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又到遵義看橋去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橋在遵義隨處可見,解放初期,城區湘江河上只有兩座橋,一座叫萬壽橋,一座叫獅子橋,那時寬不足10米,勉強供行人、馬車通過。50多年來,碧波盪漾穿城而過的5公里湘江河上,已經有10多座美麗、實用、具有文化和歷史底蘊的跨河橋,一大堆富有詩意的名字就讓你浮想聯翩。添秀橋、石龍橋、可楨橋、新華橋、迎紅橋......遵義人會如數家珍,告訴你城區無數橋的過去、歷史、文化以及很多傳說。

閒暇之餘,人隨心走。今天帶你看看橋上、橋下的風景。每座橋都是一卷古籍,每座橋都有鮮活的故事,每座橋都是精美的藝術品。

走, 瞧橋去!

每一個下午,在這裡隨便甩上幾桿,鮮鯽魚湯的香味就會飄滿你家廚房

日麗天暖,河風徐來,坐在橋上感受“吃魚沒有得魚歡”,也非常愜意

不但倒影如勾,每次遠觀側面,總是那麼光潔如新,漂亮


橋上的風景遠沒有橋下的那麼夢幻,你可以去看看

很有些歷史了,像飽經風霜的慈父一樣,橋身的兩邊掛滿了綠色的鬍鬚


你可以走近觸摸它的滄桑,它偉大的飄逸讓你流連

它每天都挺直脊樑,靜靜注視著如茵的河岸,看垂釣者,獨竹漂,各種泳姿的男人女人以及從它身邊每天走過的你


無論你來與不來,春夏秋冬它依然水天一色,從未改變

有人統計過,每日從它身上過去的車輛數千,行人過萬,那彎彎的橋洞,永遠笑的那麼香甜

正面來張靚照,依稀可見紅暈溢滿它剛毅的臉


每個季節,辛勤的環衛工人總是精心為它打扮,迎接遠方的你早日到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左上角上溫馨的街燈才是看點,照亮橋上走過的每一張笑臉

你仔細瞧瞧,在碧波盪漾的河面,是有橋好看還是沒有橋更好看

正如小家碧玉一般,頭戴花環,躲在鳳凰山的青山綠水之間。無論你左看右看,走過的風景總是讓人懷念


這橋有點西部牛仔的粗狂,尤其是橋身兩邊那幾個裝點綠草鮮花的托盤

水中四季變幻的高樓光影,才是它們永遠最浪漫的陪伴

據說,這橋最沒有特色,但橋上那鮮紅的火炬和滿是青藤的河岸才是它精心的打扮


橋的右岸,是遵義師院學子的家園,十年寒窗,從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只有三孔的橋,最好的演繹是活的簡單.

還有太多太多的橋沒有走完,你去三閣公園,踏上鐵索橋,掛上同心鎖,在回頭看看?


遠行一些,建議你去美麗的遵義鄉村,看看: 遵義的烏江大橋、山盆鎮落爐鐵索橋、江界河大橋......那是別樣的風景,飛跨山巔,橫空出世,巍峨壯觀。

如今高鐵橫跨黔北大地,處處是橋的美景,處處是群眾通向富裕的橋,處處是黨和人民的連心橋。你,可要好好瞧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