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变量、地址、id、is与==


Python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方向,所以有闲情逸致还是可以学习一番

一、简介

本篇主要介绍Python作为一种动态语言的动态特点、Python的变量保存、以及id()函数和is()函数和==操作符之间爱恨纠缠的关系。

二、动态语言

首先所谓的动态语言、静态语言,其实就是针对变量的类型而言的。

静态语言比较常见的如Java和C#,你在定义变量的时候就得说好了它是啥类型如:

<code>int num;//定义一个整型变量num,int的意思是整数类型/<code>

动态语言就不必,为啥不必呢,因为无所谓啊。动态语言的变量可以随时改变类型哦,比如:

<code>a=1#此时a是一个整数类型

a=0.1#变成了浮点数类型

a="Hello"#又变成了字符串类型/<code>

OK,那么好像看起来,动态语言更灵活,更牛逼一点。是的,是更灵活,但是既然要到运行的时候才能确定怎么存储、使用这些变量,肯定会在某些方面(比如性能)上有弱点吧,金无赤足,各有所长嘛。

三、Python变量的保存

那么看似牛X的Python变量是如何可以切换类型的呢,其实真正牛的不是Python变量,而是Python语言的解释执行器。

举个例子如下,解释器可以这么运作。首先在内存中地址为xxxx的地方存了一个变量1,然后运行到a=1时,发现整数1要赋值给变量a,所以解释器就知道了啊哈变量a是整型,然后a其实保存的是地址xxxx。

然后运行到a=0.1,解释执行器在内存中地址为yyyy的地方存了0.1,然后知道了啊哈a是浮点类型,然后a保存的地址变为了yyyy。

<code>a=1# 保存的是1在内存中位置的引用
a=0.1#保存的改成了0.1在内存中位置的引用/<code>

既然解释器每次在保存变量值(指向地址)时,都要识别值的类型并关联到变量,所以效率肯定会低一点吧。(如果解释执行器是这么运作的话,Python可是有不止一种解释执行器,所以也得看开发解释执行器的人的设计啦)。

四、id() is() 与 ==

id()函数非常好理解,就是求变量地址,例子如下,注意同样是值1,可能对应的地址是不同的,因为在内存为1分配地址时分配了不同地址。

<code>a=1#定义变量a
print(id(a))#输出3543160/<code>

了解了id(),那么is()和==的区别就好理解了。==就是看值相等不,相等就返回True。而is()就是看id相等不,相等就返回True。

举个例子:

<code>a=1
b=1.0
a==b#True,值就是相等哦
a is b#False,地址肯定不一样
c=1
a is c#True,这个应该看解释器了,如果解释器为常量1分配一样的地址就相等了,也有可能解释器特殊喜欢分配不同地址。/<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