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是一场修行



朋友养了一条狗,昨天被人投毒杀了。

朋友很伤心,在朋友圈里说,

这辈子都不会和杀猫杀狗的人做朋友,因为他们太狠了。


1.杀掉一条狗真的有用吗?

我平时也是个喜欢小动物的人,平时见到猫啊狗啊,也会馋地挪不动脚。

但自从去年夏天,邻居开始养狗以后,我就深受其扰。

我租住的房子是顶楼,楼上是个非常干净漂亮的大露台。

白天可以上去晒太阳,晚上可以上去看星星。

但自从隔壁养了狗,天台就成了她的遛狗专用场所。

白天,整个楼梯和天台都是狗的,撒欢儿地跑,到处拉尿。

从此我就再也不去天台晒太阳,因为害怕出门撞上狗屎运

晚上,天台也依旧是狗的,因为那条狗,晚上十二点会自己跑去天台拉屎拉尿,

之后还会在天台上娱乐跑半个小时。

我平时晚上十一点半睡觉,但自从邻居养了狗,我的觉就睡不成了。

一到十二点,就听到狗在我的房顶上奔跑跳跃,邻居是个年轻的女孩儿,踩着一双木屐,也在房顶上和狗一起奔跑跳跃。

这样的深夜里,我都不记得和她沟通过多少次,但都无果。

秋天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房顶突然开始漏雨。

找了物业的人来看,说楼上的防水层已经被踩地稀巴烂了,必须得重做。

但即便是重新做,也得等到天气放晴。

可偏偏那几天就阴雨连绵。

看到雨水顺着窗沿一点一点漏进来,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

那条狗在天台上留下的大便和尿臊味儿。

那一刻,我的心里,杀意顿起。

可是杀掉那条狗真的有用吗?

当然没用。

一条狗被杀死了,主人还可以再继续养另外一条。

错不在狗。而在人。

有时候我们讨厌一条狗,不是因为它是条狗,

而是因为狗主人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2.狗品即人品

电影忠犬八公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它只是你的一条狗,但你却是它的一生。

是的,养狗如同养孩子,狗品即人品。

当你决定养一条狗的时候, 你领养的,不仅仅是一只逗你玩乐的宠物,

而是在这个世界,你又重塑了另外一个自己。

任达华在电影《导盲犬小Q》里,饰演一个视力逐渐萎缩衰退的美食家。

在他人生步入黑暗之时,小Q走进了他的生活。

一条狗,是没有权利去为自己挑选主人的,但人有。

任达华不接受小Q,就如同不接受命运的厄运一样,他把小Q狠狠地按在地上,高声尖叫:

“不要靠近我!你走开!”

那一刻的人性,在狗面前,卑微至极。

后来,他把小Q撵出家门,在一个暴雨瓢泼的夜晚,小Q瑟缩在车低。

它等待任达华的家门,为自己打开。

论忠诚,人似乎永远都比不上一条狗。

而论仁慈,人又总是那么吝啬。

也因此,我那位养狗的朋友才会在朋友圈里心寒胆颤地说:

永远都不会和一个杀猫杀狗的人做朋友。因为那样的人太狠了。


3.杀狗是暴行,养狗是修行

我的老师也是个爱狗人士,他家有一条牧羊犬,已经13岁了。

已经跑不动了,只能慢慢地走。走也走不远,顶多就是楼下小区里转悠转悠。”

说起自己的狗,我的老师有些失落。

“以后还会再养吗?”我问。

“坚决不会。”老师摆摆手。

因为家里养了一条狗,所以老师这些年很少去外地旅游

没人给代看,送到宠物所一次,回来生了场大病,差点要了它的狗命。”

当初坚持要养狗的儿子,十年前现在选择了留在国外发展,儿子走后,狗却成了唯一的陪伴。

养狗,就如同养娃,不但得养,还得好好给狗建立规矩

每次出门遛狗,老师从来都会把狗绳牵在手里。

好在自家的狗很通人性,似乎也受了家人的熏陶,安静,懂事,从不靠近陌生人。

偶尔有孩子喜欢,过来伸手摸摸,狗子也是顺从地低下头,并不叫唤。


毒杀一条狗,简直就是一场暴行。所有狗的问题,其实都出在人身上。”

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佛陀转世成为一个国王去修行,有一天遇见一只老鹰在捕杀一只鸽子。

国王想要救鸽子,就对老鹰说,放过这只鸽子吧,我可以从身上割和鸽子等量的肉给你吃。

老鹰想了想,同意了。

于是国王就找了一个天平,把鸽子放在天平一端,从身上割肉下来放在天平的另一端。

但无论自己割掉多少肉,天平那头的鸽子都一动不动

那一刻,国王才明白,在这世上,万物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想要救鸽子的命,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命

这就是修行。

我们人类做为两脚兽的生物,自以为是地主宰着万物,其实,欠下的,最后都得还。

假如你决定要养一条狗,就应该把它当成你的一场修行。

若你修行不当,狗就会受到责罚。

这才是主人和狗,真正的关系。


不要轻易去杀一条狗,也不要轻易去养一条狗。

在你享用狗给你带来的乐趣和安慰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

在一条狗面前,你是否做人有模有样。

毕竟,养狗,真的是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