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亦丹青——中国第一位摄影师


略懂一些摄影或书画的人,对郎静山的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他是民国极富盛名的摄影家。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用照片向世人展示浸润了东方式智慧的意境美。


郎静山的创作数量之多难以计数。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郎静山先生将西方舶来的摄影术与中国传统的画理相融合,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创造性地开拓出“中国集锦摄影艺术”,并以集锦摄影独步天下。在郎静山的摄影中,我们读到了画面中传递出的中国画美学意境,这种意境在作品的构图和精神风貌上都有所体现。
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一方面在理论上遵从中国古代画论“六法”,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布局,将中国的主题和意境引入摄影;另一方面走进自然,感受生活,拍摄了大量的名胜风光,把大自然的四时景物和富有诗意的生活细节作为摄影“创作”的素材。经过暗房潜心实验探索,以多底片叠合技术成为“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摄影新象,让人叹为观止!

云深不知处 1963年 少小离家老不回 乡音未改鬓毛哀 背影相见不知谁 雾中问客何处去 郎静山1963年作品《云深不知处》,完全脱离了黑白摄影作品对光影、层次与清晰度的要求。而用张大千的背影对着观者,并以茫茫大雾围绕着相中的主角。这可以是梦中的不知状态,可以是飘渺仙境,可说此人想要看清前路,亦可说此人觉前途迷惘,端看者的心在何种状况而定。以浓浓大雾衬托单调的人与树,更是别出心裁。
晓汲清江 1934年 中国古话论清淡虚灵谓之气韵。《晓汲清江》即是庄子所言“实景轻则虚景现”的表释。由原来的风光照我们更可见其创作之用心。
庄子论艺术在于清远虚无,郎静山的作品中《晓风残月》、《云深不之处》和《晓汲清江》,虽各有表述,但作品之本源即发自庄子所追求的虚静之心。
晓风残月 1945年《晓风残月》描绘的是一对恋人,即将离别,彼此的感受如随风飘逐的柳丝般慌乱。恋人的心,于小舟中摇摆不定。踏实的田地也没于湖中,不再可靠。渺小的远山遥不可及,居高临下的柳枝,与几个简单的主体酝酿出感伤的氛围。这一丝丝、一丁点儿的韵味道尽了离愁。中国艺术中余音袅袅,风味犹存的含蓄之美,就是如此展现。

松荫高士 1963年 暗云春光凝不里 胸怀一片总是强 老树多姿环如宇 仰看虚空誓满志
美人胡为隔秋水下 1932年
农舍幽情 1965年
衬花云彩 19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