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关于开展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公告

 根据《关于开展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甘人社明电〔2020〕45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市候选人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重点和范围

  选拔工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我省十大生态产业、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等产业领域,进一步突出需求导向和“高精尖缺”导向。要进一步拓宽选拔渠道,注重推荐非公有制单位和长期扎根基层一线、贫困地区的优秀人才,对在一线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发挥积极作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予以倾斜。

  选拔推荐人选必须是我市专业技术岗位上在职人员,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企事业单位领导,担任党、政、军、群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申报。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不再重复申报。中省驻平单位不在我市推荐范围。

  二、选拔条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工作。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近5年来取得的专业技术业绩、成果和贡献突出,并得到本地区、本系统同行专家的认可,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或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长期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治疗疑难、危重病症,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

  4.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特殊贡献。

  5.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

  6.在宣传文化领域,成绩卓著,对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建设、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突出贡献,是本领域带头人。

  7.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教练质训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和教练执训领域中,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为同行做公认。

  8.在其他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三、选拔程序

  选拔推荐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选拔的方式推荐人选。基层单位、非公有制单位向所在地县(市、区)人社部门申报推荐;市属单位向市直主管部门申报推荐。推荐结果经县(市、区)政府或市直主管部门(单位)会议研究同意后,统一报送市人社局。

  推荐人选须经过专家评议程序,没有进行专家评议或专家评议没有通过的,不得作为推荐人选。推荐上报前,除涉密人员外,必须在县(市、区)、本部门(单位)进行公示,确保群众的监督和知情权,无异议后方可上报。市人社局将根据选拔条件,组织专家评议委员会对推荐人选进行评议推荐,确定我市拟推荐人选,公示无异议的,报市政府审定后向省人社厅推荐。

  四、报送材料

  1.综合报告和廉洁报告一式两份。综合报告内容包括:人选选拔推荐情况,专家评议情况、公示情况等,并附专家评议结果汇总表,并注明联系方式。

  2.《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候选人情况一览表》《个人情况登记表》《专家情况登记表》各一份(加盖公章)。《个人情况登记表》由“人社部政府特殊津贴个人信息采集工具”生成,A4纸双面打印并装订。

  3.业绩材料复印件一份。业绩材料包括:近五年(必须是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业绩成果、承担项目、获奖情况等。有关复印件装订成册,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原件,并加盖公章确认。

  4.数据光盘1份。光盘内容包括:综合报告、廉洁报告pdf文件;推荐人选电子数据(由“人社部政府特殊津贴个人信息采集工具”生成,文件后缀名为rpu);《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候选人情况一览表》电子版;有关业绩材料影印件等。

  书面材料与电子数据应真实一致,涉密材料需进行脱密处理,“人社部政府特殊津贴个人信息采集工具”《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候选人情况一览表》《专家情况登记表》在QQ群264198088下载。

  5.申报材料请务必于2020年4月1日前以本县(市、区)、本部门正式报告报送市人社局808室,逾期报送、材料不全不予受理。

  五、有关要求

  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要求,严格选拔条件和推荐标准,把人选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对推荐材料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审核,确保好中选优、优中选强。要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坚持德才兼备,杜绝“唯职称、唯学历、唯论文、唯奖项”等倾向,切实将那些长期辛勤工作,在一线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上取得突出业绩,做出重要贡献,且为同行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推荐上来。

  联系电话:0933—8211421

  特此公告

  

  

202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