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班孩子的家長而言,如何讓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目前最為關心的話題。近日來,疫情好消息不斷,父母已經陸續開始復工,但幼兒園的開學日期還需要繼續等待。於是許多大班的父母有些急了,眼看孩子還有幾個月就要上小學了,現在孩子在家老人帶,什麼也學不了,幼小銜接怎麼辦?
爸爸媽媽彆著急,雖然疫情讓我們“宅”在了家裡,但是在家裡同樣可以行動起來哦!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幼小銜接”,孩子們在家可以準備些什麼~
幼小銜接是什麼?
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嗎?
當然不是。
由於外在環境、教育內容、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註定了幼兒園和小學之間質的不同。
而家長也需要做好過渡期間的準備:
調整好心態 ,調整教育方法,提前安排好接送人員,加強對孩子安全意識的培養。
幼兒園 VS 小學
家長們最想知道的,想必就是幼兒園與小學在學習及生活上有什麼不同吧,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幼兒園和小學都有什麼不同!
幼小銜接在家中怎麼做?
生活習慣培養
小學和幼兒園相比,比較大的變化是每班孩子數量增多,教師數量減少,一些簡單的事情必須孩子自己去做,不能總指望老師,這就要求孩子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培養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
例如: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和玩具;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會削鉛筆,並能製作簡單的玩具等。
2)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會簡單的勞動技能。
例如: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在活動、遊戲或開飯前後,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圖書和其他用具等。
3)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例如:明白一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等時間段有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廁所、喝水或準備後續活動需要的用品等。
4)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例如:進入小學後,就沒有午睡時間了,在這個學期中幼兒園及家庭都應適當減少孩子的午睡時間,並且上、下午各安排30分鐘左右的學習時間,以此來適應小學的節奏。
行為習慣培養
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就象蓋高樓大廈一樣,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樓是蓋不好的,孩子的思維敏捷,聰明伶俐固然重要,但從小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其一生的影響都很大,不可忽視和放鬆。
1)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
一個人的坐姿顯示出這個人的精神狀態和個人修養,而且良好的坐姿對自己的身體有益處。
2)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例如:養成做事有準備的習慣,從課前準備工作開始培養。爸爸媽媽可以在進行學習活動前,給孩子十分鐘的準備時間,讓孩子做喝水、上廁所、拿取課本及文具等準備工作,當學習活動開始後,就需要要求孩子專注及投入。
3)養成有禮貌的習慣。
例如:碰到長輩、老師要主動上前問好,碰到同學要主動打招呼。在公共汽車上碰到傷殘病、老人等要主動讓坐,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禮貌用語。在家中與孩子交流時,需要關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語。
4)養成愛衛生的習慣。
愛衛生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體現。特殊時期,我們更應該向孩子傳遞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輕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潔的東西,包括有的孩子喜歡咬鉛筆等都需要糾正。
學習習慣培養
1)良好的傾聽習慣。
想要孩子在學業上走的長遠,就必須培養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這是所有好習慣中的基礎,重中之重。
2)正確的書寫姿勢。
進入大班後,相信爸爸媽媽們一定非常重視寶貝們的書寫習慣。在讀書寫字的過程中,寶貝們的坐姿、握筆姿勢可要規範哦!
良好的心理準備
對於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幼兒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所適應的以遊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後還要預習、複習功課或做作業。因此,幼兒入學前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心理準備。
1)對小學生活感興趣
爸爸媽媽在家和孩子們多聊聊關於小學的事,瞭解孩子們心中對小學的嚮往。同時和孩子談一談自己對上小學的困惑及擔心,幫助孩子收集一些資料來解決疑惑。
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雖然出不了門,但是我們可以和上小學的哥哥姐姐視頻聊天,採訪一下哥哥妹妹們,向他們問一些關於小學各個方面的問題也是瞭解小學生活不錯的方式哦!
3)查閱小學的各種設施及環境
寶貝們對小學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去小學參觀一下呢?“宅”家的日子同樣也可以參觀到小學哦,請爸爸媽媽上網為寶貝們收集一些小學的照片,我們來一個“雲參觀”。參觀結束後,更可以用畫筆記錄下你心目中的小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