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這個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齊齊哈爾美圖欣賞

齊齊哈爾為黑龍江省下轄市,“齊齊哈爾”名字來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因世界珍禽丹頂鶴在此棲息,又名鶴城。

齊齊哈爾地處東北松嫩平原,位於東經122至126度、北緯45至48度,位於黑、吉、蒙三省區交匯處,東臨大慶市和綏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北與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接壤,距省會哈爾濱市359公里。

“齊齊哈爾”到底啥意思?有人說是滿語,有人又說是達斡爾語。要按著名達斡爾語專家卜林說,應該是達語。“齊齊哈爾”由達語“齊齊仁”“哈日”合成,漢語中找不著對應的單詞,意思是,圈牲口的陡崗。早先年間,齊齊哈爾這多是遊牧、打獵的少數民族,那時候牲口沒有圈,晚上趕到背風的地方就算完事。叫“圈牲口的陡崗”倒是差不多。


更有意思的是,“齊齊哈爾”是讓大風打嫩江那邊刮過來的。原先建城的時候,報奏朝廷的是江西的齊齊哈爾屯。樁也栽了,線也扯了,可是一尋思,從齊齊哈爾屯去南北的驛站還得過江,挺彆扭的。不如將城建在江東好,於是就又挪江東來了。可是不能總折騰聖上呀,乾脆,城搬家名跟著也過去得了,也別重報奏了。就這麼的,原先叫卜奎的地方,又叫齊齊哈爾了。那年月,風比現在邪乎,正好颳了幾天大風,老百姓不知咋回事,一出門,哎呀!這不是風把一個城刮到江東了麼!這才有風颳卜奎的傳說。


桐城人方式濟寫過本《龍沙紀略》。《後漢書》裡有“坦步蔥雪,咫尺龍沙”這話,李白有詩“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古代的文人就好拿“龍沙”倆字比西北荒遠沙漠,這方式濟就用“龍沙”來比齊齊哈爾了。自打《龍沙紀略》這書一出,後代識文抓字的人,就全把齊齊哈爾說成“龍沙”了。這一來,“龍沙’成了齊齊哈爾的又一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