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大爷集市卖三样东西为买馍吃,如今换了居住地,咋还啃凉馍


近日,作者再次探望“集市卖三样农产品买馍吃”的王冬香大爷。在他生日时送来的新棉被,没有套被罩,其中一个仍用绳子捆着,没有使用。大爷说:“盖了一个,我想着都是新被子,俩都使唤脏了,就可惜了。”同院里的其他老人们也都只是盖了一个新被子,另一个锁在柜子里,不舍得使用。当时买的有绒面的被罩,帮他套好以后,老人恍然大悟,憨憨的笑了:“我都不知道咋弄呢……” 摄影:王怀卓 视频:郭寒 编辑:韩延昭


上月底,在河南省嵩县一处集市上见到老人,蹲在人群中,穿的比较单薄,冻得瑟瑟发抖。面前只摆放着三样集市上较为普通的农产品:一把干艾草,一小兜山楂,几片皂角,称卖了买馍吃。嵩县位于伏牛山区,这些东西在农村是极其常见的作物,作者当时给老人10元钱让他到附近汤馆喝汤暖和一下。习惯性拍视频记录下来和老人简单交流的内容,方便随后到家中核实。作者在附近拍完图片转身,老人已经离开。
考虑到山区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蒸馒头确实不易,次日作者和同伴带了几包馒头和方便面,按照老人说的地方寻找,问了数个村子,都没有老人所说的生产队,最后在当地敬老院获得老人信息。找到老人的时候,他正在地里摘小红豆豆角,大约有一分多地,老人说种的时候,自己都是用䦆头慢慢刨的,种的晚,看着快下雪了,还没有熟。一行人帮老人摘完豆角送到家,劝他去敬老院,老人有些执拗,说:“我就是住石窑,睡大树底下,也不去……”

通过村民了解到,当地村委在废弃的小学内为散养的孤寡老人们安排的有房子,因为王大爷没有电话,村干部找不到他,他下山也不一定能见到村干部。安居点已经住进去了三个人,大爷还没有搬进去。于是,约好在老人生日时候,在安居点给他过生日。然而当日作者到村里找他的时候,老人却不见了。村干部帮忙联系了老人的监护人--堂妹的外甥,原来外甥给他接到城里去了。联系好后,作者带着给老人买的衣服,给他换上。
在嵩县公益爱心粥志愿者、嵩县农商银行、若滋新语蛋糕房等热心人士的参与下,在居住点为王大爷庆祝80岁生日。老人当天早上没吃饭,中午吃了三碗饺子,走的时候还拉着作者,希望还能再来看他。作者告诉王大爷:买的衣服、床上的被子,都是网友们的心意,让他别不舍得用。大爷说:“衣裳我有,家里那被子也就不中了,以前嫌床硬,我是在地上睡的,人家村里给我买的有软床,以后不在地上睡了……”
冬至前,河洛乡村公众号老粉丝建议:回访一下近年来大家关注过的山里老人们,我们再次来到老人居住点。豫西山区农村的习俗,冬至当日是必须吃饺子的。一大早,监护人就把老人接到了城里,中午吃的饺子。作者见到老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看到作者,老人一把拉住:“你来了,我就说叫他们给你打电话呢,好好……”

院子里有三间教室一间办公室,王大爷老家东西杂物太多,怕他再搬下来,老人生日时,村干部和作者、监护人商量,给他最小的一间。打开房门,迎面就是待安装的木材火炉,随后来给老人们送春节福利的村长告诉作者:“每间房子都给他们配备了火炉,家里的电视也会移装到屋子里,村里又给他们准备了20斤大米,一壶油。今天不是正好冬至节,上午就给他们送过来一人二斤饺子。”
套好被罩,大爷摸着带绒的床单和被罩,连说:“哎呀,这美,这摸着光溜溜的,老美,老美!”村长告诉作者:“这两天也不算太冷,村里所有的干部都在忙着给村民送福利,等忙过去了,让电工带上玻璃刀,给他们把火炉烟囱安装好。”
帮着分发福利的大叔告诉作者:“乡里想的周到,今年每家都发了过年福利。咱山里人住的老零散,好多人通知也通知不过来,一上午俺都是挨村送,村长跟书记忙的晌午就啃了两包方便面……”领到过年福利,四位老人都说:“这下不愁了,过年光多少买点肉就行了。”

一说起来卖肉,几位老人有一些为难的样子,在山上老家,邻居们家里都有冰箱,吃不完的东西可以放到邻居家冰箱里,下来住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在附近村里找到冰箱……其实他们不知道,在王大爷过生日当天,南阳市归零文化村的杜总就联系作者,咨询老人有什么需求,杜总对作者说:“我是咱们河洛乡村的老粉丝了,相信你们,我觉得衣服和吃的都好办,你去看看有啥别的需求了说一声。”当时转账1000元,让按需购买。
来之前,嵩县农商银行也给了一部分福利物品让带过来,作者给每位老人带了二斤饺子二斤汤圆。来的路上,老王还一个劲的问:“不敢拿这么多吧?这都是速冻食品,冰一化,就成一坨了,那叫咋吃呢?”往院子里搬东西的时候,老王还是有些担忧:“不中咱去村里问问谁家有大冰箱吧?我觉着这样不中呀?”
半个小时后,当地电器供应商送来了冰箱,老王才恍然大悟:“原来你都安排好了呀,中,中!”作者把王大爷的核实视频发布网络后,引起诸多网友关注,纷纷联系作者,通过视频打赏或者微信转账的方式,希望尽一份力。作者也会根据老人的需要,不定期自己来或者委托人为老人送上需要的物品。

给大爷讲解过使用方法后,王大爷摸着冰箱,问我:“这就算是给我了?”“给你的,他们也在这儿住,你叫他们也趁趁。”“好,那好,我多买点馍,给这里头装满,往后就不用总去城里头买馍了。”
院里的其他老人告诉作者:“我们都做饭,他不做,嫌麻烦,光喝凉水吃馍就中了。”王大爷对作者说:“做饭的,那会不做?天热了,喝凉水还行,这都冷了,馍不是也得馏馏,还有你拿那么多饺子,只怕够我好几天吃的了。别的真不缺啥了,我有五保金,买馍花不完,你来耍了中,再来别再买东西了。都是花钱的,蹦贵……”感谢一直关注老人,并给于河洛乡村支持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