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學與古詩詞相遇,原來這麼有趣

都說語文是感性的代表 ,數學是理性的代表。

那麼當數學遇上古詩詞,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一、數字詩

數字詩是將數字嵌入詩中,與其他詞語組合,全詩融為一個整體。

詩人用 “小學數數” 的方式將鄉村美景一一道來,通俗易懂,仿若畫面就在眼前。

二、雜數詩

雜數詩是詩歌的一種體栽 。

有以數字為題目的,有以數字嵌入詩句的,類似文字遊戲。

此篇題目為何是《百鳥》?詩中自有答案。

兩個一、三個四、五個六、七個八之和即為百(1+1+3×4+5×6+7×8=100),

這個規律你找到了嗎?

三、數字隱藏詩

上面這首詩,你摸著門道了嗎?找出隱藏的數字了嗎?

數字隱藏詩,即用猜謎語的形式將數字展示出來。

朱淑真這首作品每句作為“拆字格”修辭的謎面,謎底恰好是 “一二三……十” 這十個數字。

四、一字詩

一字詩,顧名思義就是在詩中出現許多 “一” 字,

“一” 字筆畫最少,可是經詩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為神奇,

這樣的詩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讀者代入感極強。

五、半字詩

全詩句句不離“半”字,但並不覺囉嗦、累贅,反而具有一種音韻美。

六、復字詩

復字詩是在每句詩中重複嵌用同一個字。

這首詩中,每句都有 “溪” 字出現。

七、寶塔詩

寶塔詩,它形如寶塔,從一字句或兩字句的塔尖開始,向下延伸,逐層增加字數至七字句的塔底終止。

上面這首詩每層字數從一開始遞增,直至七結束,這不就是首項為一,公差為一的等差數列嘛!

生活總有一些很特別的事,只要用心觀察,多動腦,多思考,你也會發現很多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