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被翻唱23次,為什麼她唱得鬼哭狼嚎,觀眾卻看得淚流滿面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自殺率非常高的國度。

在這個壓抑的國家,卻也出現了不少勵志的故事。

據說,一位歌手,僅憑一首歌讓日本那一年的自殺率降到了近年最低。

究竟什麼樣的人,和什麼樣的歌有如此魔力?

那就是中島美嘉的《我也曾想過一了百了》

1983年出生的中島美嘉,中學的時候因為校園暴力,不得不被逼退學。

離開校園後,熱愛音樂的她,在往後的兩年時間裡無數次的嘗試進入娛樂圈,但卻無數次以失敗而告終。

直到2001年,中島美嘉憑藉早前寄到唱片公司的試唱帶,在選秀中脫穎而出,因此還被髮掘主演電視劇《新宿傷痕戀歌》並演唱主題曲《STARS》。

這一年中島美嘉18歲,驅散了少年時期曾被霸凌的陰影,她的未來成功滿了光明。

比起主流的日本藝人,中島美嘉並不是有多麼性感或者可愛,而是有一種獨特的神秘感,和倔勁兒。

這讓她在娛樂圈顯得與眾不同,也更加收到歡迎。

中島美嘉憑藉《STARS》首周以10.2萬的銷量登上公信榜單第3位,累計銷量突破60萬。

這個初出茅廬的歌手,一下子就創造了記錄。

到2003年,出道才兩年不到的中島美嘉舉行首次巡迴演唱會,一首《雪之華》(對不起,我愛你),讓全亞洲都記住了她的歌聲。

這首歌被23個歌手翻唱過,韓雪《飄雪》,樸孝信 《雪之花》,徐英恩 《你融化了我》,蔡淳佳 《對不起我愛你》,泳兒 《花無雪》,海莉韋斯特娜《雪之華》,孫楠《全部的愛》......這些都翻唱自《雪之華》

當大家認為中島美嘉只會歌時,她卻出演了電影《NANA》。

2005年電影《NANA》一舉奪得了日本當年國產影片票房的冠軍,她也榮獲第29回日本電影金像獎優秀女主演與最佳新人獎。

有人贊她是千禧年後最會唱歌的女優,最會演戲的歌姬。

然而,這一切卻在她出道的第十年戛然而止。

2010年,中島美嘉宣佈因病暫停所有音樂表演。

她得了一種名叫咽鼓管異常開放症的病,只能靠聲帶震動感到自己的發聲,很難辨識外界音。

這對一名歌手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她幾乎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就拼命用嗓子,到最後連聲音都發不出了。

千里迢迢跑去美國治療,得到的結果是:無法治癒。

2016年吳克群也是因為聽力受損,不得不退隱歌壇。

但中島美嘉卻決定和命運死磕。

她每天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哭,哭完練習發聲,練完繼續哭。

才歇了半年就大張旗鼓復出,開巡迴演唱會。

誰都看得出,她哪是治病,而是在練如何在聽不見的情況下唱歌。

然而,聽不見,就沒辦法控制發聲力度,中島美嘉從頂級歌后變成了大家眼裡的行走的車禍現場。

在Music Station上唱新歌《花束》,她跑調、破音。

日媒諷刺她:唱得鬼哭狼嚎。

可這沒有擊倒她,她的內心強大得可怕,嗓音不夠,就用無限的情感填補。

2015年,中島美嘉在她的演唱會現場,以這首《我也未曾想過一了百了》作為壓軸。

演唱時,她依靠跺腳掌控節拍,歌曲間奏的地方她更是雙膝跪地,觸摸音響尋找音樂的節奏點。這個時候,她已經失聰了,根本聽不見伴奏。

她站在臺上聲嘶力竭,聽不到伴奏就用踩著高跟鞋的腳跺腳打節拍,甚至雙膝跪地,用手觸摸音箱來尋找音樂的節奏點。

在舞臺上的這短短七分鐘,她彷彿已經用盡渾身力氣。

或許中島美嘉唱的這首《我也曾想過一了百了》並不是最好聽的版本,卻一定是能夠直抵心靈的版,也終究是變成了永恆經典的版本。

歌詞中這樣唱道:盡考慮著死的事,一定是因為太過認真地活。

不服命運安排的中島美嘉,絕望過掙扎過,最後依然選擇在唱完時笑出來,她無比認真地在活下去。

她說:“黑暗的那段人生,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淵。沒有那個人,我就做那個人。”

正如詞曲作者秋田弘,他賦予這首歌的含義為了描寫濃烈的希望,必須先描寫深層的黑暗。在絕望到可能再也爬不起來的地步時,人總能憑藉最後一丁點不服氣讓自己挺過來。

在命運開的玩笑面前,也請你再熬一熬,然後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