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的泰山老照片——游人也络绎不绝


这是1919年,一百年前的泰山南天门。1919年,美国人西德尼·甘博拍下了泰山的照片。南天门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为河北中山信士刘德明初创,灵石名宿赵子瑗不远千里从广东寄银五十两以助其成。当时的南天门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曲拱形门洞,灵沁古道中穿而过;上层取壁龛式,粗犷雄壮,古朴凝重。


1907年泰山玉皇庙照片。泰山玉皇庙古称太清宫、玉帝观,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由山门、玉皇殿、观日亭、望河亭、东西道房组成。正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正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1921年增修石栏时王钧题"极顶"。极顶石西北侧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这是1907年泰山照片,是法国汉学家沙畹拍摄的山东老照片。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 1630 余级,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在不足 1 公里的距离内升高 400 米。前为新盘口。明万历年间,参政吕坤跨涧建渡天桥,并顺龙峪上源修新盘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登岱顶者上下甚为方便。桥与盘道均毁于清乾隆年间。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

岱宗坊。这是1919年,美国人西德尼·甘博拍下了泰山的照片。岱宗坊位于岱庙北(岱宗大街北侧的红门路南首),为一跨道石坊,登泰山由此开始,明嘉靖年间建。岱宗坊建于台基上,四柱三门式石坊,造型粗犷、简洁,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有标志导向作用。清雍八年(1730年)间重修。
1919年,游客经过一天门。一天门坊位于红门宫南的盘道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建,巡抚都察院李树德题额"一天门"。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门,一天门则是天梯的开始,人们由人间已渐渐进入天堂。
1919年泰山五大夫松。秦代时期,这里只有一棵松树,由于秦始皇到此树下避雨,被封为“五大夫”。但到了唐代变成了五棵,后来都毁掉了。到了雍正时期又补上五棵,到了现在,就只剩下两棵了。
1919年坐轿上山的旅客。
1919年泰山路旁的小房子。
这是1907年泰山玉皇阁的照片。玉皇庙里的玉皇阁。
1919年路上的商贩和等主顾的小轿。
1919年山路上和乞丐。
1919年,泰山沿途上,上山进香的妇女们在路旁休息。
1919年,坐轿下山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