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宫,川西第一道观

在游览完杜甫草堂和四川博物院后,我一个人来到了青羊宫。其实我对很多道教和佛教等宗教场所并不感兴趣,但想到既然都已经来到了这里,况且成都的青羊区就是因为青羊宫而得名,对于这么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我还是花了十元钱在门口买了一张门票进去参观。



青羊宫山门

是的,虽然是一处道教场所,青羊宫还是要收门票的,成人票每人10元。虽然和很多收费景区比起来青羊宫的收费并不贵,但是作为出家人修行的清净之地,还要向游客收取一定费用,感觉这方净地也有点被铜臭所污染。门口收钱卖票的人员怎么看都不像是正规的景区工作人员,反而有几分收取保护费的街头小混混的感觉,所以我有种被宰的感受。



青羊宫简介


青羊宫里郁郁葱葱的树木

进入青羊宫后,景区里面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安静的环境让我在售票口遇到的不快顿然消失,和外边大街上的喧嚣声相比,这里简直是另一片天地:袅袅不断的烟火之中,一栋栋带着道家色彩的古朴建筑向你诉说着青羊宫里的一个个故事,虫鸣鸟语之中,一棵棵苍松翠柏以及高大的银杏树向你讲述着属于道家的精神风骨……




青羊宫

青羊宫的来历据说和两千多年前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关,然而当初老子出关时骑的青牛何时变成了青羊?又如何变成了青羊?没人讲的清楚。本来青羊宫的名字就是得名于青羊肆,和老子的青牛又有什么关系呢?从周朝开始的青羊肆到三国时的羊青观,再从唐玄宗时的玄中观到唐僖宗时的青羊宫,从五代时被改回青羊观再到宋代又被改为青羊宫,不论这里的名字如何变更,它始终都是位于天府之国的道教中心,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也好,被称为"西南第一丛林″也罢,青羊宫里始终都是遵循着“道法自然”的思想。




青羊宫

一场黄巢起义把大唐的江山搅弄的天翻地覆,整个大唐年龄最小的皇帝唐僖宗李儇为了躲避战乱,还不到二十岁的他几经周折,带着他的朝廷,带着他的后宫不远千里来到了成都,青羊宫从一个道观变成了皇帝的行宫。其实也没什么,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他们李家的先祖开创的地方,更何况他还是一朝天子呢。既然是皇帝的行宫,当然就不能再称作玄宗取的玄中观的名字,唐僖宗于是下诏改名为青羊宫,这也是青羊宫一名最早的由来。

在青羊宫避难了四年后,唐僖宗李儇返回了他的长安城,青羊宫再次恢复了它在巴蜀道教中心的地位,此后的一千多年里,这里的香火始终不曾中断。唐僖宗的行宫建筑当然没能保留到现在,在大明王朝的时候,这里的建筑都在战火中一一消失,直到清朝康熙年间,青羊宫里的建筑才陆续重建起来,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建筑都是那个时期重建的。


混元殿


混元殿


混元殿


混元殿


八卦亭


八卦亭


斗姥殿

除了青羊宫内的三清殿、混元殿、唐王殿、斗姥殿、玉皇殿、八卦亭等建筑,青羊宫景区内还有一部分建筑叫二仙庵,位于青羊宫的东侧。根据资料介绍,二仙庵是著名的全真道十方丛林,是全真龙门派碧洞宗的祖庭,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传戒条件的十方丛林,最早是清康熙三十四年由四川按察使赵良璧创建,所谓的二仙是八仙中的两位:吕洞宾和韩湘子。


三清殿


三清殿


三清殿


三清殿

青羊宫中的青羊还是少不了的。在三清殿前的两只青铜青羊成为了青羊宫的镇馆之宝,至少是青羊宫内最受欢迎的地方。在左侧青羊铜像的底座上还刻有铭文:“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如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上面的铭文介绍了这只青铜山羊的来历和作用,铭文的落款是“信阳子题”,信阳子是张鹏翮的道号,而张鹏翮是雍正年间的大学士,这只青铜山羊就是他捐赠给青羊宫的。





青铜羊

其实很多人对青羊上的铭文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一个传说,据说这两只青羊具有医人病痛的神效,孕妇摸了可以如愿生男女,如果人身上有哪里舒服,摸一摸青羊相应的部位,病痛就会很快消失。果然,两只青羊的很多部位都被游客摸的锃亮,中国的迷信影响实在太大了。


八卦亭

青羊宫的东边就是著名的文化公园,如同成都的很多公园一样,文化公园里也有很多喝茶、打麻将的市民,不论什么时候,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你总能看到如此悠闲生活的场面,在中国的城市中,能够生活的如此惬意悠闲的大概也只有成都人吧。




青羊宫旁边的文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