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是一盏心坎上永不熄灭的明灯:“后卫”贾秀全,终获进攻密钥

中澳之战终场哨响的那一刻,镜头迅速给到了场边的贾秀全。

被对手在补时阶段打进绝平一球,看似一只脚已经踏进东京奥运的中国女足,最后,仍只能无奈地暂时缩回来。然而,此时的贾秀全,脸上却完全看不出哪怕半点沮丧,一贯面色冷峻的他,笑着向退场的姑娘们鼓起了掌,眉宇间满是欣慰,甚至,还有一丝让人难以觉察的松弛。

姑娘们,现在开始进攻!(设计语)

“为什么不换人”、“为什么不拖延时间”?当所有人把埋怨与惋惜一股脑扣在他头上时,做为当局者,贾秀全的思绪,或许还停留在球场上。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向出言谨慎的贾秀全,简直就是豪言壮语脱口而出。

“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强的对手,但通过今天的比赛,我们找到了信心”,这是对这场比赛的总结。

“无论面对哪个对手,最重要是自己的准备。现在,我们已经赢得了时间来调整”,这是对即将到来的中韩生死战的展望。

赛后新闻发布会,信心满满的贾秀全

毋庸置疑,在这场比赛中,中国女足表现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足以证明他对球队的全新打造,已经初见成效。而这种功到自然成的结果,让经历了场内场外风波迭起的他和他的队员们,信心自然爆棚。

谁也没有想到,被澳大利亚逼平的这支中国女足,进攻成了最大的亮点

说实话,在中澳战开打之前,你很难把中国女足与进攻足球联系到一起。纪律、斗志与严密的防守,一直以来,这些关键词,才是中国女足固有的标签。

但打完这场比赛,人们不难发现,进攻,持续不断的进攻,才是这支中国队最大的亮点。用中央电视台足球评论员刘思远的话来总结,就是“硬度不减,体能变厚,进攻更有威胁,贾指导烙印更为明显”。

中国女足的进攻利器18号唐佳丽

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这些新鲜出炉的“烙印”。

首先,中国队进攻的起点,不在后场,更多来自中前场的“抢逼围”。澳大利亚队一定会觉得纳闷,这场比赛她们通过中场,突然变得十分困难。为何?因为,她们面对的这支中国队,从开哨那一刻起,一直都在中前场不停地进行高位逼抢。令人猝不及防。

没错,中前场的“抢逼围”,如今,成了中国女足名副其实的进攻起点。身材与力量明显占优的澳大利亚,显然愿意摆开了阵势跟你踢。但她们没有料到,中国队几乎所有的进攻,竟然都是从中前场就地逼抢开始。我们来看看第7分钟的这一幕:

澳大利亚中场6号洛加尔索在中圈拿球,旋即前后左右遭到中国女足四名球员合围,无奈传球,外围还有至少三名中国球员,轻而易举断球成功。我们来数一数,中圈内外,中国球员竟然多达7名,局部人数优势巨大,且站位、相互协防十分合理。

再来看上半场第30分钟,澳大利亚守门员与中后卫多次倒脚,中国队左前卫李影突然前移,突前的王珊珊与边路的唐佳丽,一左一右,瞬间完成包抄:

看下图,李影顺利完成抢断,就地发起进攻。注意,这次前场抢断,就是中国队本次进攻的起点。在李影抢断的同时,唐佳丽接应到位,接李影传球,在对方三名球员上抢的一刹那,将球前塞给同时启动的王珊珊,形成绝妙的单刀球。若不是边裁看走了眼,示意越位在先,中国女足完全可以凭这次进攻,早早攻破澳大利亚的大门。

其次,进攻起点前移,中国女足由守转攻更加迅速,威胁更大。因为强调了中前场的“抢逼围”,中国队的进攻,往往具有更大的机动性与突然性,由守转攻不仅时间短,速度快,较之从中后场发起的常规进攻,威胁性更大:

看上图,澳大利亚16号拉索,前场遇唐佳丽紧逼,被迫分边,被绕前站位的张馨抢断。唐佳丽与张馨、还有迅速返身前插的6号马君,三人就地形成攻击三角。此种场面屡见不鲜,加强了由守转攻的速度后,中国女足这场比赛攻进前场、形成威胁的次数,要远远超过对手。

三条线进攻联动,整体前移,进攻点变多。与以往中国女足布重点于后场,伺机反击的零星攻击相比,这场比赛,中国队立足中前场高压逼抢,由守转攻,很少再只是倚仗单个人的力量,贾秀全这样的防反大师,如今能走出三条线整体前移的招数,难能可贵。请看下图:

吴海燕在中场堵截断球,随即直塞中场姚凌薇,姚凌薇带球,王珊珊、唐佳丽一左一右锋线前移,前卫线马君紧邻姚凌薇,杀至澳大利亚大禁区前沿。因为阵形整体联动,锋卫线衔接紧密,姚凌薇面临多个传球点,澳大利亚防线处处漏风。

再次,中国队进攻讲求整体性,进攻点多,破门点就多。记忆中的中国女足,防反为主,防守是重点,进攻投入兵力少,基本上就是靠单个前锋。与澳大利亚一役,整体进攻打出来了,参与进攻的兵力投入大,进攻点多,破门的人也相应增多。这一点改变,对于长期以来靠冷枪冷炮零星破门的女足,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因为,女足历来缺单兵作战能力强的超级前锋,现在依靠整体进攻,火力点骤增,人人都可以参与破门。我们来看中国队第85分钟攻破澳大利亚大门的画面:

中国队在已方禁区大脚解围,对方球员得球,唐佳丽中场就地逼抢,澳大利亚漏传至王珊珊脚下。王珊珊旋即沿右边路快速突进,带球至澳大利亚禁区前沿,中国队阵形迅速前移,几名队员跑位及时,前场出现多个传球点。再往下看:

最后一点,整体阵形前移,中国队进攻人数增多,给对手造成的进攻压力骤增

。左路的宋端,至少牵制了两名澳大利亚防守队员,拿球的王珊珊,得以轻松横传无人紧逼的马君,马君得球后佯装直突禁区,吸引了对方三名队员后,在葫芦顶一记横拨,前插上的唐佳丽旋即半转身抽射,球直挂球门远角入网。完美。

仅仅八个月前,中国女足的字典里似乎只有防守,贾秀全的队伍“只挨打,不还手”

世易时移,同样是贾秀全挂帅的中国女足,去年夏天法国世界杯,中国队与德国、西班牙、南非同分一组。小组赛中国一胜一平一负,看似有惊无险晋级16强,三场比赛进一球失一球,进攻不咋地,似乎都是防守的功劳。

世界杯对阵德国,王霜陷入重围

的确,依靠死守,中国队仅在德国人脚下丢失一球。与西班牙的生死战,防得对手24脚射门颗粒无收。“赢球靠防守”,这句本是篮球场上的名言,似乎被贾秀全搬到了绿茵场,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但中国队很快就得到了教训。16强对阵无论资历还是经验都远逊于我们的欧洲新军意大利队,年轻气盛的对手,一上来就敢于放手进攻,毫无顾忌,且开场不久,凭借高频度的高位逼抢,早早便攻破了我们的球门。失球后的中国姑娘,瞬间被逼上了绝路,她们开始凭借超强的奔跑能力,和同样超强的战斗精神,大举进攻意大利。

可是,这不是她们擅长的踢法。她们信奉防反的贾指导,没有像平时训练防守一样,教会她们如何系统、如何有效地去主动进攻。依靠球队当时的进攻能力和手段,她们再玩命,也没有办法去撕开对手的防线。综观全场比赛,除了小将王炎在葫芦顶有一脚略带威胁的落叶球,中国队几乎再没有更具威胁的破门机会。

世界杯新军意大利轻取中国女足

终于彻底输了。物极必反,这场16进8的淘汰赛,完全应验了赛前美国媒体《boston globe》对中国女足的点评:

中国发挥了一种过度依靠身体防守的风格,受到了前男子国家队后卫贾秀全的影响,一些中国球员的防守近乎鲁莽,似乎削弱了她们的进攻威胁。

贾秀全终于明白,中超不同于世界杯,而他,原本也只是世界杯上的一名“菜鸟”

非常有可能,足球生涯无论踢球还是执教,浑身光环的贾秀全,执教女足之初,潜意识里,一定有不以为然的成分。事实上,不管是资质还是成绩,而立之年就由优秀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的他,在国内,在他的领域里,一直是众人追捧的大腕级人物。

中超担任河南建业主教练的贾秀全

但是,在法国世界杯上,仅仅首场比赛结束,这位标准的硬汉教练就没有绷住,英雄气短,热泪纵横。最后,中国队兵败意大利,铩羽而归的贾秀全言出肺腑,至今犹在耳畔:

我所有的比赛都参加过,唯有世界杯没有经历。(法国世界杯)对于我的执教生涯积累的东西,包括残酷性,前所未有。

站在世界最高水平的世界杯殿堂,一向自负的贾秀全,终于可以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河南足球与世界足球的差距。

曾经是中国最优秀后卫出身的贾秀全,在赖以成名的河南建业,靠全场死守然后大脚找前场超级外援的“贾氏战术”,简单粗暴地创造了河南足球和他本人的辉煌。但客观地说,这种粗线条的中超足球理论,无论如何是难登世界杯这样的大雅之堂的,即使是力量与速度远逊于男足的女子足球。

法国世界杯上百感交集的贾秀全泪湿衣襟

法国世界杯止步16强,创造了中国女足世界杯历史最差战绩的贾秀全,在回答记者是否会请辞的尖锐问题时,一向傲骨铮铮的他,选择了回避,他只是说,“与姑娘们的感情已经很深”。

所有人都听出来了,他不甘,不服。这句话的潜台词,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全新打造的中国女足“踢得像日本男足”,对阵韩国,或将轻松过关

本次移师澳大利亚悉尼的女足奥预赛,虽然,中国队前两场攻进了11球,但泰国与中国台北实力还是太弱,无法做为客观参照。最后一战,与澳大利亚,虽然只进一球,且最后时刻还被身体与力量占优的对手扳平,但比赛的内容,还是很好地展现了这支全新打造的中国女足非同一般的攻击力。

中国女足10号李影

这一仗,中国队无论射门次数、射正次数,包括攻进对方前场次数,均大大超过澳大利亚队,至于控球率,平心而论,澳大利亚的控球基本上属于中后场来回倒脚,因为在中国队从始至终的“抢逼围”战术中,技术略显粗糙的澳大利亚队,有效向前推进的机会,显然不多。

而中国女足展现的行云流水般的整体进攻,和通过局部高压防守,形成瞬间反攻的“小快灵”战术,让业内人士叹为观止。资深老体记金汕,素来以严苛著称,但在此战后,对中国女足称赞有加:

“中国女足对澳大利亚打了一场堪称意气风发的比赛。从排名看澳大利亚是亚洲第一而中国第四,世界排名对方第七中国第十四,显然实力逊于澳大利亚,尤其因疫情中国女足本来的主场变为客场,而且因隔离十天不能进场训练。但中国女足姑娘硬是在不利条件下打得风生水起,堪称近年来打得最好的一场比赛”。

中澳之战现场为中国女足加油的球迷

客观地说,金汕的这段感言更切实际,因为疫情,中国女足这次的参赛阵容严重受损。王霜、姚伟、吕悦云、李梦雯4名主力滞留国内,未能随队出征。这次临时征调的21名球员,明显属于人员不整。

然而,女足出色的技战术与流畅的整体攻防,让很多人有似曾相识的惊喜。赛后,终于有人想起来了,中国女足踢得像日本男足。

接下来,中国女足将与韩国在下月6日、11日进行先客后主的淘汰赛。虽然主场仍然只能在第三国进行,但如果发挥出客战澳大利亚的水准,中国队或将轻松趟过韩国这一关。

像贾秀全所言,对手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的准备。我们宁愿相信,这就是舍我其谁的另一种说法。

加油,中国女足。

附:根据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韩国队排第20位,中国队第15位。两队最近23次交锋,中国队以13胜6平4负占据优势。最近5次交手,中国队4胜1平保持不败,打进7球丢1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