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出軌、報復:《面紗》的背後,一個墮落女人的自我救贖之路

《面紗》

面紗,取名於雪萊的十四行詩:莫去掀起那描畫的面紗,那芸芸眾生,稱之為生活。

遮住面紗的世界是虛偽和不真實的。作者寓意主人公凱蒂難以擺脫虛榮的假面,在面紗遮蔽的世界中艱難坎坷的心路歷程。

凱蒂故作姿態的周旋於眾多追求者之間的虛榮,沃爾特刻板的面孔,湯森的虛情假意,無不帶有面紗的特徵。

當不得不撕掉面紗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真實面目都赤裸裸的暴露出來。撕掉愛情面紗的湯森無情而自私,撕掉刻板順從面紗的沃爾特陰森而冷酷,被撕掉高傲自大面紗的凱蒂則顯得那樣無助和虛弱。

凱蒂就是在這樣一次次面對面紗背後的世界和麵孔後,一點點認清自己,認清世界的本來面目。從而一步步從天真無知膚淺逐漸走向自我救贖、自我強大的獨立之路。

圖片來自於網絡


凱蒂的美貌

凱蒂生活在一個還算富足的家庭。當急功近利的母親發現靠父親的升官來提升自己家庭的社會地位顯得希望渺茫時,她便把希望寄託在了兩個女兒身上。希望他們倆個都能嫁給地位不錯的丈夫,從而間接的扭轉一下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

在母親眼裡,要嫁給上流社會的男人必須得有美貌。因為妹妹長相平平,所以母親把希望都寄託在姐姐凱蒂的身上。

凱蒂很美,而女人的美貌會很快凋謝。

因此,母親想趁著凱蒂青春年少時把她嫁出去。而且要讓女兒的婚姻輝煌無比。

而母親賈斯汀太太的這些想法,凱蒂從小就深受影響,所以她會利用美貌來取悅他人,因美貌而心氣高漲。

母親處心積慮的帶她參加各種舞會和交際場所,傾盡所能為女兒提供機會攀附富貴,然而,直到凱蒂25歲還沒嫁出去。

在凱蒂從小到大成長的路上,母親一直是主宰她性格走向和人生方向的人。這一點從凱蒂對待婚姻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她懂得用美貌取悅男人,也知道她擁有這個。所以,她在選擇結婚對象時,會用對方的地位和財富作為與自己美貌交換的標尺。來判斷他是否配擁有自己的美麗。

這樣的想法和價值觀是源自於她的母親,賈斯汀太太。

價值觀的扭曲和因美貌而自持清高的觀念,導致除了擁有美貌,別的一無所長。就像個沒有思想沒有主張的花瓶,外表漂亮內心空乏。


嫁給沃爾特

凱蒂在妹妹和一位準男爵訂婚之後,慌亂之中,匆忙嫁給了沉默寡言的細菌學家沃爾特·費恩。

又是虛榮的心理作怪,當看到各方面條件都不如自己的妹妹在第一個社交季就和一名準男爵定了婚以後,她變得焦躁不安,她意識到這樣她會很沒有面子。

所以,當沃爾特向她求婚時,儘管她對沃爾特一無所知,甚至連他的名字都沒有記住,卻毅然決定嫁給他。用倉促的婚姻來逃避因妹妹先她結婚而帶來的尷尬。

通過凱蒂對自己婚姻的草率選擇,看出凱蒂在感情選擇這方面不但虛榮,而且是盲目的,更是被動的。

這也為她後來的出軌和一連串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當初凱蒂答應嫁給沃爾特時,她並不喜歡沃爾特。

也許是沃爾特獨求婚時獨特的表達方式,讓凱蒂有些吃驚,又正值為妹妹訂婚的事而煩惱不已。所以,這時,沃爾特的求婚不亞於一顆救命稻草,凱蒂慌不擇路的抓住了它。

凱蒂結婚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躲開母親那犀利而不屑的眼神,並可以先於妹妹一步結婚,種種原因都在考慮之列,就是沒考慮結婚的對象本身。

沃爾特對凱蒂的感情是真摯的,他是真的很愛凱蒂。結婚後,對凱蒂照顧的無微不至,對凱蒂的要求更是言聽計從。他對凱蒂愛的卑微又幸福。

所以,在後來發現凱蒂出軌後,一向沉默寡言的沃爾特說出了對凱蒂的感情,雖然言辭不無挖苦諷刺的意味,但也很讓人感動。更深刻的說出了愛一個的感覺是不計條件的。

“我知道你愚蠢、輕浮、沒有頭腦,但是我愛你。

我知道你的目標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是我愛你。

我知道你是二流貨色,但是我愛你。

我知道你何等害怕智慧,便盡我所能讓你覺得我是個大傻瓜,跟你認識的其他人一樣。

我知道你嫁給我只圖一時利益,我是那樣愛你,我不在乎。

我從來沒有指望你愛我,我看不出任何理由讓你愛我,我也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被人愛。

我很感激能被允許愛你,當我時常想起你高興跟我在一起,或者當我發現你眼中閃爍著愉快的愛意時,我就會欣喜若狂。”

這個時候沃爾特的話飽含著對凱蒂深深的愛,以及她對他不忠的怨恨和絕望。

深愛一個人的時候,會付出所有而覺得樂在其中。凱蒂對湯森是這樣,沃爾特對凱蒂是這樣。他們之間的愛情就像一首歌裡面唱到的:愛我的人為我付出一切,我卻為我愛的人流淚狂亂心碎,在乎的人始終不對。

這是一場飛蛾撲火的愛情遊戲,明知是火,也要奮不顧身一試。



偷來的情不是愛情

在婚外情這件事上,女人的愛情往往是全身心的義無反顧,而男人的愛情只在不需付出代價時才能顯得真誠。

凱蒂對湯森的愛是炙熱的,真誠的,全心全意信任的。信任到像信任自己的心一樣。她可以肯定的愛這個高大英俊,言談幽默風趣,舉止落落大方的男人。

她喜歡他那雙藍色迷人的眼睛,他的話可以隨時讓凱蒂快樂起來,儘管是在偷情被丈夫發現這樣的危急情況下,湯森的那些對丈夫的態度的判斷凱蒂都深信不疑。

所以,凱蒂認為,湯森也應該是這樣的愛著她的。以至於愛上情人湯森以後,“順從她丈夫的愛撫只讓她感到厭煩無聊。”

在自認為的愛情面前,女人和男人是不同的。女人不會考慮更多的利益,只遵從內心的感受,更不能做到理智的分析一切旁人都能看得清的道理。而男人,往往更多的考慮利害關係。

凱蒂知道湯森不喜歡她談論自己的妻子,也不高興用不好的字眼兒來形容妻子。就這一點來說,凱蒂就應該明白,湯森是離不開自己的妻子的,而她偏偏就避開這些道理,而自認為湯森愛自己如自己深愛他一樣。多麼可笑又愚蠢的女人。

這一切愛的假象都在凱蒂的丈夫沃爾特和她攤牌後,提出如果湯森能和妻子離婚,並在一週內和凱蒂結婚,他就不在追究的條件下,暴露無疑了。

當凱蒂信誓旦旦的認為湯森一定會為了自己而離婚而去找他時,湯森的逃避和推諉讓凱蒂大失所望。

當凱蒂說出要和丈夫離婚時,湯森慌了,他明確表示不希望凱蒂離婚,自己也不可能離婚。

湯森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譽和地位,不讓沃爾特起訴他,不惜讓凱蒂答應沃爾特的條件,去和他到霍亂橫行的“湄潭府”去送死。

“對我來說我們的愛情就是一切,你就是我整個生命。可對你來說這不過是個小插曲,認識到這一點太讓人心寒了。”

這一切,都讓凱蒂猝不及防。此時她才知道,湯森根本不愛她。他只愛他自己。

而這時,凱蒂也忽然意識到,這一切似乎都在丈夫沃爾特的掌控之中。

在湯森自私的嘴臉原形畢露時,凱蒂才明白,原來丈夫就想讓她親眼見識一下湯森這樣的男人是怎樣的無情,也知道自己被欺騙的下場。

“他知道你虛榮、懦弱、自私自利,他想讓我親眼見到這一切。他知道你會像野兔一樣,危險一來就跑得遠遠的。他知道我深受矇騙才會認為你愛上了我。因為他知道你不會愛上任何人,只愛你自己。他知道你會犧牲我,好讓自己毫髮無損地逃脫出去。”

人,在深刻意識到自己的愚蠢所犯的錯誤正在被人嘲弄時,總是變得歇斯底里,從而更加決絕。湯森的自私無情,讓凱蒂傷心欲絕。這也許是凱蒂從那個淺薄而輕浮的時期逐漸走向成熟的一段必經之路。人往往是在跌倒中不斷成長蛻變的。


重新認識沃爾特

當凱蒂在湯森那裡傷心欲絕後,便帶著赴死的絕望跟著沃爾特到了霍亂橫行的“湄潭府”。

凱蒂對於丈夫沃爾特要把她帶到湄潭府害死她這件事始終不太相信。

沃爾特雖然寡言但很睿智,是個有深刻思想和頭腦清醒的人。這一點在他以讓湯森離婚和凱蒂結婚相要挾,而讓湯森在凱蒂面前露出原型這一點上就能體現出來。只是因為凱蒂不愛他,也不在乎他,所以,並沒有看出這一點。

凱蒂終日和沃爾特沒有什麼話,她對沃爾特仍是琢磨不透,甚至還有些懼怕。然而,這一切都從她和沃丁頓的談話以後開始改變了,凱蒂從別人的口中看到了自己的丈夫沃爾特的另一面。

“如果說有哪個人能夠單槍匹馬阻止這場可怕的瘟疫,這個人就是他。”

“每天要冒20次生命危險。他說服俞上校受他的調遣,把軍隊交由他支配,修道院的修女們對他非常信賴,她們把他看做英雄。”

沃丁頓的話引起了凱蒂對沃爾特另一種感覺。

來到湄潭府的日子裡,在親眼目睹了死亡的樣子,凱蒂似乎對死亡不那麼懼怕了。她說服沃丁頓帶她去修道院,在見識了修女們無私無畏的工作,還有修女們對他丈夫沃爾特極高的評價,凱蒂哭了。

她想不到修女們口中的沃爾特是那樣的高尚和偉大。

沃爾特的溫柔,沃爾特的親切,沃爾特的靈活機敏,沃爾特的深情的眼神,沃爾特對每一個病人愛的傾注,他成了病人和修女眼中的英雄和精神支柱。這一切,都是凱蒂未曾見識的,也許她不配見到。

凱蒂只能鄙視自己,因為她曾一度鄙視沃爾特。凱蒂覺得自己十分的愚蠢,大家都很高看沃爾特,只有她一個人看不見他的優點。卻愛著那個早已被他看穿的卑鄙小人。

凱蒂試圖開始真誠的和沃爾特交流。因為她意識到沃爾特的痛苦完全來自於她的背叛。她想拯救沃爾特,想把他從傷害中解救出來。這時她的話有種毫不掩飾,直面自己錯誤的勇敢。

“我對你太不好了。我對你不忠。”

“就因為一個愚蠢的女人對你不忠,你就讓自己深陷痛苦,這既荒謬,又不相稱。我這個人太沒價值,太無關緊要了,都不值得你分心。”

“沃丁頓先生和修女們跟我說了你那麼多好話,我很為你自豪,沃爾特。”

“我自己什麼都不想要,只想讓你快樂一點。”

這是凱蒂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曾經多麼愚昧無知,愚蠢淺薄。她承認錯了。



找回自己

凱蒂在修道院幫助院長嬤嬤負責照顧中國兒童的工作,非常忙碌而充實。

“凱蒂有種神奇的感覺,似乎自己正在成長。”

“她突然發現自己有一個禮拜都沒想過查爾斯·湯森了,夜裡也沒夢見過他。他甩了她的時候,她以為自己活不下去,而現在她笑聲連連,真是個分文不值的東西。她竟然讓自己變得那麼愚蠢!”

一個人只有在經歷萬般劫難和痛苦後,才能真正的去思考。凱蒂在以為的絕境中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命之光。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而曾經那些曾經以為天大的事情回頭再看,簡直愚蠢至極,小到如滄海一粟,不值一提。此時的凱蒂正在脫胎換骨的成長。

凱蒂在和修道院的孩子們的接觸中,漸漸的成了孩子們的朋友,成了孩子們的快樂源泉。當院長嬤嬤情不自禁誇獎她的時候,凱蒂竟然哭了。

凱蒂的淚水,有為自己曾經的錯愛而悔恨,也為曾經傷害過丈夫的行為而難過,但更多的是為自己能走出那些陰霾,重新煥發的熱情和信心而哭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像是一種自己對自己靈魂的救贖,凱蒂發現自己竟然做到了,她為自己這樣艱難走過來而感動,在孩子們的笑聲裡,在孩子們的眼睛裡,她找回了自己的價值,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凱蒂認為要繼續活下去的全部意義。


自我救贖

如果說凱蒂因為在奉獻裡找到了活著的意義,那麼這一切在凱蒂發現自己懷孕後,更深刻的意識到生命的意義。

凱蒂懷孕了,這樣的消息如果換做正常的家庭,一定會沸騰起來,丈夫會欣喜若狂的把妻子摟進懷裡。而凱蒂,面對沃爾特,儘管她並不愛他,覺得有愧於他,但凱蒂的仍然會湧起各種希望和念頭。她同樣需要愛,需要安慰和幫助,需要有一個懷抱來依偎。但她卻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和孤獨。

沃爾特:“我是那父親嗎?”

凱蒂是矛盾的,她知道她只要答“是”,就可以給沃爾特一個藉口打動他,從而原諒她。

然而,現在的凱蒂已經不是從前的凱蒂了,她見識了太多的死亡,認清了湯森的刻薄無情,經歷了從一心求死到重生希望的過程,她不能對沃爾特撒謊,眼淚順著臉頰流淌,她告訴沃爾特:“我不知道。”

沃爾特表現出極端冷靜的沉默,也有一點對凱蒂的關心。當沃爾特走出房間時,凱蒂的淚水奔湧而出。

凱蒂在這些日子裡,由對沃爾特的怨恨、懼怕到重新認識,她覺得自己越來越能理解沃爾特了,儘管他想要用瘟疫殺了她。她覺得自己雖然還是不愛他,但在心理上她是願意靠近沃爾特的。

“現在她只能為沃爾特做一件事,可不知該怎麼做。她希望他能原諒她,不再為了她的緣故,而是為了他自己,她覺得只有這樣才能恢復他內心的平靜。”

沃爾特毅然決定來到霍亂之地,他不僅想殺了凱蒂,也想殺了自己。因為一個人如果太痛苦的時候,往往喜歡用另外一件更加痛苦的事來對抗。

凱蒂還是不愛沃爾特,但她希望他能從痛苦中走出來,不再為她的不忠而讓自己永遠陷在痛苦的沼澤中無法自拔。

她想幫助他尋找一種辦法。為此,她不吝惜批判自己,貶低自己來讓沃爾特找到一種心理上的平衡。不得不說,凱蒂在這場死亡遊戲中比沃爾特更加快速的認清自己,學會了對往事的釋懷。

凱蒂對沃爾特的感情在不知不覺的發生著變化,不是那種狹隘的感情,是站在了一個更高尚忘我的角度,她希望改變沃爾特的自我束縛。


“死的那個是狗。”

沃爾特終因感染了霍亂病毒而離世。臨死前,凱蒂用最深切的懺悔懇請沃爾特的原諒,她不想給沃爾特留什麼遺憾,也不想留給自己。然而,沃爾特到死都沒能說出原諒的話。而只是說了一句:“死的那個是狗。”

這句話是出自於哥德·史密斯的詩歌《輓歌》,大意是一個好心人領養了一條狗,起初相處融洽,突然一天狗發瘋咬了人。大家都為即將死去的好心人哀嘆,但是人活了下來,“死的那個是狗。”

沃爾特的死也許是有預謀的自殺,或者他真的是感染了病毒。

他死了。

這個智慧而又極端固執的男人,用一種決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未來。

沃爾特用“死的那個是狗”這句話來做最後的交代。他說自己就是那隻狗,他本來是要用瘟疫來殺死凱蒂,但最後殺死的卻是自己。

這裡面我們更深刻理解沃爾特的死亡,也許他在蓄意擺脫這種痛苦的掙扎,他對凱蒂的愛是隱忍的,深情的。然而被背叛的痛苦和不能放棄的愛同樣在沃爾特身上表現出頑強的對抗性,讓沃爾特深陷矛盾和痛苦中。

所以,他不得不用死亡來結束這樣的痛苦。


凱蒂的重生

從瘟疫區回到倫敦,凱蒂毅然拋開過去的種種糾葛和羈絆,真誠的與老父親和解,一同邁向未來的新生活。

她經歷了死亡,經歷了成長,獲得重生。

凱蒂懷了孩子,不管這個孩子是誰的,她都決定要把他培養成人。

“我想要個女孩,撫養他長大,不讓她犯我犯下的那些錯誤。我要培養女兒,給她自由,讓她靠自己的力量獨立於世。我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上,愛她,撫養她長大,不只是為了讓某個男人因為很想跟她睡覺而供她吃住,養她一輩子。”

凱蒂自此真正的走出了原來的自己,變成有思想,有內涵的女人,像一個獨立女性一樣的生活。人生走過的彎路,跨越的溝谷,做下的蠢事,遭遇的不幸,都將成為她面對未來的勇氣。那是一條通往內心安寧的路。


不再用美貌做籌碼來依附於男人的供養,獨立堅強的迎接生活,是凱蒂勇敢掀開面紗,面對真實的世界後得到的最深刻的啟示。她從修道院的修女身上看到了世界的純粹,自由的光輝和愛與包容的力量。

正如凱蒂對沃丁頓說:“我覺得自己就像個一輩子都住在小池塘邊上的人,突然間看見了大海,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但心裡又充滿了喜悅。”

大海的世界就是凱蒂所追尋的那個未知的充滿魅力的、真實的靈魂世界,它願意往更高尚,更強大的方向靠近。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活在面紗的後面,並且盡力去偽裝朦朧的美好。面對真實的世界,你是否有勇氣揭開面紗呢?

凱蒂做到了。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讀書好

唯讀與你一起品讀好文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