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聽泉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夏日,我獨自一人從山谷流泉上山,一邊觀景一邊聽泉。

剛過旌駕橋,泠泠淙淙的泉聲就撲面而來。泉聲極其清朗,聞聲如見山泉活脫脫進跳的姿影,引人頓生雀躍之心,身不由己,循聲而去,不覺漸高漸幽,己入山中。

進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脈,前後左右,草叢石縫,幾乎無處不湧,無處不鳴。最為著名的當數山谷泉、飛龍泉、飛來泉、雙蜍泉、鐵心泉、九曲泉、梁公泉、摩圍泉、幽澗泉,特別是那維妙維肖的“鳳尾串珠”、“白蛇出洞”、“神龜吐珠”、“蒼龍噴霧”、 “黃馬灑尿”等,讓人流連忘返,沉醉其中。

山上有泉,流水堪聽。在天柱山聽泉,你儘可隨心所欲。可以涉水而聽,泉水在足下嘩嘩作響,如同嬌兒承繞膝下發出的陣陣歡笑聲;也可以攀巖而聽,泉水泠泠,隱約可聞,讓人有一種探奇、尋源的衝動和慾望……;行走于山路,泉聲隨峰迴路轉而不同,忽而喧響轟然,忽而又如輕聲細語,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己不可得,如同一個調皮的孩子在和你捉迷藏;山中覓石而坐,泉水也跟隨你的左右,一聲聲清脆的泉語,如同一片片熨帖、清朗、溼潤的問候。泉水可心聽、可神聽,“悠然而虛者與神謀”,天柱泉水最終帶給你的是一種寧靜、清遠的境界!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論聲之韻者,溪聲、澗聲、泉聲,皆“天地之清籟”,但泉鳴水喧這種自然的聲響,其音波、節奏、旋律……也是讓人能夠尋得出一種絕妙、清雅的音律呢!

步入大峽谷,但見泉水歡騰,浪花飛舞,這泉聲猶如一首歡快的合奏曲……是的,滴水叮咚,如古箏輕彈;流水潺潺,似琵琶慢撥;有的泉聲如環珮合鳴,有的暗泉細流像幽樂低迴……那泉水的涓涓,可是一支水的音樂小品?那流泉潺潺、淙淙、渙渙的不同水勢,匯合成一章氣勢宏大的交響樂曲……

月上東山,萬籟俱寂,只有嘩啦啦的泉水響個不停。深夜聽泉,別有一番趣味。泉水浸著月光,聽起來格外清晰。白日裡渾然一片水聲,此刻卻能聽出許多的層次:那輕聲絮語如情侶竊語者,是草叢中淌過的小溪;那叮叮咚咚如敲鼓點者,是石縫漏下的滴泉;那錚錚淙淙如琴似弦者,是珠簾般小瀑布發出的回聲;那轟轟然如連珠炮似的厚重聲音,是激流下徒壁,飛瀑入深潭的反饋。至於泉水盤亙山澗,由遠至近,由高至低,重重疊疊發出的各種不同的音響,難以一一名狀。萬般泉鳴,被一支看不見的指揮棒編織到一起,匯就成一曲奇妙的生命交響樂。俯身傾聽著、分辨著,心神猶如融入水中,隨泉而流,那汩汩泉水彷彿濾過心田,沖走汙垢,留一胸膛的清涼,任你回味,任你遐想。

徜徉於山林泉石之間,猶如從容欣賞詩書圖畫,泉水聲聲入耳,山水詩思亦如泉湧……九百年前,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來舒州赴任通判的當晚就迫不及待地舉著火把夜遊山谷流泉,“坐石聽泉久之”,快樂之至,深夜不歸,還不過隱,第二天繼續暢遊並留下題刻和千古名篇:“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傍圍,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被黃庭堅譽為“林泉之勝”的山谷流泉吸引著無數古今中外遊人接踵而至,寫下了許許多多歌頌潛山山水的名篇詩作。

“泉聲靜聽思冷然”。這泠泠淙淙的泉聲,似乎穿越漫漫時空而來,今人仍在聽、仍在回味……(文丨徐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