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增三进”发展目标

常熟日报讯(记者 陈燕)日前,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下称《意见》),贯彻落实市委“三个一”工作要求,紧扣“促发展、补短板、解难题、精管理、抓落实”工作主线,引导全市上下花最大的心思抓发展,聚力“三增三进”发展目标,突出“两强两优”发展路径,推动常熟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意见》明确了常熟未来3年以及2020年主要目标,明确了六大工作举措。《意见》要求,要强组织统筹,营造经济发展氛围。优化调整各经济板块领导班子在经济领域的职责分工,党(工)委主要负责人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配备专职副书记具体主抓经济工作。突出实绩导向,推进经济发展贡献专项考核,各部门要围着板块转、围着发展转,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意见》指出,要强有效投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狠抓项目建设,发挥重点项目推进机制作用,确保一、二、三季度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50%、90%、100%。打造特色载体,到2022年建成50个以上专业特色产业园,落地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更新改造,高标准推进老旧工业区(点)更新改造,2020年确保每个经济板块启动2个以上、完成1个专业特色产业园及若干工业集中点建设。

《意见》强调,要强招商选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大招商力度,实体化运作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推动优质招商资源及时有效转化为落地项目;开展“招商突破年”活动,2020年确保引进超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力争再引进超100亿元、超50亿元项目。实施精准招商,大力开展平台招商、科技招商和新业态招商,形成常熟招商引资的品牌优势。优化招商政策,对龙头型重大产业项目、前沿高端制造业项目、重大创新平台项目,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意见》要求,要强增量布局,培育经济发展动能。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金融科技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20年力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到2022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400亿元、力争2500亿元。加快发展新经济,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独角兽平台。加快培育总部楼宇、“亿元”楼宇,2020年新增总部企业1至2家。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全力构建“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完善高品质的城市功能配套,办好尚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等精品赛事,实现文体赋能旅游、文体赋能经济。

《意见》指出,要强存量提升,稳住经济发展态势。落实稳产增产达产措施,2020年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10%左右,两辆整车总销量力争超10万辆。实施“百企引航”培育计划,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2020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突破30亿元,到2022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提升开放水平,全力保持进出口稳定,2020年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超10亿美元。

《意见》强调,要强服务保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全力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鼓励银行提前主动对接企业信贷需求,2020年力争新增综合金融资源投放超180亿元。提高审批效能,大力推行多图联审、并联审批,将模拟审批延伸至施工许可阶段。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领导推动服务重点项目和重大载体制度,打造“服务民企360”特色品牌,建立政企沟通圆桌例会、企业诉求直报等服务制度。全面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充分发挥常创基金、新动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引导基金和财政专项资金作用,为企业发展构建更为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