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和熊》:从三个维度解读这部温情亲子动画的魅力和价值

《玛莎和熊》是俄罗斯2009年出品的3D动画,讲述了一头棕熊和小女孩玛莎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温馨而有趣的故事。这部动画不仅在俄罗斯备受欢迎,还受到了其他国家的追捧,已经被制成了30多种语言版本,在YouTube上更是获得将近15亿的点击量,豆瓣高达评分9.6,其中《麦片粥》这一集动画还以超过33亿的播发量被载入了吉尼斯纪录。

《玛莎和熊》故事的主角,一个是活力无限又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孩玛莎,另一个是生活井井有条温暖友善的棕熊。当脱跳的玛莎遇到憨厚的棕熊,就发生了接二连三让人爆笑又感动的故事,面对玛莎每一次的捣乱和闯祸,棕熊就像一个充满耐心的慈祥老父亲,不断去帮助和引导她。作为一部风靡全球的亲子动画,《玛莎和熊》中不但展现了亲子沟通时遇到的很多典型场景,还呈现了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也能受到很多启发和思考。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结合动画片故事内容,通过“动画制作水平、人物性格特点、内在价值的表达”这几个方面,来进一步解读《玛莎与熊》的内在魅力和深层价值。

01、精良的画质搭配合理的时长,以及用心的情节设计,让《玛莎和熊》成为一部老少皆宜的亲子动画

①精美的画面在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熟悉动画人物的特点

《玛莎和熊》的画面精美而细致,动画色调温馨鲜艳,人物灵动活泼。虽然每一集只有七分钟左右,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都要耗费6到9个月的制作时间。从对人物的表情动作上的细节处理,到屋内各种各样的摆设装饰,甚至一花一草,都是由整个动画制作团队用心打造而成的。

这样的慢工出细活,不但让整部动画的质量精益求精,还让动画拥有了不输于电影的动画效果。也正是这样的技术保障作为基础,使得我们能通过这些精准的人物造型和动作,更好的带入到动画的情节中,也对玛莎和棕熊的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②动画时长每集七分钟左右,即不会让孩子的屏幕时间过长,还有利于孩子专注力的提升

较短的动画时长设计,有两方面的益处:

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以防孩子由于屏幕时间过长,而导致的视力影响或者运动不足问题

一集动画七分钟,这对家长和孩子而言都是一大助力,一方面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从而无需在一旁不停催促,导致孩子的反抗和叛逆;另一方面,孩子获取了看动画片的满足感,同时又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

有利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3岁左右,只能保持3-5分钟的注意力。到6-12岁,专注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可以保持差不多10分钟。到了15岁时,能持续20-25分钟,这之后数据基本上保持不变,成年人的专注力也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

动画的时长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发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③巧妙的故事情节设计,让整部动画成为大人和孩子皆可欣赏的佳片

每一集动画都既有幽默搞笑的情节,又有温馨动人的画面,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又往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结果。《玛莎和熊》不仅通过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周遭的世界,还融入了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但让孩子开怀大笑不能自拔,连大人也被其中的情节深深吸引。

而且当大人和孩子一同观看的时候,就和孩子拥有了共同关注的对象,一起笑一起讨论动画片的情节时,也能更好的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02、突出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增添了动画的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

①棕熊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更加突出了动画的戏剧冲突

棕熊的外形粗壮魁梧,实则内心温柔细腻,他一丝不苟的打理着生活,还把房间布置的井井有条,内心的细致和外表的粗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喜欢钓鱼、下棋、做好吃的,喜欢享受生活的宁静和舒适。在玛莎到来之前,他过着平静而舒心的日子,而随着玛莎的到来,他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成为了保护和爱护玛莎的“父亲”。

棕熊在动画中没有说一句话,而是通过表情和行动来和玛莎进行沟通交流

一般来说,语言是交流的有效途径,而动画中的棕熊却始终用非语言和玛莎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非但没有影响一人一熊的互相理解,反而更加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玛莎和棕熊之间的情感互动,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层:

首先,凸显了棕熊不善言辞的形象,就仿佛是一个默默陪伴孩子的父亲,将话语都藏在心底,只是笨拙的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爱意。

再者,当我们看到不说话的棕熊时,就会更加关注他的非语言信息表达,

包括表情动作和情绪反应等,这样的方式也能提高孩子对情绪的认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最后,棕熊只做不说的沟通方式,也让家长看到了非语言的魅力,有时候大人说的太多反而会起到反效果,而通过身教而非言传的方式,可能更加容易让孩子接受。

②玛莎和棕熊从形象到性格上的不同,更加呈现了动画的喜剧色彩

玛莎外表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实则是一个“熊孩子”,她的主打颜色是红色。红色代表了玛莎活泼热情的个性,也寓意玛莎就像一个小太阳,闯进了棕熊的生活,给他平静的生活带来温暖和乐趣。

玛莎也兼具了孩子的典型特点:活力无限,精力旺盛,遇到新奇的事物势必要一探究竟,问题多到十万个为什么,有些胡闹有些不受控制,也会时刻给你带去欢笑和惊喜。

正是这样的性格特点,让我们一下子就能带入到自家孩子的身上,从玛莎身上看到了孩子让人欢喜又头痛的一面。娇小的玛莎和魁梧的棕熊,在形象上大相径庭给人以视觉冲突,而淘气的玛莎每每给好脾气的棕熊制造麻烦,让棕熊措手不及之时,又是一番好玩好笑的场景。

03、从对家长和孩子的指导性意义、家长的自我成长、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三个层面解读动画的内在价值

①这部动画对于家长和孩子都具有指导性意义,在棕熊和玛莎身上,能让家长和孩子看到自己的影子

对于家长来说,对比棕熊让我们看到更好的亲子沟通方式

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家长可以有更好的应对方法,如果只是一味的发脾气或者指责,只会让孩子害怕或者逃避责任。

在动画的一集中,玛莎由于麦片粥煮的太多,把家里弄得一团乱,还将所有的瓶瓶罐罐都用来装麦片粥。当棕熊回到家看到乱糟糟的房间时,非但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引导玛莎一起将房间清理干净,还让玛莎知道如何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棕熊的处理方式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同时要让孩子知道如何改正错误以及学会避免再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孩子才能逐步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孩子来说,玛莎敢于探索的精神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都值得学习

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玛莎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于新鲜的事情总是跃跃欲试,而且往往越不让做就越要去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就像动画中,一次棕熊兴致勃勃的打算做果酱,玛莎也跑来一起帮忙,结果越帮越忙,将好不容易做好的果酱全都打翻在地。棕熊情绪低落的转身离开,看着棕熊无奈的背影,玛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没有不知所措或者一走了之,而是选择积极的补救。她发动其他小动物一起帮忙,重新做出了果酱和一桌丰盛的晚餐,最后和棕熊重归于好。

对于孩子来说,犯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然后积极改正。而当看到玛莎采取的弥补措施之后,相信孩子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从而勇敢的去承担责任。

②陪伴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们养育教导孩子,但其实,孩子往往能成为大人的老师。动画中,玛莎像阳光一样来到了棕熊的生活中,为棕熊平淡的生活带来了色彩和欢乐。正如在生活中,因为有了孩子,我们变得更加努力,更加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要想成为孩子的榜样,就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③家长的耐心和尊重,才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石

要形成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耐心和尊重,就像好脾气的棕熊对玛莎的包容和理解,也让玛莎对棕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动画中棕熊不会命令玛莎,而是会尊重玛莎的想法和意愿,就像有一集棕熊要重新装修房子,玛莎很想去刷油漆,棕熊没有制止她,而是抱着玛莎让她参与进来。

作为家长,有时我们会出于担心或者怕麻烦的原因,而不让孩子尝试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实则并非真正的尊重孩子,只有将孩子当成大人一样去互动和交流,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总结一下:

《玛莎和熊》这部动画集趣味性和教育意义为一体,在和孩子一起共度亲子时光的同时,也能让家长学到更多促进亲子沟通的方法和相处之道。作为家长,希望我们都能尊重孩子的认知和年龄发展,和孩子共同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