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自己在自媒體上的寫作之路,起點是在2017年8月,當時孩子上二年級,暑假語文作業佈置了每天寫50字的小日記了,為了鼓勵孩子,我也開始爬起了格子……
這兩年多,為了提升寫作水平,參加了不少寫作培訓課,基本都是當時激情萬丈、下筆如有神,過後打回原形、偶爾更下文。
斷斷續續而始終沒放棄的原因,一方面是給孩子做榜樣;另一方面,也不可免俗,確實是想通過寫作獲得一些收入。
特別是今年疫情在家,更堅定了我要在寫作上努力發展的決心,於是,開始惡補關於寫作的書籍資料。一天在書友群裡,看到有老師推薦熱門新書:《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作者是秋葉。
我一看“秋葉”,好熟悉的名字,難道是早些年,教人做PPT的秋葉?一看書的封面照片,果然是同一人。
作為職場人,為了熟練使用辦公軟件,我上過秋葉老師的PPT課程,還有Excel課程,學完後,能處理上千人的數據報表,並製作成彙報文件,這些技能到今天依然是我在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沒想到,秋葉老師在開設PPT課程之前,就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而且10多年來堅持日更!
兩天看完《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幾乎給每一句話都畫上重點符號,實戰派寫的句句都是乾貨。
秋葉大叔根據自身寫作經歷,分享了“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和“覆盤式寫作”。
雖然分成“寫作7堂課”來講述,但通讀整本書後會發現這些方法都是融會貫通,穿插著使用的,每個方法就像“一顆龍珠”,集齊“七顆龍珠”就可以召喚出自己體內的“寫作神龍”了!
作為一名媽媽,這本書裡的內容,不但可以應用到自己本身,還讓我在“教孩子寫作文”這個事情上,得到了思維的開闊。
你為什麼而寫作?
大約八千多年前,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北京大學歷史系古文字學家葛英會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一種文字”。這應該是最早出現文字的時候,這個時候,寫作主要是為了“記錄”。
再看看近現代,二十年前,王小波就談過《我為什麼要寫作》,與他同時期的作家,寫作多是為了表達自我,為了“理想”。
到了現在,自從新媒體的“風口”出現,幾乎全民都進入了“寫作的賽道”,經常會看到一些“大咖”通過寫作月入幾萬+,這樣的寫作是為了“增加收入”。
你呢?你又是為了什麼而寫作呢?
如果跟我一樣也是為了“增加收入”,那就要注意了,秋葉大叔提醒我們:
一味簡單地以“增加收入”為目的,“沒有清晰的定位,寫作過程中就很容易跟風,但如果跟的風湊巧不是自己的發展方向,投入產出越大,也許越浪費時間”。
秋葉大叔在書中總結了以下6個方向,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定位,往相應的方向提升:
打造個人品牌:成為某個細分領域的頭部人物。
快速提升流量:有一定讀者基礎,需提升文章打開率。
賺稿費:給各平臺投稿,錄用後賺稿費。
推廣文案:提高轉化率、成交率。
結構化表達:提升溝通效率,多應用在職場。
自我療愈:非商業化,自我疏導,“心靈寫作”。
除了第6點“自我療愈”的寫作方向外,其他5點都可通過“寫作7堂課”來提升。
瞭解到這些寫作方向後,在孩子不厭其煩地一再問我:“我為什麼要寫作文?”時,我的答案就不再侷限於“因為這是語文作業”了。
有什麼寫作方法?
書中講述了7個寫作方法:“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和“覆盤式寫作”。
“構建框架”是所有方法的“抓手”,通過構建框架,可以鍛鍊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秋葉大叔說的這一點,也提醒了我,曾看到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說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一條最重要的認知規律,一個人思維的形成、思想的成長、語言文字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作為支撐。”
邏輯思維能力可謂是硬核能力了。
現在,我也按照書中的方法,每次孩子寫作文前都先與他討論,搭建出框架,從一成不變的“三段式”“總分總”,到現在增加了幾段“分”的描述,通過更多“描寫”和“事例”讓作文更豐富。
平時,讀完一本書,也會與他一起畫出人物關係圖、事情發展脈絡圖、因果關係圖,孩子就像偵探一樣,在書中找線索,既增加了閱讀的趣味,也提高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寫作是輸出,輸出離不開輸入,如果沒有持續量的輸入,遲早會“枯竭”。
所以,除了寫作方法,我們還應該關注輸入的方法,秋葉大叔在書中就特別提到要關注時事新聞,以擴充視野,多角度思考,比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這些門戶網站各有特點,我們必須定期關注一個。這一點,就跟我每天晚上與孩子一同看新聞不謀而合。
怎樣才能堅持寫作?
有研究得出“正反饋效應”規律,就是當我們做的事,受到別人誇獎、鼓勵、增加收入等得益時,我們就會繼續努力把這件事情做好,而且會越做越好。
所以,當持續寫作能為我們帶來點贊、收益時,自然而然就能一路寫下來了。
然而,如果寫作不能幫我們增加收入,我們還會學習寫作嗎?
秋葉大叔在書中提出的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除了增加收入,寫作還能為我帶來什麼?
最明顯的一點收穫,就是與孩子一同成長了,通過一起閱讀、蒐集資料、寫作,讓我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當然,還提升了我在職場的文案能力,“7堂課”中的“結構化寫作”就被我經常用在各類彙報文件中。
還有,結識了眾多熱愛閱讀、寫作的老師、同伴,這也是“人脈式寫作”帶來的收穫!
正如秋葉大叔說的:
“讓寫作成為你的職業能力,而不是隻關注它能否成為所謂的賺錢手段,你會發現所謂寫作不能堅持、寫作缺乏題材,都不是關鍵問題。”
絕大部分時候,我們缺乏的不是方法技巧,而是目標感。
《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帶給我們的不單單是“7個寫作方法”,更多的是“思維習慣”,想清楚“你為什麼寫作”再去開始,往往事半功倍。寫作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與孩子一同刻意訓練書中的“7個習慣”,這樣,我們寫過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提升思維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