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那北魏的微笑|是我寻找让人的心动


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那么一座城

心心念念,

梦里梦外,

可总会犹豫不决的留下遗憾。


要去想去的地方,

要去见想见的人,

趁着冬日的阳光,

借着旅行的名义,

去寻找让人心动的地方。


未知的风景,总是带给我憧憬和好奇,甚至是深深地期许,在路上,心情没有惆怅,也没有担心,唯有满心的欢喜和毫无理由的迷恋。


晋北的冬天

没有南方的青山绿水,那枯寂的草木,是却另一风景,展示其独特的美。


深冬中的南禅寺,

这座唐代建筑体量虽小,

端庄大气的唐风却让人有一步跨越千年的感觉。

历经千年风霜,颜面依旧清冽,

当年梁林与他擦肩而过,

现在他从容看着来访的我们。

昳凡姐姐在寺庙内转了一圈又一圈,

红了眼眶。

也或许,

就这样避开浮世,

冷眼看尽日落时的地老天荒,

是他想要的。

走进佛光寺卑小山门

正殿居于高台之上,穿过窑洞,手脚并用的爬上陡直台阶,终得仰望佛光之真容,唐宇之瑰伟。


我在东大殿前徘徊,

眼前的一切几乎都保持着1937年梁林来时的原状。

这里冬日没有什么游客,可以从容地欣赏。

我们坐在东大殿前的青台基上,

寺犬金毛“提提”陪伴左右,

布上茶席,

静静的坐看夕阳,

悠悠的呆了一下午。

此刻沐浴在晚霞余晖中的佛光寺,

近处松涛阵阵,

远处山色苍茫,

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

去年的此刻曾借着出差机会到访大同,

一年之后再次来了。

大同的风依然凛冽,

所幸一切都安好。

我跨过华严寺道道门槛,

在“人间梵境”穿梭。

善化寺的“吉祥功德天”,

亭亭玉立,

像一位贤淑文静的妇人静静地侍立在一边。

下午的阳光正好穿进大殿,

映照佛像,晬容庄穆,梵相奇古。

慈悯利生之意,若发于眉宇之间。

余秋雨先生曾说:

中国的视觉艺术不能仅仅从卷页、书谱当中看,它最伟大的作品在长天大地之间,在那种边远地区的荒原上,在北部的山冈上,在那些地方它显得那么伟大,那么宏伟,又那么孤独……


时光就像林中的小鸟,

一飞而过,

武州山下的云冈石窟在风雨中传诵着

一千多年前的佛音,

吐露着幽远沧桑的文化气息,

涤荡着我的心胸,他们静静伫立。

她注视着我,

我仰望着她,

遇见的寂寥萧索之美,隐秘而伟大。


云冈石窟

石窟里的佛像

无论是早期的犍陀罗风格、中期的凉州风格还是后期的南朝风格,佛像大多面带微笑,或喜悦,或淡然,这“北魏的微笑”,在笑什么?


也许在哪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佛陀的微笑就是民众的希望。在这千年的石璧,他们用“北魏的微笑”见证了北魏时期的兴盛开端与中西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我在宏大的石窟里观摩,似乎隐约里听到满庭飞天奏响梵音。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当我站在高耸入云的木塔下,

想到的是梁思成写给林徽因的情书:

“我的第一个感触,

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

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纵使时光已相隔近百年,看着这朝思暮想的古老木塔,依然可以感受到其深深的爱意。我想,这是世间最美好的词话,便是最长情的告白。


应县木塔

在雁门关外的朔州崇福寺

那一日下午,大雪将至,乌云遮蔽,阳光许久无法照进弥陀殿,老师把我们带到一面墙边,随着一束光的到来,没有一丝准备,一副千手千眼观音巨像,抖落尘埃与黑暗,徐徐展现在眼前。


那种震撼与欢喜的感觉,无法言述。没有那一束光的指引,你永远无法想象,有多少美好,可以藏在黑暗深处。


去听一听华严寺屋檐下那随风而来的铃声吧

去看一看云冈石窟佛陀北魏的微笑。去晋祠圣母殿扒着栏杆欣赏传说中的宋代美人,去佛光寺倚在千年回廊下感受唐宇的雄浑之神。去站立在苍凉广阔的大地上体味前人为我们创造的艺术幽境。


这些历经千年风霜古建筑有如月光,洒落在晋北大地。在夜阑人静,星星点点,那是前人凝视的目光。让人迷恋,让人心动。


做一个行走的思想者,如果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希望你没有太多的知难而退,没有身边琐碎的牵绊,没有犹犹豫豫的思索,准备好行囊,亲爱的旅人们,微信搜:古物迷,让我们一起吧!


文字:清凉 摄影:羊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