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iQOO3,定位尷尬但綜合體驗良好的產品

最近幾年,遊戲手機的概念被大幅吹捧。各大手機廠商先後推出了主打遊戲體驗的產品,例如華為的榮耀 Play、OPPO RenoAce、華碩的 ROG Phone 等等,部分品牌甚至專門為其打造了一個獨立產品線,例如 VIVO 旗下的 iQOO、努比亞旗下的紅魔系列、小米旗下的黑鯊系列等等。

這次主要是來說說 iQOO 剛發佈的新款 —— iQOO 3,如果和那些科技大 V 一樣只說它的好,那就太過偏激了。雖然說這款設備也是媒體評測機,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使用體驗,應該算是優勢和劣勢都有吧。

這篇文章打算從多個層面對這款設備進行評測,字數會比較多,希望各位有耐心看完。如果說太長了確實沒有耐心,可以看看下面這個簡短的總結。

PS:部分圖片會使用頭條活動中提供的,因為自己的拍照技術實在是太渣了。

【短篇總結】

這個部分主要是給不願意看完整文章的用戶準備的,小夥伴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決定是否看完整篇體驗文章。

這個部分主要是將 iQOO 3 的優缺點做了個彙總,下面是這款設備的一些特點:

優點:

55W 快充技術提升充電速度;右側雙壓感按鍵提升遊戲體驗;Monster 模式下的 UI 看起來十分酷炫;保留 3.5mm 耳機孔設計讓舊耳機重獲新生;屏幕提供了對 HDR 10+ 技術和 P3 色域的支持;WiFi 6 技術的支持以及雙頻 WiFi 輔助連接提升穩定性;

缺點:

高刷新率屏幕的缺失;充電時存在發熱量過大的問題;單揚聲器設計降低了視聽體驗;重!戴殼接近 250g 的重量降低使用體驗;

【定位篇】

對於 iQOO 3 這款機型的定位,個人感覺是有點尷尬的。

價格方面相較於前代 iQOO Pro 5G 版更為便宜,而且驍龍 865 處理器、LPDDR5 內存和 UFS 3.1 閃存都要比前者好很多。此外,iQOO 3 在屏幕上提供了對 HDR 10+ 技術的支持,這意味著在看 YouTube 和優酷等平臺的 HDR 片源時擁有更好的體驗。

P3 色域的支持也為 iQOO 3 提供了一些加分項,如果單純看這幾點的話,它應該是一款還算不錯的手機,至少在 3000 至 4000 元這個價格檔。

但是,不要忘了 iQOO 3 是一款主打電競遊戲體驗的設備。擁有 P3 色域和 HDR 10+ 技術的支持固然會帶來更好的視覺觀感,不過 90Hz/120Hz 屏幕刷新率的缺失卻是一大遺憾,在紅魔、黑鯊、ROG Phone 等競品已經提供高刷新率屏幕的當下,iQOO 3 依舊採用 60Hz 刷新率有點無法理解。

高刷新率屏幕在 iQOO 3 上有所缺失,不過壓感按鍵、多天線設計等遊戲手機特有的功能在這款設備上都有所保留。

從這些層面來看,iQOO 3 的定位其實是有些尷尬的。雖然說是首批採用驍龍 865、LPDDR5 和 UFS 3.1 芯片的產品之一,但是相較於後期發佈的黑鯊 3 和 3Pro 而言,還是有些不足之處。

這個版塊歡迎各位不同觀點的吐槽,接下來就開始正經的說說這款 iQOO 3 吧。

【外觀篇】

其實我一直是比較反感遊戲手機外觀的,畢竟看起來十分張揚的外觀設計給我的感覺十分中二,尤其是黑鯊推出的幾款遊戲手機的外觀,不過也有一些例外,例如雷蛇的 Razer Phone、OPPO 的 RenoAce 高達版看起來要相對好些。

相較於黑鯊遊戲手機那種過於浮誇的外觀,iQOO 的幾款看起來更簡單一些,單說外觀的話我會更傾向於 iQOO 3 這款設備。

這款機子的包裝還算簡單,正面只有 iQOO 的黃色大 LOGO,側面則是有個 Hi-Res 小金標認證,後來查了下得知這機子還配備了 Hi-Fi 芯片,對於我這種木耳朵還沒有好耳機的人而言,差別是真的感受不出來。

打開包裝,盒子內側有個 Monster Inside 的小圓牌,應該是為了證明它性能很強這點吧。

我拿到的設備是名為“馭影黑”的配色,單說配色的話但是蠻好看的,在燈光/陽光的照射下感覺顏色略微偏紫,或許就是所謂的“五彩斑斕的黑”。

iQOO 3 採用的是挖孔屏設計,息屏狀態下攝像頭看起來和屏幕是合為一體的,不過亮屏以後還是感覺有點彆扭。或許是因為它的前置攝像頭在右上角的緣故,而大多數挖孔屏的攝像頭在左上角,第一眼看起來會感覺略微不適應。

此外,iQOO 3 沒有采用 2.5D 玻璃甚至 3D 玻璃的設計算是為用戶考慮吧,從側面來看,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邊緣的玻璃,不過這也可能是為了節省成本考慮。當下,在大多數人會選擇為手機貼膜,但是 2.5D 玻璃甚至 3D 玻璃在貼膜後總會有一圈白邊,這樣會導致視覺體驗總有那麼點不到位的感覺。

比較意外的地方是,在當下大多數手機已經砍掉 3.5mm 耳機孔的時代,iQOO 3 依舊保留了這個接口,這個設計讓我們過去購買的耳機可以重獲新生,而且可以讓邊充電邊聽歌成為現實。SIM 卡槽則是移到了底部,卡槽裡面附贈的 SIM 卡模型其實挺有意思的,有興趣的可以拿出來收藏。

左側的 AI 鍵似乎是 VIVO 家產品的特色之一,右側頂部和底部則是配備了兩個壓感按鍵,雖然說並不能真的按下去,但是在使用時還是有一些酥酥的震動反饋。關於這兩個壓感按鍵,後面的部分會專門說一說。

說完優勢,就必須要吐槽它 9.16mm 的厚度以及 214.5g 的裸機重量了。注意,214.5g 還只是裸機重量,在套上了隨機附贈的手機殼以後,重量更是接近 240g 左右,可以說是與“索半斤”相差無幾,而且套殼後的厚度也接近 10mm 左右,拿在手上真的跟個板磚差不多了。

PS:iQOO 3 的電源鍵略松,尚不能確定是個別設備的問題還是普遍現象。

說完外觀,來說說性能方面的一些體驗。

【性能篇】

在我看來,高性能並不代表體驗就一定好。

舉個例子,一款主機配備了 Intel i9/AMD Ryzen 9 處理器以及 RTX Titan 顯卡,而且內存和硬盤什麼的都是目前最頂級的,你說它性能強不強,那肯定是很強的。但假設搭配這款主機的卻僅僅是個 15 英寸的 CRT 顯示器,你會怎麼看?

雖然說這個例子可能不太合理,但是我在 iQOO 3 上面確實看到了一些不太和諧的因素。單說驍龍 865 處理器、LPDDR5 內存和 UFS 3.1 閃存芯片的搭配,這個級別的搭配放在當下可謂是第一階梯的存在,如果說更強的設備也只有搭載 A13 芯片的 iPhone 11 系列可以打敗了。

體現一款設備的性能水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安兔兔進行跑分測試,對於要求相對較高的用戶,也可以用 3D Mark、GeekBench 等更為專業的軟件進行專項測試。在沒有開啟所謂 Monster 模式時,戴殼時分數在 58 萬左右,不戴殼時分數在 59 萬左右,兩者差距會達到 10000 分,這也和保護殼導致散熱性下降有關。

利用 Androbench 對閃存部分進行測試,也可以得到順序讀寫分別為 1700MB/s 和 730MB/s 的成績,可以說是很好的成績了。

在實際的遊戲體驗中,王者榮耀選擇最高畫質且開啟高幀率的模式下可以保持在 60-61 FPS 的水準,從這點來看,驍龍 865 處理器在圖形處理的性能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此外,遊戲啟動時可以看到 180Hz 觸控加速的提醒,雖然說不知道 180Hz 觸控加速是個什麼概念,但是看像小米 10、黑鯊遊戲手機 3 等設備都有類似的宣傳,或許這個真的可以提升遊戲體驗吧。

其實廠商宣傳的再玄乎,設備宣稱的性能再強大,對於普通用戶而言,真正重要的還是實際體驗。接下來就來說說 iQOO 3 的實際使用體驗吧。

【體驗篇】

第一次拿起這個手機的時候,給我的感覺只有一個字 ——“重”,單從重量來說,它甚至比我目前在用的小米 MIX 2S 還要重,要知道後者採用的是陶瓷後蓋。雖然說 iQOO 3 宣稱自己採用金屬中框,但這也避免不了它很重的這個問題,這也算是它給我最直觀的感受了。

拋開厚和重這兩個缺點,這款機子給我的感受還是不錯的。

首先是孔徑不算很大的前置攝像頭,不得不說挖孔屏可能是今年的主流趨勢,但是不同廠商前置攝像頭的孔徑也是不盡相同。雖然說我不是很喜歡挖孔屏的設計,但是在息屏狀態下攝像頭邊緣的小黑圈和屏幕也算是融合在一起了。

其次,屏幕的觀感體驗也還算不錯,雖然說缺少了 90Hz 高刷新率是一大遺憾,但是 P3 色域和 DC 調光的支持卻給這塊屏幕增加了新的味道。設置裡面也針對色彩顯示和 DC 調光方面提供了選項,用戶可以根據這個自主決定是否開啟,其實我是建議開啟 DC 調光模式的,畢竟在低亮度下對眼睛的傷害會小很多。

iQOO 3 對於 HDR 10+ 技術的支持讓 YouTube 及優酷中 HDR 影片的體驗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換句話說就是明暗對比度更為明顯,黑色更黑。因為最近在回顧《愛情公寓》系列劇,正好看到優酷的片源中有 HDR 的選項,便分別截取了兩個場景下的圖片用作對比,這兩張圖片在不同的設備上顯示的效果可能會有所差別。

說完屏幕,就不得不說說音頻體驗了。

比較可惜的是,iQOO 3 採用的是單揚聲器設計,這意味著在沒有佩戴耳機的情況下視聽體驗並不是那麼好。不過這款產品配備的 AK4377A 芯片可以帶來高保真音樂體驗,不知為何,國內的宣傳頁上並沒有標誌這塊芯片的型號,僅僅是以提供 HiFi 音質一筆帶過。

由於高保真音樂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例如耳機、音樂文件、聽感等,我這個只有 1000XM2 和木耳朵的人是無法感受到區別的。如果說有誰對音樂比較敏感,可以去線下門店現場體驗一下。

接下來,就來說說這款遊戲手機的核心 —— 遊戲體驗了。前面性能篇提到 iQOO 3 在玩王者榮耀時可以帶來 60 FPS 的高幀率體驗,這算是它具備的一大優勢,而遊戲空間和 Monster 模式的支持則是 iQOO 3 最值得關注的地方。

遊戲空間其實就是快速啟動遊戲的一個桌面,這在大多數廠商的手機中都有配備。在這個界面中,我們不僅可以快速啟動遊戲,還可以做出一些設定,例如屏蔽通知、後臺接聽電話等,其中有一個名為“鷹眼顯示”的功能值得關注,根據介紹,這個功能開啟後會帶來更為明顯的對比,但是我只能感受到屏幕變得更亮,僅此而已。

關於遊戲設置裡面提供的變聲器,這個就不吐槽了,因為所謂的變聲真的是太太太假了。因為這個部分的測試實在是太羞恥了,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B 站 up 主 @真的李小新 做的視頻。

除此之外,為了提升遊戲穩定性而設計的多頻 WiFi 連接等功能就不再做深度的介紹了,因為大多數廠商都開始在這個領域進行嘗試。其實這個功能在目前來看也確實沒有什麼新鮮的地方值得去說。

Monster 模式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但是我沒弄錯的話應該是所謂的性能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提升 CPU 的頻率以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但是手機的續航也會有較為明顯的下降,而且手機的發熱也會變得十分嚴重,個人建議這個模式一直處於開啟狀態。

55W FlashCharge 快充技術是 iQOO 3 的特色之一,為其配備的電源適配器體積也確實不小,看了下適配器上的信息,其最大支持 11V/5A 的輸出功率。不過與其配備的數據線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粗,就很好奇是怎麼做到承受 5A 大電流設計的,不過膠囊接口的設計也確實很有意思,看一些人的說法是這種設計在前幾代機型上就有配備。

不得不說 iQOO 3 的充電速度確實很快,10 分鐘左右可以從 90% 充至 97% 的樣子,但是充電時發熱也比較嚴重,因此並不建議邊充電邊玩手機。而且使用 55W 功率的電源適配器和普通電源適配器充電時,右上角的表示也有所不同,原配充電器使用時為黃色閃電,使用其他充電器為白色閃電。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發佈會上提到可以帶來機械鍵盤的手感。這個我在很多數碼博主發佈的視頻和圖文中也看到了,不過總感覺他們有些過度誇大這個功能了。在實際上手以後我發現,這個功能是基於百度輸入法的定製皮膚,通過聲音和馬達震動帶來的類似機械鍵盤的敲擊體驗。

我也嘗試在別的手機上裝百度輸入法來複現這個功能,結果並沒有這個選項。說句實話,這個功能噱頭感覺更大些,雖然說可以選擇多款羅技 G 系列鍵盤皮膚以及紅軸、青軸和茶軸選擇,但是相較於震動帶來的感覺,按鍵時的反饋音明顯具備更好的體驗。

PS:震動時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咚咚咚,而不是嗡嗡嗡。

雖然說這不是一款主打拍照的手機,但是我還是想專門說說 iQOO 3 這款手機的拍照能力,因為它拍照的體驗確實還算不錯。

【拍照篇】

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員,也不怎麼會用微單一類的設備,手機便成為了我日常拍照的主力設備。

官網上提供的信息顯示,iQOO 3 配備的四個攝像頭分別是 4800 萬像素超清主攝、1300 萬像素超廣角 AF 鏡頭、1300 萬像素 50mm 焦段人像鏡頭和 200 萬像素景深攝像頭,但是鏡頭被吹的再天花亂墜,配個垃圾傳感器也一樣沒什麼意義。

根據查到的資料,iQOO 3 配備的傳感器主要是索尼 IMX582 和三星 S5K3L6 兩種,雖然說比不上小米 10、華為 Mate 30、三星 Galaxy S20 那類採用大底的傳感器,但也可以說是中規中矩了。

雖然說這款手機最大支持 4800 萬像素拍照,但是在默認狀態下依舊是按照 1200 萬像素進行輸出,如果說真要以 4800 萬像素的方式進行拍照,不難發現同樣的場景下,後者的亮度明顯更低。這是因為高像素會導致單個像素點進光量過低導致的,如果說這個問題可以解決,那麼當年 HTC One M7 推出的 UltraPixel 就不會是 400 萬像素的攝像頭了。

下面的幾張圖是我用 iQOO 3 在自動模式下拍的,個人習慣是關閉水印,因此有照片是水印開啟,有的是沒有水印的。

因為沒有什麼夜景的場景值得去拍,因此宣傳的超級夜景也就沒去使用,而且這些照片仔細看的話塗抹感還是比較嚴重的,或許手機拍照只有 iPhone 帶來的體驗才是最真實的吧。

【總結篇】

作為文章的結尾,總結一下 iQOO 3 給我帶來的一些感受吧。

看了一圈數碼博主門發的文章,很多都是在說 iQOO 3 這個設備多麼多麼 NB。但說實話,這款機子是一款優秀的產品,但算不上一款完美的產品,雖然說在某些方面已經達到水桶機的水準,但是作為一款遊戲手機缺少 90Hz 高刷新率屏幕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除了屏幕,單揚聲器輸出的方式意味著在玩“和平精英”一類的遊戲時會缺少那種臨場感,更不用說像 Cytus、Deemo 這類音樂遊戲了,而且看視頻的時候體驗也會比採用雙揚聲器輸出的產品差一些。不過這些都可以通過戴耳機的方式來解決,iQOO 3 保留了 3.5mm 耳機孔的設計值得點贊,對於它所配備的 HiFi 芯片,這個東西應該說是因人而異,畢竟手機 HiFi 終歸是噱頭為主。

厚度和重量是我必須吐槽的地方,戴殼接近 250g 的重量意味著它並不輕便,說句不誇張的,在遇到歹徒時真的可以被當作搬磚扔出去。如果說這是一部像 Nintendo Switch 那樣的掌機,這個重量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這是一部手機,手機最基本的功能是接打電話,長時間握著它打電話的話會感覺十分不便。

關於 5G 的部分不方便做評價,因為目前 5G 套餐價格略貴而且網絡的覆蓋情況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優秀。因為我主力手機並不支持 5G 網絡,所以我並不會考慮為了它專門開通 5G 套餐。即使是 4G 套餐依舊可以體驗 5G 網絡,只不過使用時會被限速罷了。下面放一張使用 SpeedTest 測速的截圖,套餐是中國移動的“月月升”,測試地點是北京南鑼鼓巷附近。

如果是以遊戲和娛樂為主,同時想體驗 5G 網絡帶來的體驗,那麼 iQOO 3 是值得考慮的。但如果只是想買一款手機拿來玩遊戲,對 5G 網絡的需求並不是那麼大的話,為什麼不加點錢去買 iPhone 11 呢?