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女被強暴,被逼援交致死,比《狩獵》和《熔爐》致鬱

有部電影一直沒忍心推薦給你們,它揪心、壓抑,甚至比大家都看過的《狩獵》和《熔爐》等作品還要令人致鬱。

不過今天廠長還是要把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因為——

網盤著實該清理一下了

而這部片子,我絕對不會再看第二遍。

《蚯蚓》


故事開始於一樁命案。

在某個下雨天的夜晚,身穿性感短裙的李子若跳樓自殺。

據警察所說,這姑娘身上傷痕累累,一看就知道此前有過不少次輕生的行為。

我猜測,兩個月裡,她尋死至少有20次。

話雖這麼說,但警察最終還是以“自殺”簡簡單單結了案。

他們並不知道,這樁案件的背後,竟然藏有那麼多的罪惡……



李子若從小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爸爸腦癱,沒辦法給她很好的生活。

於是有很多次,她險些就與最親的爸爸骨肉分離。



好在因為兩人的堅持,他們最終沒有分開。

即便日子過得苦了點,父女倆也沒有怨言。

後來,子若考上了有名的藝校,為了成全女兒的夢想,父親便與她一同搬到了首爾。

他擺攤,子若上學,以為這一切都將是更好的開始。


然而在子若入學以後她才發現——

在貴族學校,窮人根本無法立足。


再加上子若天賦異稟,她一來就“幹掉”了總拿第一的班長惠善。

所以自此以後,子若再無安寧之日。



最最最要命的是,惠善暗戀的學長也對子若有意。

在一次春遊中,兩人都對彼此敞開了心扉……



不瞞你說,劇情發展到這裡的時候,廠長是眼如銅鈴!

怎麼一向乖巧溫順的子若說內什麼就內什麼了?

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場景被惠善的小姐妹給看到了……


就這樣,經過一番告狀,惠善正式向子若宣戰。



當然,她並沒有蠢到與子若正面交鋒,而是找到子若在學校唯一的朋友,然後從她那裡逼問子若的消息。

比如惠善知道了:

原來子若的爸爸是個腦癱。



抓到這樣的“把柄”,惠善哪可能罷休——

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她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學長。

結果如她所想,學長跟子若大發脾氣。



毋庸置疑,這是個嫌貧愛富的渣男。

更可氣的是,兩人在爭吵的過程中,渣男還對子若動了手。


這麼一來,子若才知道自己“惹”到了不該惹的人。

後來,她找來惠善,想著最好能化干戈為玉帛,可沒想到,惠善張口就侮辱了自己的父親。

於是衝動之下,子若便將惠善給打傷了。



擱在普通人身上,類似這樣的事頂多私下和解一下就能解決了、

可作為財閥集團的擁有者,惠善的父母卻堅持要嚴肅處理子若,他們甚至還叫來惠善的小姐妹,讓她們以同學的身份為她作偽證。



也就是說,現在的情況是人證物證俱全,作為學校的一方,校長只能聽命於惠善父母,別無他法。

直到子若將此事上報給教育廳。



鬧這麼大動靜,絕不是惠善與學長的初衷。

可子若態度強硬,又能怎麼辦呢?



事情發展到最後,這些人還是走上了惡魔的道路。

他們無休止的霸凌子若,用清白威脅她讓她撤訴。



視頻,把柄,這些東西全都在惠善與學長的手裡。

無奈之下,子若只能選擇撤訴。

可她沒想到,撤訴以後,他們仍然不放過她。



如你所見,17歲的子若,被輪J,被逼迫去做援交。

她不是沒想過要努力的活下去,只是再這樣下去,她真的一點尊嚴都沒有了……



記得剛看完這部片子時,廠長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而更讓我驚歎的是這條短評:

這個故事發生在現代真是搞笑,時間起碼推前30年還有點可信力。


也就是說,還有很多人並不相信這樣的校園霸凌真實存在。



這裡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

2013年的《韓公主》,當時,此片播出以後曾引起過不小的反響,很多人都因為女主被性侵而感嘆不已。

可有些人卻並不知道,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而改編,片中女主的遭遇,都是真實的。



包括在中國,這樣的事屢見不鮮。

可以說,校園霸凌不分國界,它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

即便你不願相信——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沒有原因的惡意,而這些惡意,還是滋生於本該是善良的未成年群體。



當然,除了校園霸凌以外,廠長在這部電影中還看到了另一重隱患。

那就是有關小人物的生存問題:如果社會無公道可言,那麼弱者是不是就只能以暴制暴?



總之,子若的父親是選擇了這樣的方式。

廠長還記得他走出警察局時的樣子,那個身影,無助又弱小。

最諷刺的是,他的背後竟然還寫著“可信的警察,安全的國家”這幾個大字。



是的,子若爸爸在後來找到了子若被害的證據,可因為日記不能立案的規定,他最後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被擋在“法律門外”。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結局不夠圓滿。

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似曾相識呢?

我們總是口口聲聲的說著“校園霸凌”不容忽視,但是它真的引起社會關注了嗎?

所以繼續努力吧。

畢竟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