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因新冠肺炎離世,遺書扎心:經歷過災難才懂什是歲月靜好



—01—

一個導演的17天

常凱,55歲,湖北電影製片廠導演,2月14日凌晨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當天傍晚,他的姐姐也去世了。


12天前,他母親去世。


17天前,父親去世。


都是同一原因。


17天裡,一家四口撒手人寰,簡直是滅門之災。


原以為這樣的慘烈情節只會出現在電視劇裡,哪知道現實裡,正在發生。



這本是一個幸福的書香門第。


好友說, 常凱畢業於武漢大學,高大帥氣,為人隨和,很紳士,有品位。他的父母都是同濟醫院的教授,兒子在英國讀書。


一個月前,一切還好好的。


常凱本來在酒店預訂了年夜飯,後來武漢出臺政令,酒店年夜飯取消。常凱便親自掌勺,給家人做了一頓大餐。


三十兒晚上,一家人歡聚一堂,溫馨熱鬧。


誰知第二天,噩夢開始。


大年初一,常凱父親開始發燒,咳嗽,呼吸困難。


常凱聯繫了多家醫院,但都被告知“沒有床位”。


一家人多方求助,還是一床難求。極度失望之下,只好讓老人留在家裡自救。


期間社區曾找醫生上門問診,但父親病情危重,回天乏術,1月27日,大年初三,老人離世。


常凱母親當時也已經感染,2月4日被收治進武昌醫院,只是在多重打擊之下,身心疲憊,免疫力極差,於2月8日離世。


2月4日,常凱也出現了不適症狀。母親去世第二天,他住進了醫院。短短5天后,可怕的病魔帶走了他。


而當晚,他的姐姐——武昌醫院護士柳帆也一起去了……


常凱生前寫下了遺書,讀之令人悲痛:


除夕之夜,遵從政令,撤單豪華酒店年夜宴。自己勉為其難將就掌勺,雙親高堂及內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


殊不知,噩夢降臨,大年初一,老爺子發燒咳嗽,呼吸困難,送至多家醫院就治,均告無床位接收,多方求助,也還是一床難求。


失望至極,回家自救,床前盡孝,寥寥數日,回天乏術,老父含恨撒手人寰,多重打擊之下,慈母身心疲憊,免疫力盡失,亦遭烈性感染,隨老父而去。


床前服侍雙親數日,無情冠狀病毒也吞噬了愛妻和我的軀體。輾轉諸家醫院哀求哭拜,怎奈位卑言輕,床位難覓,直至病入膏肓,錯失醫治良機,奄奄氣息之中,廣告親朋好友及遠在英倫吾兒: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


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一個“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的男人,就這樣不甘離世。


他的好友在悼文中用了四個詞表達心情:悲哀!慘烈!心如刀割!無以言表!


湖北電影製片廠也發出訃告,稱“常凱多次被評為標兵、先進工作者”“他的病逝,使我廠失去了一個優秀幹部”。


常凱的妻子也已經感染,現在還在救治中。


一大家人,只有遠在英國的兒子倖免於疫。


只是,這個可憐的孩子轉眼間痛失了爺爺、奶奶、爸爸、姑姑四位至親,他甚至都不能回來送他們一程,這又是多麼難以承受的悲痛。


有網友不解,說,常凱作為電影廠領導,應該是有身份、有辦法的人,何以至此?


你也許也這麼認為。


但這一次,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在大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是小人物。


就像那句話說的: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這座山忽然壓下來,被命中的人很難扛住,不管是有點身份的,還是寂寂無名的。


—02—

一個重病老人的最後8天

老梁,70歲,武漢人,已患尿毒症5年。


春節後,他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


此前他長期在一家醫院做透析,但感染後,醫院不能再給他做,請他轉院到另一家醫院。



於是老人走上了漫長的確診之路。


因為遲遲不能確診,每週需要做透析3次的老人,已經8天沒做了。


重症尿毒症患者,不做透析的話,身體裡的水就排不出去。


老人7天吃不了飯,腹瀉不止,奄奄一息。


2月10日下午,飽受折磨的老人對老伴說了一句“不想連累你”,隨後從9樓家中陽臺跳下,當場身亡。



—03—

什麼叫“災難”?

很多人說,這次疫情是一場災難。


可是,“災難”意味著什麼?


我們可能都沒仔細思考過。


雖然這次疫情,絕大部分國人都被裹挾其中,但我們其實並不能對災難中心的人,感同身受。


也只有進入那個現場,近距離地觸摸被這場災難掀翻的一個個小人物,觸摸他們的無奈,悲痛,絕望……


我們才能明白,眼下發生的事,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鍾南山提及武漢人會落淚?


因為他清楚武漢人在經歷著怎樣的艱難。


為什麼我們說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是英雄?


因為他們真的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從死神手裡搶人。


為什麼我們總說要珍惜歲月靜好?


因為有時候,“好好活著”真的是一種奢望。


—04—

好好過日子

在這場疫情之前,我們其實一直生活在良好的社會秩序裡。


只是我們對這種“良好”是麻木的,總覺得一切理所當然。


早上出門,去樓下早餐店吃個包子,理所當然。


坐公交車上班,和同事們一起在寫字樓裡工作,理所當然。


晚上下班,一路上霓虹閃爍,車水馬龍,理所當然。


週末沒事,去逛商場吃火鍋看電影,理所當然。


生病了去醫院掛個號,該吃藥吃藥,該住院住院,理所當然。


有些人在這樣的平常日子裡過煩了,甚至隱隱盼著出事兒:


怎麼不出點大事兒呢。怎麼不世界大戰呢。怎麼不天下大亂呢……


我們不會想到,真的會有這麼一天,餐館集體停業,公交全部停運,商場關了,電影沒了,工廠停產了,學校不開學了,同事們都不能在一起工作了……


更可怕的是,你病了,120顧不上接你。你病入膏肓了,醫院沒有床位給你。


直到這一刻,我們才會意識到,老百姓的好日子,多麼依賴大環境。


一旦大勢不好,幾乎所有人都是遭殃的。


差別只是有人倒大黴,有人倒小黴。


只有整個社會是平和的、有序的、欣欣向榮的,我們才有穩穩的幸福。


災難應該是一堂課。


現場慘不忍睹,審視它的過程會很痛苦。


但我們也唯有仔仔細細地去正視這災難,才能真真切切地明白生活的真相是什麼,然後認認真真去想,我們以後該怎麼做。


這一次風暴中心的是武漢人,但沒有人能保證,下一次災難再來,命中的不會是我們。


畢竟,武漢只是一個隨機抽到的城市。


所以,我們這些僥倖被厄運放過的人,應該重新思考:人到底應該怎樣活著。


等這場戰疫過去,等我們又回到之前的平和、有序、欣欣向榮裡,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珍惜。


珍惜霓虹閃爍、車水馬龍的日子。


珍惜早餐店裡有包子,電影院裡有電影的日子。


珍惜可以去公園散步,可以和親友歡聚,可以隨便K歌逛街吃火鍋的日子。


每一個災難裡逝去的人,都在提醒我們:


沒病沒災,就是最大的福氣。


平靜安穩,就是最好的人間。


所以,我們在過好日子的時候,要知道自己在過好日子,要用心好好過日子。


細品歲月,百事從歡。不荒廢好時光,不辜負小風景。


點個在看吧。願天下太平,你我無恙。


—END—


#今日互動#


這次疫情,

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歡迎大家留言,

說說自己目前的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