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中國紅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中式

君語

+



自古以來人們都愛對顏色賦予意義,但從來沒有一種顏色能像“紅”這樣雅俗共賞。它是紫禁城的宮牆,也是百姓嫁娶的衣裳。


紅是中國人的心,

紅是中國人的魂。

尚紅習俗的演變,

記載著中國人的心路歷程。

經過世代承啟、沉澱、深化和揚棄,

這抹中國紅逐漸嬗變為中國文化的底色,

瀰漫著濃得化不開的入世情結。




紅有日出之色,

是生命、健康、熱情、

朝氣、歡樂的象徵。

飽含著一種力量和衝動,

其中內涵是積極的、前進向上的。

中國紅,這三個漢字,

無論用什麼字體來寫,

在視覺上都非常地大氣,

絕沒有絲毫的粗俗和猥瑣之感。

原因在於,支撐這三個字的人文背景遼闊厚重,

隨便指一座山、一條河、一座城,

乃至任意撿一片陶、一方印、一段綢,

都能把這種器宇軒昂和凜然大氣渲染到極致。




從朱門紅牆到紅木箱櫃;從本命年的腰帶、佩玉的流蘇到壽星的壽服壽桃;從開張大吉的剪綵到恭賀新禧的賀卡;從過年過節懸掛的燈籠到家家戶戶張貼的春聯、倒福和窗花,都是中國紅裡寓味著的平安喜樂。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人那麼喜歡紅色。這是因為在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中,紅色是紅紅火火、福貴康壽的象徵。中國人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全都傾注到了這火一樣的“紅”色上了,紅色是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




在古老的中國,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等級,

最高等級是純硃紅色,皇帝專用,

舊時皇帝的指示稱之為“硃批”,

呈君的奏章稱之為“紅本”。

富貴人家的大門,也稱為“朱門”。

朱門源於九錫的寓意,

標誌著至尊至貴,常人不能亂用,

只有天子恩淮,門戶可塗上硃紅色,

是一種高規格的待遇,

朱門是身份的象徵,

這也是較多人喜歡的一種理由。

用來彰顯威嚴和至高無上的地位。



崇尚素雅,

崇尚簡約的詩人們也愛“紅”,

像唐人毛文錫“春夜闌,

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

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

明人計無否 “小紅橋外小紅亭,

小紅亭畔 ,高柳萬蟬聲”。

這些紅色不再只是喜慶,

而有了種清逸之氣,

用來承載了文化的風雅。


這些中國紅,

是華夏民族的紐帶,

是對血脈的歸屬與認同,

是歷經千年從厚重的歷史中提煉出的人文情懷。

已經地嵌入了中國人的靈魂,

成為當之無愧的安身立命的護身符,

維繫著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的華夏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