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重大工程3月底前全面复工,按轻重缓急、分批、分区域

3月15日下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朱剑豪、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俞林伟、长宁区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毕芳芳,介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问:目前本市重大工程复工计划如何?市住建委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本市重大工程复工?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朱剑豪:市住建委(市重大办)在坚持落实各参建单位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的同时,积极谋划,加紧排定复工计划,早复工、多复工。

一是抓紧排定项目复工和用工计划。针对128个续建项目逐一梳理复工和用工计划,每个项目均排定了复工具体时间与各阶段用工计划。

二是督促企业落实复工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分批、分区域有序复工原则,建设单位(城投集团、申通集团、申铁集团、机场集团、久事集团等)3月底前全面复工。

(一)明确复工和防疫要求。细化复工准备,要求复工项目做到五个“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应急预案到位,防疫物资到位,人员排查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强化现场管理,要求施工现场做好六个“强化”:强化人员健康管理、强化施工组织管理,强化用餐管理,强化场所管理,强化垃圾分类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二)加强工地复工人员返沪协调。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积极对接外省市劳务工基地,做到源头有序组织、过程有序运输、返沪后有序安排。比如,中建八局、建工集团为保障重大工程建设,中建八局于2月21日、25日组织协调十多辆“点对点”定制专车,赴江苏、安徽和江西等3个省份的6个城市,接回近200名返岗工人,为项目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三)系统谋划“全产业链”复工方案。按照“全产业链”要求系统谋划复工方案,加强统筹施工材料物资和机械设备,统筹施工组织及人员调配,加强现场管控,确保复工后的安全生产,协调工程渣土运输和消纳;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质安、卫健,协调属地政府,实行企业承诺备案制复工,主动、及时帮助建设单位提升和完善复工防疫措施,帮助企业早开工、快开工、多开工,确保“全产业链”顺畅复工。

混凝土搅拌站方面,已复工90%以上,可满足全市重大工程复工的供应保障。

渣土卸点方面,南汇东滩N1库区和浦东机场3号围区两个市级工程渣土消纳卸点,已按照市领导要求于3月初开放,消纳能力已全面恢复。共青码头水运至N1库区运输线路同步开通。

预制构件方面,建筑装配构件供应在沪企业约有3成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