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鏡頭下的毛澤東時代新西藏社會民情

進入《西藏日報》攝影組後第一次拿起相機拍攝的劉麗嘉。1962年

《北京鴨在拉薩》1963年 劉麗嘉處女作

《慶祝共和國成立十四週年》1963年拉薩效區 拉薩郊區農民用莊稼將木製的小車裝扮成彩車慶祝國慶 劉麗嘉攝

《張經武與藏族群眾交談》1963年8月21日羅布林卡 劉麗嘉攝

《為西藏自治區成立新建布達拉宮廣場》1963年拉薩 劉麗嘉攝

《翻身農奴用木榔頭平整土地》1964年12月 拉薩郊區 劉麗嘉攝

《熱烈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1965年8月29日 拉薩各界一萬二千多人熱烈歡迎以國務院副總理謝富治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到達拉薩 劉麗嘉攝


《給解放軍送信被叛亂分子挖去雙眼的佈德在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1965年9月 劉麗嘉攝


《才旦卓瑪在羅布林卡為 群眾演出“翻身農奴把歌唱”》1965年拉薩 劉麗嘉攝

《川藏公路上的怒江鐵橋》(康藏公路通車時的鐵橋)1964年10月 劉麗嘉攝

《大戰流沙河》1964年 拉薩。拉薩幹部群眾星期日義務勞動大戰流沙河。夏天雨季將至,為了確保拉薩安全,各機關幹部積極參加義務勞動,疏通拉薩此條經布達拉西北側至西郊的流沙河上的積沙 劉麗嘉攝


《郵政藏文電報開通》1964年 拉薩為迎接西藏自治區成立,以拉薩為中心的郵政通信網已初步建成,建立了亦工亦農的鄉郵員制度,許多偏僻的鄉村也能及時瞭解黨的方針政策和互通信息。這是拉薩八角街郵電門市部首次開設方便群眾的藏文電報業務。劉麗嘉攝


《西藏自治區成立前夕,拉薩新大橋通車(右方鋼架橋為1954年通車的老橋)》1965年拉薩 劉麗嘉攝


《草原上的帳蓬小學》1969年8月那曲縣紅旗公社 劉麗嘉攝

《七十年代初,客車行駛在色齊拉山上》劉麗嘉攝

《拉薩雪居委員會業餘藏戲隊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廣場演出傳統藏戲》1970年代 劉麗嘉攝


《解放軍為列麥公社訓練民兵》 1973年 劉麗嘉攝

《西藏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典型列麥公社的骨幹們》1972年隆子縣 劉麗嘉攝

《藏族演員學演白毛女》 1973年拉薩 劉麗嘉攝。

《藏族演員學演白毛女》 1973年拉薩 劉麗嘉攝。

《藏族演員學演白毛女》 1973年拉薩 劉麗嘉攝。

《藏族演員學演白毛女》 1973年拉薩 劉麗嘉攝。

《藏族女礦工》1973年 馬查拉煤礦 劉麗嘉攝

《隆子縣列麥公社的羊群》1972年 劉麗嘉攝

《精耕細作 平整土地》1973年貢噶縣前進區 劉麗嘉攝

《農奴的後代》1973年 列麥公社民辦小學的孩子們在學習 劉麗嘉攝

《瞧這一家子》1973年拉薩西藏運輸公司汽車三隊客車司機徐永順夫婦兩生有倆男四女,在西藏高原,徐師傅工作非常辛苦,但家庭生活非常甜蜜。徐師傅大女兒徐麗(中)1969年14歲時參軍,在醫院當護士。1997年劉麗嘉在採訪自治區六屆人大五次會議時,徐麗作為人大代表出席了會議,這時的徐麗肩扛上校軍銜。劉麗嘉攝


《通往革命壩的水渠》1973年那個年代全國都在學習紅旗渠的經驗,西藏也不例外。這些人工修建的水渠,不僅為當時的糧食生產提供了保障,也是那個年代的最為明顯的符號之一。劉麗嘉攝


《西藏高原小麥豐收》1973年澎波農場(此作品入選1975年全國影展) 劉麗嘉攝

《著藏裝的漢族兒童》1975年拉薩 劉麗嘉攝

《自治區藏劇團在拉薩市人民公園演出移植革命樣板戲“紅燈記”》1975年5月1日 西藏藏劇團用藏劇的唱腔及藏語臺詞,用藏劇的形式表演《紅燈記》 劉麗嘉攝


《西藏自治區成立十週年,遊行的彩車通過拉薩人民路(現宇拓路)》1975年拉薩 劉麗嘉攝


《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十週年的西藏民兵方隊》1975年 劉麗嘉攝

《紅色娘子軍在拉薩郊區受歡迎》1975年 劉麗嘉攝

《登山女英雄潘多》 1975年5月27日,36歲的潘多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她是我國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女隊員。劉麗嘉攝


《西藏數萬幹部群眾沉痛悼念毛澤東主席逝世》1976年拉薩 劉麗嘉攝

《歡送參加五屆人大的西藏代表》1978年拉薩(車廂內右二:才旦卓瑪,著名歌唱家,時任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右一:措姆,早期門巴歌手,時任西藏自治區婦聯副主任;右四:次仁拉姆,朗生互助組帶頭人,全國勞模,三八紅旗手) 劉麗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