游览湖北的好山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